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新修订净化器标准出台在即

2014年08月2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007年4月26日,北京一餐厅试安装了空气净化器,以去除吸烟烟雾,改善就餐环境,达到规定的空气质量等卫生标准值。

自2012年雾霾天气大范围扩张后,室内空气净化器开始走俏。又因准入门槛低,大批企业发力空气净化器市场,一些并没有研发和生产经验的家电企业也盲目跟风,最终导致了行业变得混乱不堪,消费者利益严重受损,稍不留神则陷入误区。

矛头指向了标准。8月上旬,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专家获悉,此前说空气净化器行业标准缺失系误读,现有标准可执行,只是需要完善与修订。

据悉,新修订标准的最后一稿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审定,然后再报国家标准委会员批准、发布。

市场井喷

与电视、冰箱和洗衣机一样,室内空气净化器突然成为“必备”的家电,这让长期从事家电研究的鲁建国有点始料未及。

鲁建国是中国家电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清洁技术研究所所长、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洁器具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8月6日,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鲁建国表示,空气净化器进入国内应该是在上世纪末,但最初只应用于工业,比如食品工厂和半导体车间,且在工业领域一直波澜不惊,受关注度非常低。

受两年前开始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空气净化器尤其是室内空气净化器突然走俏,消费者开始“奔走相告”。

空气净化器去除的是固体颗粒物,包括PM2.5,但在一些消费者眼中变成了去除PM2.5的“神器”,广大消费者期望通过它减少受PM2.5的困扰。

家住北京通州的王芳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初,受困于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影响,她在网上搜集资料时看到了空气净化器的宣传,当即在京东商城花了3000多元购买了一台。“感觉就像在抢,没任何犹豫。”

事实上,近两年空气净化器在京东商城销售特别火爆,仅2013年销售额就达10亿元,同比增长420%。京东集团小家电业务部总经理庄佳表示,这些归结于消费者健康意识越来越强。“预计2014年空气净化器仍然会爆发式增长,销售规模至少是2013年的3倍。”

网络之外,实体店销售同样保持高速增长。

北京远大创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营远大空气净化器,公司负责销售的潘经理从事这一行业多年,亦见证了这两年空气净化器的热销。

他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里,买个空气净化器已经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选购产品的档次。据介绍,远大主营中高档空气净化器,尽管价格比一般品牌高出一大截,但这两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只要效果好,消费者并不在乎多花几千元。”

来自行业协会的数据或许更具说服力。《民生周刊》记者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空气净化器专委会获悉,2014年上半年,空气净化器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部分企业增速甚至更高。

在专家看来,高速增长源于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强调,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家庭和公共场所刚开始使用空气净化器等环境改善类电器,和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占有率还很低,发展空间巨大。

有研究甚至指出,“十二五”期间,空气净化器产品、检测等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

行业混乱

资本逐利而行,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各路英豪自然纷纷介入,期望分得一杯羹。有趣的是,今年一月,一家生产鼠标的IT企业,也在北京高调宣布进军空气净化器市场。

鲁建国证实,因为行业准入门槛低,企业便一窝蜂地进军这一行业。“目前生产空气净化器的企业达100多家,其中很多都是近年来才介入的。”

大量企业无序涌入,短短两年间,使得行业乱象丛生。

王芳在购买空气净化器时,看中的是广告上宣称的“去除PM2.5效果达到99%以上。”

事实上,自从PM2.5成为国内空气质量检测目标以后,近几年来几乎成为城市大气环境评判的依据,各厂商更是趁机将空气净化器去除PM2.5的宣传做到了极致。

日前,记者咨询各空气净化器企业时发现,去除率达99%成了工作人员“标准宣传语”。通过百度搜索一些空气净化器品牌时,类似宣传更是扑天盖地。很多空气净化器厂家标榜自己的产品能够“看得见除得尽PM2.5”“24小时监测室内空气”等等。

但在使用半年之后,王芳并没有看见怎样除尽PM2.5,相反,感觉空气净化作用非常有限。后来看媒体报道才知道,99%只是去除率,跟去除能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多位专家在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去除率或净化率只是一个概念,对于去除PM2.5没有任何意义,需和容积、时间等结合在起一起。

“通俗点讲,净化率就好比汽车的动力性能,比如汽车的速度,每小时一百公里,绝大多数汽车都能达到。”鲁建国表示,标准上并没有净化率,它只是一个中间值,在没有其它限定条件下,空气净化器都宣传去除效率99%,自然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国家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起草专家陈烈贤持相似观点,他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去除率受运行时间和空间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反映产品的真实净化能力。“如果条件都不给出来的话,这个去除率毫无意义。即使去除率很高,达到99.99%,这个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也可能会特别差。”他举个了简单的例子,一个风量为400的空气净化器,在一个1立方米的室内运行8小时,它的去除率是99.9%。那么这个99.9%就是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这非常高,其实不是,它的洁净空间才1立方米,那么这就属于垃圾产品。

前不久,上海市质监局对国内外20个批次的空气净化器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发现有5个批次的空气净化器实测适用面积仅是标称值的一半,有的甚至连一半都不到。某国外品牌的一款空气净化器,标称适用面积为30平方米,而实测值只有15平方米。

宋广生直言,宣传去除率能达到99%其实就是炒作概念。“目前北京工商局已经介入一些净化器的虚假宣传,并约谈了很多企业,对有些企业还进行了处罚。”

宋广生总结发现,除了宣传不规范,还存在价格不规范、检测单位不规范、产品技术不规范、认证标准不规范、信息推广和发布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比如价格不规范,一台成本几百元的净化器,可能卖到几千元。原来国内三千元没人要的净化器,现在卖到了一万三。”宋广生表示,如果确实物有所值还可以,但问题是绝大部分都在玩概念,存在价格虚高的现象,尤其是一些洋品牌。

宋广生在调研中发现,一家此前并不做净化器的洋品牌,近两年也跟风做起了净化器,让人疑惑的是,居然销售也很不错。“因为我们消费者普遍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他进一步表示,计算机、冰箱、空调等成熟行业,同样品质的产品价格差不多,但净化器行业价格起伏很大。

此外,消费者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厂商宣传对PM2.5去除率能达到99%以上时,通常会出示检测报告,以提高其可信度。但事实上,因为检测单位很不规范,夸大净化效果的情况非常普遍。“进行检测的测试舱,有的是30立方米,有的是1立方米,做出来的结果自然不一样。开启净化器后检测时间越短越好,但有的开40分钟,有的开4个小时,做出来的结果就不具有可比性。”宋广生从事检测行业十多年,对此深有感触。

标准修订

行业乱象集中爆发之后,无论是公众、企业还是媒体,把矛头指向了行业标准。有专家认为,国家没有明确、完善的标准,是造成市场比较乱的一个原因。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洁器具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起草空气净化器标准。参与标准制定的鲁建国向记者表示,并不是没有标准,只是标准执行不到位。“空气净化器是上世纪末进入中国,几年之后的就出台了2002年版标准,即第一版标准,明确空气净化器跟其它家电产品一样,需满足特定的要求才能出厂及上市销售,因为牵涉到安全,均要求强制执行。”

据他介绍,考虑到有些空气净化器增加了新的功能,比如抗菌除菌的功能,标准第二版于2008年出台,2009年开始实施,目前实施的就是这个版本的标准。

“空气净化器有三个标准,分别是关于安全、抗菌和性能。”鲁建国强调,无论是第一版,还是第二板,除了性能外,其它均为强制性标准。

他认为,关键在于企业执行,前几年因为进入企业少,从事空气净化器行业的企业也基本是大企业,标准执行比较到位,行业也比较规范。“一夜之间,数十家企业介入,问题出现后,一些企业反而把没有标准作为挡箭牌。”

鲁建国在调研过程中也碰到过企业没有按标准执行,而企业负责人说不清楚标准,还说因为没有相关标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咱们现在有产品质量法,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搞企业的不可能不清楚。实际上不是没有标准,相反是业内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达到,总是抱着挣一把就走的心态。”他亦坦言,过去宣传还是不够,被外界误读行业标准缺失。此外,标准不完善,也需与时俱进,2008年版的标准自2009年实施已经五年,而一般标准应该三年就修订。

需要强调的是,空气净化器问题频发大部分指向的正是关于性能的标准,而这一标准非强制国标,对企业没有强制执行力。

年初,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国家标准委已经启动了对现有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旨在完善针对不同污染物的产品技术指标,细化实验方法,增加适用面积和空气洁净量的折算方法,完善产品标注要求。

此后半年,关于标准修订消息经常见诸报端。

据鲁建国介绍,新修订的标准最后一稿已经完成,目前正在通过审定,然后再报国家标准委会员批准与发布。

在送审稿中,修订标准扩大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带净化功能的空调和车载空气净化器;在术语和定义方面,增加了目标污染物、额定状态、待机状态、待机功率、洁净空气量衰减率、适用面积的定义等。

行业自律

在标准没有强制性执行的背景下,行业自律变得非常重要。

在7月18日举行的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空气净化器专委会年度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虽然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但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杂乱、企业众多、市场不规范,行业整体形象和口碑已经受到一定损害。

对此,参会企业代表一致提出,空气净化器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并希望利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空气净化器专委会这一平台,规范市场行为,使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秩序纳入正常发展轨道。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除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修订、加强技术交流活动外,协会将力促企业规范经营,在行业内推广自律。“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通过质量自我声明等手段,推广行业认可的指标和标识,树立行业健康形象。”

据介绍,受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委托,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将在下半年展开产品质量自我声明调研和课题研究,并以空气净化器为首个试行行业,推广产品质量自我声明制度。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