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压缩机行业生产经营形势综述

2003年08月2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002年,由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而带动了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给压缩机行业带来了生机,使行业经济运行出现了近几年较好的发展时期,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综合实力近一步加强。

其主要特征是:

一、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

1、工业总产值稳定增长,产品结构有所调整 67家汇总单位资料表明: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7亿元,较上年同期33.7亿元增长9.5%,调整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4%。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2亿元,同比增长2.6%,调整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重点企业产值占全行业产值60%,所占比例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低于全行业增长速度。六个地区组的工业总产值是三增三降,增长的地区组有:华西组25.1%、华东二组25.1%、华东一组16.8%,产值下降的地区组有:东北组0.8%、华北组4.1%、中南组 43.4%。2002年压缩机产量116322台,同比降低1.9%,机械产品产量提高14.5%。从升降的水平分析,可看出各企业都在努力调整产品结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增加了。2002年全行业产值排列前三名企业是:上海压缩机有限公司45156万元、上海大隆机器厂40592万元、山东潍坊生建集团30818万元。产值超过亿元企业有8户,产值为22.6亿元,比同期减少1户,产值下降2.2%(因原柳州空压机集团2002年分为两个企业,且产值不够1亿元的规模),8户企业产值仍占全行业产值61.2%,依然牵动和支撑全行业的生产发展。但是上海大隆及山东潍坊都不是生产压缩机的专业企业,他们的生产增长并没推动压缩机产品的发展。

2、销售产值有所上升,产销率确同比下滑 2002年销售产值达到32.4亿元,同比增长7.3%,低于产值增长速度2.2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产销率97.1%,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由于产销不平衡,使产值增长幅度较快于销售增长幅度,从而影响产销率上升。六个地区组,中南组上升1.4个百分点;东北组上升0.9个百分点;华东二组上升0.6个百分点;华东一组下降3.9个百分点;华北组下降16.7个百分点;华西组下降20.4个百分点。从六个地区组的三升三降水平来看,升的是微量,而降的幅度确很大。虽然各企业在销售上采取了一系列促销的办法,起到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来看,难以形成稳定上升的趋势,这不稳定的趋势,很难跟上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所以,各企业要在加速生产的同时,更应先加快销售的力度,形成产销衔接稳定的态势。以销定产,防止产品库存上升,保证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顺畅。

3、出口创汇稳定增长,保持了占领国际市场的份额 2002年全行业出口创汇148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2%。全行业共有19个企业,向43个国家出口36384台压缩机和压缩机配件及其它产品。出口创汇名列前矛的企业仍然是上海大隆机器厂4115万元;其次上海压缩机有限公司2330万元;江苏大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98万元,三户企业出口占全行业出口额的65%。出口创汇多年的稳定增长运行,保持了占领国际市场的份额。从行业多年出口产品来看,空压机产品比较多,在产品结构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反映了我们的产品从性能质量、技术含量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品牌尚有一定的差距,国际市场还未完全接纳我们的产品。由于加入WTO,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控制进口手段弱化,部分机械设备可能大量进口,这样我们的产品受外国冲击可能更为突出。我们要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争取占领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产品的范围。

4、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 2002年全行业当年研制开发3937台新性能、新介质,新型号的压缩机及其它产品,产值为42960万元,同比产量增加1745台,增长 79.6%,产值增长6.2%。开发研制新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很多企业坚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不断向新的领域空间进军,保持企业在市场上多年不败的地位。从开发新产品项目来看,氢气、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的产品在逐年增多,生产螺杆压缩机企业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新产品广泛用在矿山、化工、医药、交通建设、机械、军工等领域。

二、销售收入、利润大幅增长,企业经济运行综合质量提高

1、销售收入增长,利润大幅上升 汇总资料表明: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2.9亿元,同比上升8.9%,调整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6%,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5%,调整可比因素,同比增长0.9%。17户重点企业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企业:湘潭压缩机有限公司134.7%、浙江开山股份有限公司79.6%、南京压缩机有限公司25.2%。从增长额度来看,浙江开山增长11024万元。重点企业中9户上升,8户下降,而且销售收入所占全行业的比重,从同期的64.2%下降到59.9%,下降为4.3个百分点,影响全行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从收入8家大企业看,收入为19.8亿元,占总收入的60%,也减少了3.5个百分点。销售收入进入前三名企业有:上压37738万元、上海大隆33662万元、山东潍坊生建31129万元,且都在3亿以上。收入够规模的企业户数始终没有大进展,这也是行业规模经济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 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26455万元,同比增长69.4%,重点企业实现利税17337万元,同比增长79.3%,高于全行业增长率9.9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578万元,比同期75万元增盈8503万元,是同期的114倍,彻底扭转了全行业亏损的状态。重点企业盈利7082万元,比同期增盈7387万元,但亏损面由去年7户上升为8户,亏损额由3882万元增加到4515万元,增亏额633万元,幅度为16.3%。2002年上压由去年亏损1793万元,转为全行业盈利首户7061万元,一年内扭亏为盈,上升额为8854万元;而原柳州集团现今分割两户,在去年亏损的基础上又增亏到2673万元,幅度为63.5%,两户企业同为上升,一是正增长,另是负增长,反差级大,令人深思。 67户资料表明:现有亏损户30户,占汇总资料的44.8%,比同期下降8户,亏损额由同期的9208万元下降到8650万元,下降额为558万元,下降率6.1%。盈利前三名企业:上压7061万元、锡压2214万元、上海大隆1920万元。三户企业利润为11195万元,比同期增长4587万元。而引人关注的是利润大户结构有了变化,去年三个利润大户中有两户其主导产品不是压缩机,而2002年三个利润大户只有一户是生产其它产品较多的企业,其余两户为重点压缩机企业。实现利润结构的变化,反映压缩机行业在经济运转上,有了可观的效益。虽然全行业整体效益上来了,可各地区、各企业间发展不平衡,六个地区组仍然是3盈3亏,华东一组盈利10462万元、华东二组盈利3137万元、华西组盈利619万元、华北组亏损98万元、东北组亏损2080万元、中南组亏损3462万元。从亏损面来看,东北组全员亏损,华北组、中南组共有3户微利,也就是这三个组有90%亏损户。而华东一带亏损面仍占汇总资料的30%,这种盈亏反差之大区别的局面已持续三年。 全行业利润、利税翻番成倍的增长,取得相当好的成绩,使全行业经济效益迈出一大步,保持近三年经济运行快速增长态势,说明各企业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在不断增强。反映出压缩机企业一年内在经济运行中有了相当大的转变,效益上有了新的突破,拉动全行业经济效益整体上升。

2、全行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上升, 全行业经济效益指数79.3%,同比增长19.3%个百分点,重点企业综合指数85%,同比增长21.3个百分点,这种迈大步,跨台阶的增长,很令人鼓舞。六个地区组综合指数排序为:华东一组122.6%,上升44.6个百分点;华东二组90.7%,上升12.6个百分点;华西组75%,上升14.9个百分点;华北组46.5%,上升19.6个百分点;东北组23.4%,下降18.5个百分点;中南组负4.3%,下降20.2个百分点。七项指标值同比除产销率下降外,其余指标一律上升,往好的趋势发展,尤其资产负债率指标,多年来各企业一直是在负债经营,指标是徐徐上升,始终降不下来,而2002年出现了好的兆头,降了0.2个百分点,虽然幅度不大,但能说明企业开始在盈利情况下经营,并在逐步减轻债务。另外,再看一看,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2002年是年人均创效益31523元,同期是人均20634元,一年内人均创效益增加10889元,这说明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再调整,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在逐年增多,综合实力在加强。 生产大中小型压缩机企业,经济效益指数排列前三名的是:上压212.2%;余姚捷华169.4%;锡压157.6%。生产微型压缩机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排列前三名的是:杭州嘉美净化设备有限公司492.4%;宁波星箭航天机械厂271.4%;上海博莱特压缩机有限公司267.5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匮乏,周转运营困难。资金紧缺是全行业企业当前普遍长期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投入,企业拿着订单,会出现停工待料现象,从而拖延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能力放空,使生产举步为艰,直接影响到生产增长速度。

2、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严重,应收帐款不断增大,从行业目前的应收帐款来看,占收入的1/3货款,滞留未收回来。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3、供大于需的矛盾仍很突出。要发展高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供需矛盾。

4、行业间不正当的竟相压价竟争,使得产品的利润空间太小,甚至亏本,给各企业都带了生产经营上的困难。 综上所述,压缩机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近几年来较好的态势,并在努力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其运转规律完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十六大已召开,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生机。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先进技术和优势产品为先导,带动全行业继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实现均衡发展。按照市场需求搞好总量调控,淘汰落后产品,提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积极应对入世的挑战,把握新的机遇,保持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压缩机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