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新品速递

建筑节能改造大范围推进缺有效模式

2011年03月2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在工业、建筑、交通传统三大高能耗领域,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并趋向节能减排的核心领域。而在政策层面,这一趋势也正逐步显示出来。两会期间,有消息称多位政协委员提交了推进建筑节能的相关提案。建筑节能已成为成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课题。

而在建筑节能领域,旧建筑节能改造正在成为其核心部分。由于既有建筑结构不合理和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用能呈现不断上升态势。而据相关统计,在国内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5%以上为不节能建筑,旧房屋改造的任务异常艰巨。

从可操作性和有效运作角度讲,旧房屋的节能改造运作模式将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当前最亟须解决的是资金来源问题,另外,各个地方需要有适合自己的运作模式。”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主任靳瑞冬对本报记者这样分析。

旧建筑节能改造势在必行

两会上,建筑节能的相关提案也进入了多位与会代表委员的视野。全国政协常委、泰豪集团董事长黄代放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两个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与建筑节能相结合和关于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提案。

建筑节能的话题升温有迫切的现实原因。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公布的2010年中国能源整体消费状况显示,去年中国能耗增长5.9%,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有专家预计,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下,未来中国能源供应瓶颈将难以避免。

建筑节能可能会是中国突破能源瓶颈的关键所在。相关数据显示,工业产品要想达到10%~20%的节能效果并不容易,但在建筑领域通过综合的节能技术措施,则能够达到50%~60%的节能效果。国内的建筑节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一些大型建筑,每年要“烧”掉几千万元的能源费用。据了解,国内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比例达29%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再加上建材生产,建筑方面的能耗高达45%左右。

资金缺乏下的模式之困

“‘十一五’已经构筑起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而‘十二五’将是建筑节能深入推进的时期,县、镇级建筑节能改造也必将是建筑节能的主战场。”靳瑞冬告诉记者。他还讲到,建筑节能的深入推进需要必要的机制来保障。

据记者了解,目前旧建筑的节能改造并未在国内大范围展开,深入改造主要是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由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量大,对居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且改造后经济效益需在一定时间之后方可显现,推进的阻力一般较大。

靳瑞冬认为,目前资金是建筑节能深入推进的最大障碍。当前多数地方旧房屋改造的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政府资金,另外是能耗降低产生的直接效益,而第三就是建筑住户出资。而目前多个地方试点进行的建筑节能改造以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为主。

“向县、镇级地区推进,该以哪种模式推进,而进行房屋改造的钱该由谁来出?从现实情况来看,居民出资比例不该过大,但资金来源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摸索。”靳瑞冬分析说。他认为说服居民进行节能改造显得很必要,但资金依然是最核心的问题。

而在资金的解决方面,北京市建委出台的《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实施方案》可提供有益借鉴。该条例规定,对于不同结构、不同使用性质、不同供热方式等的建筑,可分类确定改造技术方案,并且建立由产权单位、业主、财政分担的筹资机制。

“下一步要做的是,看城市公共维修基金及住房公积金能否纳入建筑节能改造,这对促进形成稳定的筹资渠道意义重大。”靳瑞冬认为,特别是在县、镇级节能改造中,单依靠地方政府资金远远不够。

合同能源管理面临阻力

合同能源管理被认为是当下节能产业内最主流和最具潜力的业务方式。但在建筑节能领域,它的实行有着更多的不顺利。

据了解,目前在全国多个地方已出现的一些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化的“先行者”中,这种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多数都存在着一个“拦路虎”。据介绍,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需要先垫付资金。一个项目的投入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成百上千万元。“融资难”是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

但是在建筑节能领域内,合同能源管理有一个新的问题存在。在建筑节能领域,合同能源管理的主体节能服务公司是从节能改造后的能耗降低收益中获利。“但目前在国内,随着居民居住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建筑内的设备规格也在不断提高,节能改造后的建筑综合能耗并未降低。”靳瑞冬说。

“而这就意味着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领域内行不通,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它也是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领域进展较慢的原因。”靳瑞冬分析到。据他讲,在欧美国家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领域不会出现此种情况,因为“他们的情况不同,多数住房在一开始舒适度就已达到要求,居住条件就不需要大幅度改变。”

而对于怎样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以及地方如何去因地制宜地做好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地做好改造模式创新,靳瑞冬认为这在“十二五”仍将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