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今年空调市场有点乱

2001年10月1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群雄混战暴利空间杂牌打乱精英格局 空调业进入群雄混战时代 目前,除小家电外,空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利润较高的家电商品,被称为中国家电业的“最后一块肥肉”。人们注意到,就在浙江“奥力”投产前夕,在中国家电业以专业化经营著称的河南新飞公司向媒体宣布:首期投资5.6亿元,筹建年产100万台空调生产线。去年,国内生产空调的厂家有200家,今年已膨胀到400家。 至今,空调的家庭普及率在全国家电业中最低:城市家庭普及率仅为20%左右,农村市场尚不足1%,所以说空调业仍有相当的市场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房地产的旺销,以及农村电网的改造等,在未来几年,国内空调消费可保持每年20%—30%的增长率。 据预测:今年全国空调产量为1500万—2000万台,实际销量可能是1000万—1500万台。一些专家提醒,空调业要谨防重蹈几年前彩电的覆辙。当前,目不暇接的众多品牌,已折射出中国空调业进入群雄混战的时代。而2001年的空调战具有更强的开放性。 空调业界传统的阵营分类法是:第一阵营海尔、格力、春兰,第二阵营科龙(华宝)、美的、海信等,而第三阵营是个来来去去极不稳定的空调新军阵营。以往的空调市场争夺战,表现为各阵营内部争斗,第二阵营削尖脑袋往第一阵营钻。 但在2001年的空调战中,阵营的划分已经不再重要—空调业不再是封闭的业界内部竞争,不再是巨头之争,2001年的空调战具有更强的开放性。 空调行业属于开放性竞争型行业,没有行政垄断保护。以往的空调元老企业尽管内部争斗异常尖锐,但还都是不约而同、千方百计地维护着行业进入壁垒。他们在舆论上共同塑造着空调的资金门槛、技术门槛、品牌门槛与渠道门槛,给社会一种明确的印象————没有大资金,没有较高的技术能力,是不能闯入空调业界的。 但是,被价格战搅得焦头烂额的彩电企业纷纷大力度地介入空调行业。早在几年前,长虹、海信、TCL等黑色“家电大鳄”就已瞄准空调市场的巨大潜力,捷足先登;去冬今春,先后又有格兰仕、乐华、小鸭和国外的伊莱克斯等企业大举进军空调业。据调查,乐华投资近2个亿的二期工程于今年4月建成,年产量达到100万台。虽然说乐华跻身彩电市场前八强,但在空调市场却是个小字辈。为此,乐华高筑“黄金台”,请来了国内家电巨头第一线的管理、营销人才的加盟。鉴于在彩电方面的惨痛教训和空调的现状,乐华还提出了自助餐的营销策略,适销对路的产品策略及低价位、国际化的价格策略。2001年,对这些空调新军来说,正是放手一搏的关键时刻。 从小家电转行过来做空调的格兰仕,其空调产品已完成了市场铺货,到达零售终端。 不仅是家电产业资本从彩电、微波炉等行业切入空调业,更热闹的是,许多民间资本也纷纷进入空调行业抢一桶金。 现在只要有20万人民币做资本金,就能成功地运作一家空调厂。空调已成为没有资金门槛、技术门槛的螺丝刀工厂、床板工厂。据业内人士估计,仅珠江三角洲近年冒出来的小型杂牌空调厂就超过200家。它们的经营规模大体上在5000台到10万台之间。大量的小型空调组装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出来,最主要的原因是配件市场的成熟。从理论上说,任何人只要能买得起散件,都可以组装出空调。 同是降价,表现不同 去年这个时候,在海信、东宝、科龙等二、三阵营企业煽风点火,表演价格秀时,业界与媒体异口同声地说,只要第一阵营的春兰、海尔、格力稳住阵脚,全行业的价格战就打不起来。但今年以来的一切证据都表明,不降价就将失去市场。空调市场不再是少数几家巨头企业能稳得住的了。 2001年的空调价格战表现为:空调第二阵营、空调新军大张旗鼓地降,第一阵营悄悄地降,连外资品牌如伊莱克斯等也加入了降价潮。 春兰曾是中国空调业界的领跑者,做中国空调老大曾经长达7年之久。现在,春兰在经历了多元化危机后,实施了一系列的经营变革,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已基本到位,2001年是它放手一搏,收复失地的关键时刻。顺便提一句,在家电产业领域,春兰与科龙的成本控制能力是最好的,它们现金充裕、财务结构较优,具备打价格战的长线作战能力。对空调新军而言,价格战是他们撬开市场门槛的杠杆。特别是乐华,进入空调市场时使了两招杀手锏:一是大爆空调行业的成本“密底”与“暴利空间”,二是大声疾呼要来打一场价格战。乐华的举动,不但让第一阵营的大佬们恼怒,也让第二阵营的企业有些不安。 再加上杂牌空调的大量滋生,以低于大厂正牌空调40%左右的价格落差,冲击非主流市场渠道,全行业的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一阵营作为空调市场上的既得利益者,拥有品牌、渠道等优势。它们在2001年面临的两难选择是,要么降价,要么丢市场份额。因此它们的策略:是表面上不参与价格战,实际上悄悄地降价。据统计分析,今年第一阵营的降价幅度是10%。 从去年开始,第一阵营的几家空调厂纷纷用价格倒推成本的方式,做了以压缩成本为主旨的经营变革,为迎接价格挑战做准备。 第一阵营的成本压力要比空调新军们大得多。 一方面,第一阵营企业起步比较早,都有十年甚至更长的历史。当时的时尚是贪大求全,贪大求洋。现在,他们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处境:自己做配件成本比买配件贵;如果买配件,自己的设备就要闲置。由于空调企业以往一直是规模导向,赚钱后都是不停地再投入,所以负债普遍较高,财务费用、资金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空调行业早期的市场渠道不畅、社会化的售后服务系统不完善,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资源去搞销售、服务队伍建设。早几年,空调企业如果不搞人海战术,市场就打不开。 空调第一阵营企业为了压缩制造成本、人事费用,正在经历着痛苦的经营变革。而变革也是有成本的。没有一个合理的战略,企业付出的变革成本往往比制造成本还要高。 渠道品牌影响消费购买行为 空调生产,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外,还与安装质量、售后服务等密切相关,需要建立庞大的售后安装、保养、维修队伍。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介绍说,近几年,国内空调产销量年递增达25%以上。受较大的市场空间和价格空间吸引,不少“新面孔”纷纷进军空调领域。但是,空调与其他家电产品不同,它出厂时只是一个“半成品”。形成品牌、建立队伍,对空调新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现在,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量,都是名牌产品占据最大份额。一位消费者的话颇有代表性:购买空调首先考虑的是品牌、服务,其次才是价格。 过去,所有的家电经销商,都是被厂家纳入区域代理范畴。商业资本仰仗产业资本吃饭。2000年开始,以苏宁、国美、三联等为代表的民营商业资本成熟起来,在家电市场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话事权”,出现了商业资本导引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新苗头。 在国美、苏宁等商业渠道实现全国连锁、掌控渠道资源的过程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商家的左右。渠道品牌将越来越多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重新“洗牌”已经开始 有不少媒体在分析空调业的价格战时,都用到了“洗牌”这一名词。而且预言,洗牌的结果将会是优胜劣汰。 从第一阵营、第二阵营的空调企业来看,他们有不少是上市公司,具备从股市这个“超级提款机”圈钱的优越条件,“抵御”财务风险、现金流断裂的能力是比较强的。 至于那些杂牌军,他们以私人资本为特色,尽管得不到社会资源的关照,但它们在非主流市场上现金结算,也不会有太多的经营风险。 如果说空调行业会有“洗牌”,那么,这个“洗牌”的结果将会是:在经历反复多次的价格战后,全行业的利润越做越薄,大家日子不好过。最终有人会顶不住亏损压力或预亏风险,从这一行业抽身而出。但也会有新的资本进入,在这个行业淘别人没有淘到的金。 在4月份的空调峰会上,小鸭静林的林汉波锋芒毕露:“我们不害怕任何的价格战!随着更多家电巨头的加入,中国空调市场的重新洗牌已经开始。大家都有机会。最终的结果就是三个字——比比看。自吹自擂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小鸭静林计划在三年内,追加投资7.5个亿,扩大生产规模,达到单班年产150到200万台,最终使小鸭空调进入全国产销量的前5名。 2001年的空调行情有点乱。前几年,VCD、彩电轮番表演价格大战,今年轮到空调上演价格秀了。对空调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来说,有许多的愤怒,还有更多的无奈;对第二阵营企业来说,今年是他们在排行榜上往前挪的至关重要的一年;对杂牌军来说,拼命赚钱才是真;而对所有消费者来说,空调从几家巨头就能稳住价格的“精英”市场,演变成更开放、更平民化的充分自由竞争市场,是消费者的福音。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