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走进城市燃气新时代

2003年09月16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一、我国城市燃气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最早的城市燃气始于1865年,到1949年全国只有7个城市使用煤制气。 我国燃气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近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节能政策的推动下和国家节能资金的支持下,全国建成了一批以利用焦炉气和化肥厂释放气为主的城市燃气余气利用工程,许多城市建设了管网等燃气设施;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准许液化石油气进口并取消配额限制,在广东沿海等经济发达且能源缺乏的地区,首先使用了进口液化石油气。国内和国外液化石油气两个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叶,以陕气进京为代表的天然气供应标志着城市燃气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天然气时代,“西气东输”工程的全面铺开更是将之推向了高潮。 到2000年,全国城市人工煤气供应总量为152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总量为82亿立方米;液化气供应总量为1054万吨。全国城市燃气管道总长度达到8.9万公里,天然气管道总长度3.3万公里,人工煤气管道总长度4.8万公里,液化石油气管道总长7000多公里。全国城市用气人口1.76亿人,人工煤气占23%、液化石油气占63%、天然气占13%左右。燃气普及率达到了84.15%,比“八五”期间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发展城市优质能源越来越重视,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城市能源向清洁、高效方向发展。以优质能源供应城市已成为共识。天然气是城市燃气的理想气源。提高城市利用天然气水平,对改善大气质量有重要作用。城市中以气代煤,以气代油、划定无煤区等政策,会进一步得到实施,城市燃气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燃气使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城市燃气的广泛使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燃气空调、燃气锅炉、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热电联产等都在迅速发展。天然气时代的到来,为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宽新的利用领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燃气汽车在中国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国己有20多个城市开始发展燃气汽车,有燃气汽车5万多辆,加气站100多座。即将进行燃油费改税的改革,将对燃气汽车的发展起到进一步促进作用,燃气汽车的发展也将增加天然气的需求。 二、城市燃气开始走向天然气时代 中国的城市燃气事业,经过50多年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大中城市以液化石油气和开发重油制气为气源,较多地建设以煤和石油产品为原料的煤气厂。80年代,国内液化石油气的供应量逐步增加,并作为优质民用燃料进人千家万户。9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之后大量进口国外的液化石油气和国内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中国城市燃气事业进人了飞速发展时期。90年代末期,以陕气进京为代表的天然气供应拉开了序幕,中国对天然气的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城市燃气的天然气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的城市燃气是煤制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多种气源并存。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及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能源价格已逐步向国际价格靠拢,同时也发生了各种能源、资源的相互替代关系。近十年来,液化石油气的大量进口对燃气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而煤制气则因其成本高、污染环境等原因导致了与国际上相同的衰落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仍占73.5%,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18.6%和2.2%的水平,与世界平均各占27%、39.5%和23.5%的消费结构有较大距离。我国在能源结构中“以煤为主”,由此造成的酸雨覆盖面积已扩大到100万平方公里,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在全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长期徘徊在2%左右,而且目前主要是在油气田附近就地消费,属于区域性能源产品。我国是天然气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最终可采资源量大体为10.5万亿立方米,但开发利用的程度依然较低,制约我国天然气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市场,而不是资源。 三、我国积极推进燃气走进天然气时代 天然气作为保护大气环境的理想燃料,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现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发展城市优质能源越来越重视,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城市能源向清洁、高效方向发展。 “十五”期间,在国家确定的8个重点专项规划中,能源发展规划是其中之一。能源结构上,2005年与2000年相比,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要下降3.88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比例要达到17.88%,提高约5.6个百分点。力争新增4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同时,大力开拓天然气市场,建设西气东输、忠武线、涩宁兰等天然气管道工程和下游利用项目;做好广东引进LNG试点工作;在城市推广“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和热电煤气三联供。 根据“十五”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城市燃气普及率到2005年将为86%,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170亿立方米;2015年为94%,年用气量为680亿立方米。为此将配合西气东输工程,积极利用天然气,加强沿线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改善沿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加快燃气管网的改造,提高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性。 “十五”技术进步发展目标以改善城市大气污染和节能为目的,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实行城市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压缩城市的烧煤量,扩大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使用范围,优化城市的能源结构,逐步形成城市天然气的供配气网络和储气等配套设施。提高气体燃料在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围绕天然气的发展和利用,选择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课题,开展科研攻关活动,务求实效。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保证安全供气,降低供气成本。科研工作必须在能源转变的重要时刻作出贡献,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与世界燃气技术接轨铺平道路。 为此目标,国家对发展城市燃气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政策。其中遵循“多种能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的发展方针,将城市燃气由目前的以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燃气为主,逐步向以天然气为主过渡。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发展城市燃气,为天然气的发展创造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也包括对城市燃气设施建设的需求。加强城市燃气管理,规范城市燃气市场,保障社会安全。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政府由直接管理向市场管理过渡,并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对城市燃气实行特许经营等许可制度;加快国有燃气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利用外资政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快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 四、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为城市燃气跨进新时代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城市燃气要想真正跨进新时代,一个首要的前提是必须突破天然气利用区域化这一瓶颈,而要实现这一关键,修建长输天然气管道则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随着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我国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陕京线之后,中国石油又以非常快的速度建成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将深藏在青藏高原的涩北天然气引出了高原。紧接着,长达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横空出世,这条从塔里木一直到上海的天然气管道创造出了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的一系列之最,年输气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将有力地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而且中国石油郑重承诺,将于今年10月正式实现该管线的另一资源地——靖边,到上海的通气。在西气东输建设的同时,将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引向荆楚大地的忠武天然气管道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即将正式开工。陕京复线的建设也已经提上了日程。西气东输大战略已经跨上战马昂扬出发了,城市燃气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石油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