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出口退税率锐降 原材料价格急涨

2003年10月2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兴起、90年代的蓬勃发展,到去年出现20年来首次全行业销售额的负增长,中国空调业的的确确走到了一个拐点。而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非典的打击后,出口退税率锐降、钢材及压缩机等原材料价格急涨等一系列因素,无疑将进一步削薄空调企业目前最大甚至是唯一的利润来源——出口市场的利润,从而使它们未来的市场状况变得更加险恶。然而,对于整个空调行业及置身其中的空调企业来说,无论前景有多难,市场坚守者们都已未雨绸缪,在如今的淡季为明年的市场展开攻势。 在上半年非典爆发过后,空调制造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库存陷阱、恶性价格战等因素,令征战2003年度的中国空调业进退维谷,也使得“靠天吃饭”的它们明年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出口市场压力陡增 10月13日,国家有关方面宣布,将对现行的出口退税机制进行调整,其中以冰箱、彩电、空调为主的家电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4%,从2004年1月1日起实行。 有业内人士评论,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将对中国空调业出口造成重大影响。近年来,出口市场对国内空调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用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凤的话说,中国空调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总体利润接近于零,“绝大多数企业的利润来自出口市场”。 此外,由于中国空调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同样“内战”不断,真正落到出口企业身上的毛利润已低至5%左右甚至更低。因此,此次出口退税率下降4%,将使很多家电出口企业面临无钱可赚的尴尬局面,而那些仅靠价格战打天下的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更面临着被踢出局的险境。 不仅如此,不少规范的大空调出口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出口退税率下降4%,对每个家电企业来说都是要命的事。”格兰仕集团总经理梁昭贤如是评论。美的集团副总裁方洪波则更为直接地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依据美的2004年度18亿元的出口计划,美的的成本将因此增加8000万元,“影响非常之大”。 也有业内人士评论,以空调、彩电为主的家电出口市场退税率的降低,在部分缓减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同时,也无疑成为部分韩国日本制造企业的救命稻草。此前,韩日空调企业被中国同行以低价攻势,在空调业全球市场竞争中全面告急,节节败退。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扬 除了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使得国内空调企业普遍受到拖累的,还有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涨,这大大提高了空调企业生产成本,令空调企业“受灾”程度加重。 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8月起国内钢铁价格持续上涨,至今各种不同规格钢材的价格上涨了11.5%-21.5%。有业内人士称,看不到钢价在明年春节前有走跌的倾向。 记者从格兰仕、美的、科龙等国内主要空调厂家处获得证实,采购成本明显大幅上涨,尤其是空调核心部件压缩机价格全面涨价,令得下游厂家压力相当大。尤其是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1匹、小1匹的空调压缩机的价格,涨幅达到10%-15%。 有部分厂家人士私下向本报记者表示,国内家电企业对钢材价格的承受能力已达到极限。钢材价格的上涨不仅影响到家电企业在国内家电市场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样会导致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出口竞争力下降。“至于像压缩机厂家一样提高空调价格,好像也不太现实。”多位厂家人士均如是称。 (权威说法)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称空调业已无降价空间 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凤日前在北京向本报记者表示,尽管2003年度空调市场出现了内外销两旺的好势头,但按照传统家电业的发展规律,空调企业应该意识到,全行业已经结束了高速发展期,进入了相对微利的平缓期。 据姜凤透露,今年1-8月国内企业共生产空调3428万台,其中出口达到1365万台,同比增长率达97%。 然而,中国空调行业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兴起、90年代的蓬勃发展,到去年则出现了20年来首次全行业销售额的负增长。姜凤称,近几年来,国内空调行业市场竞争的秩序比较混乱,特别是过度的价格竞争导致了空调器产业链各部分的利润空间均遭压缩,从零部件、整机、到经销商,利润都在大幅度降低,特别是今年国家对进口钢材实施保障措施,钢材、铜、铝、塑料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空调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可以说,空调器已经没有再降价的空间,如果再降价,只能是企业通过透支自身资源,或降低产品质量来实现,这不仅会损害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会令企业自身丧失长久的竞争力。 姜凤称,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起核心竞争力,也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只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好产品,调整好企业竞争策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姜凤在向本报记者预测空调行业走势时称,明年很多企业将会把重点放在开拓国际市场上,因为国内市场的利润已经非常低,可以说今年空调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国内市场,而是靠出口才有了一些效益。其次,企业将更加重视二三级市场的开发,这是一个增长很快、容量很大,而前景又最为看好的市场。此外,各家企业将更重视产品的技术创新,重视产品的技术附加功能,如健康、环保空调等。 巨头攻略:空调巨头淡季“圈地”忙 在今年空调业冷冻年度行将收官之际,秋老虎的肆虐给各大厂商暂时获得喘息的机会。记者注意到,与传统空调业淡季相比,进入10月以来,中外实力空调企业明显加快了淡季圈地运动,意欲聚集整合更多资源,再战来年空调市场。 10月17日,国内空调龙头企业美的在北京借发布其健康空调标准之机,组织了盛大的2004年空调新品发布会。期间,美的集团少帅方洪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在空调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今天,以技术突破、寻求差异化来让渡价值,是空调厂商突出重围的唯一有效途径。空调业也逐步由价格竞争回归到价值竞争上来。方洪波预言,来年空调竞争必将集中在以健康为主题的技术、功能与质量上来,健康空调必将占据市场绝对主流。 美的同时公开2004年度空调销售目标,内外销将达到500万台,其中70%将是应用新技术的美的健康空调。以美的提供的数据,预计今年底美的空调内外销将达到史无前例的380万台。 与美的同处顺德的格兰仕早已不满足于在微波炉领域全球独大的现状。在美的发布健康空调标准的第二天,格兰仕在其总部召集的全球经销商大会上公开宣布,将追加20亿元,在广东中山圈地3000亩,计划在3-5年内,分三期建成一个年产规模为1200万台(套)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 素来低调的格兰仕副董事长梁昭贤面对记者公开扬言:“格兰仕从来不给自己退路。”他同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在空调业利润越来越薄、同行纷纷转战其它领域之际,格兰仕唯有利用自身全球制造基地的优势,扩大产能,规模制胜。 着急的不仅仅是美的、格兰仕。据初步统计,步入淡季以来,国内空调企业加紧扩大产能的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新建生产基地至少已使整个国内空调产能,在原先3000万台的基数上,增加了350万套:其中,奥克斯空调在江西投资10亿元兴建新生产基地,预计新增产能达150万套;格力电器日前也公告称将对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进行二期扩建,投产后新增空调产能50万套。这些无疑将使未来国内空调业的竞争由激烈转为更加惨烈。 记者获悉,包括海尔、科龙、新科、格力等中外空调巨头也早已悄然盛情宴请“铁杆经销商”,强力合作,再战来年的空调市场。 引人注意的是,外资品牌却基本按兵不动。记者获悉,除了连续两年“雷声大,雨点小”的韩国三星空调外,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表现不俗的松下、LG、日立等至今相当低调。有业内人士评论,这与今年中国空调市场上出现了太多的变数有关。一方面今夏空调不利因素太多,外资品牌需要更多地细探中国市场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营销政策。另一方面,外资品牌大多在国内生产销售,借助品牌而实现高价,而由于中国空调市场价格竞争空前残酷,使得其在中国市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空调销售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