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名企报道

格力“双百亿”之后:工业精神如何升级

2014年03月1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014年2月12日,同在珠海的两家企业——格力电器和魅族科技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引起市场高度关注。有投资者惊叹,格力电器将“10亿元投资魅族手机,向小米宣战”。

这场“想象中的战争”源于一场赌局。

去年12月举办的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与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许下10亿赌约:小米手机销售额能否在5年内超过格力?

最新数据显示,小米手机2013年共销售1870万部,实现销售额316亿元。

而格力电器201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00.3亿元,同比增长1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13亿元,同比增长46.5%。同时格力电器已成为中国首家利润、税收双超百亿的家电企业。

赌局胜负尚需时间证明,但对于格力电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董明珠态度坚决。2月18日,董明珠表示,制造企业不能忘本,那就是产品技术的研发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没有根本还奢谈什么互联网思维,讲什么转型?没有人能在腾云驾雾中生存,还是要脚踏实地。”董明珠认为,只有守住底线,格力电器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一直很冷静。”她表示,“中国很多企业正是因为空谈市场却缺乏创新,即使做到很大规模,也很快就被市场淘汰。所以,格力电器会一直坚持科技创新,脚踏实地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地把企业做大做好。”

董明珠坚信,“工业精神”不仅是格力电器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中国制造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不能否认的是,灵活创新的新兴互联网经济正猛烈冲击着传统的实体经济。

喧嚣之中,作为全球著名的空调制造企业,格力电器不得不直面全新的问题:格力电器的发展是否遇到瓶颈,传统家电产业如何进一步转型、升级?

强者如何恒强

2013年,格力电器业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提前两年完成利润过百亿、税收过百亿的“双百”目标。更令人瞩目的是,格力电器利润增速达46.5%,远远超过收入增速。

业内专家认为,在家电行业尤其是空调领域,格力电器将继续领跑。同时,格力电器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与品牌高度,已超越同领域的国外品牌。

对于格力电器2013年业绩快速增长的原因,董明珠认为,产品设计理念的改变,技术创新的进步,以及管理创新的深入,是格力电器快速增长的原动力。消费者源于对格力品牌的信任不断加强,选择追随格力的产品。

笔者了解,管理创新是格力电器利润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这其中,从2012年起强制推行的“定额领料”做法效果显著。

通过“定额领料”量化考核,每一台机器都可以做到定点到位,留有详细准确的记录。正因如此,2013年格力电器完成接近1000亿元的物料采购,误差仅为0.1‰,这是格力电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

“我们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成本低了,利润空间就大了,自然税收就多了。同时,格力电器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诚信纳税、依法纳税,这是我们的风格。”董明珠说。

她认为,格力电器已经脱离过去跟随、模仿的阶段,现在更多强调的是原创。同时,格力的产品又真正能给消费者带来生活的改变,企业发展因此有了重大突破。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董明珠缔造了“工业精神”时代的传奇,成就了大多数企业无法企及的高度。但疑问同时存在:未来3年,格力电器能否保持“又好又快”发展?营收增幅能否保持,2017年“再造一个格力”的远大目标能否实现?

董明珠对此回应:“格力发展到现在,我们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尽管现在做到了1200亿元,在家电行业是屈指可数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但我并不认为我们很骄傲。我们很冷静地认为,我们还在打地基。”

她进一步解释说,“打地基”包括管理升级、制度建设、核心团队建设,以及探索研究互联网思维。

“企业在某个时间发展快一点是正常的,某个时间也会慢一点,但不能用快慢来断定企业的好坏,更不能把这个问题简单化。”董明珠说:“每年200亿增长不是对其他人的承诺,而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要追求梦想,更要有自我挑战精神。”

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表示,格力电器2014年销售目标是1400亿元,公司对此已有具体措施。“主要做好我们自己的每一步,自然而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据他介绍,目前格力电器在家用空调领域已经占到45%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央空调领域也已在2012年超过日系品牌,成为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份额为15.7%。

“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向强者集中,这就是我们的增长空间。格力的信心来自技术与管理,只要中国经济不出大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望靖东说。

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进入“双百”时代的格力电器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格力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完全超出投资者和市场观察人士的预期,空调市场的增量有多大,格力是否在透支未来的市场?二是,进入2013年,空调行业一直面临较大的压力:行业下滑、用工荒、工资上涨、家电下乡政策退出,空调行业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面对这样的担忧,董明珠认为,回答这两个问题关键仍在于能否不断创造新产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从1997年分析人士就说空调市场有‘天花板’,那时候全国一年只卖几百万台,现在已经卖到了几千万台。只要技术不断进步,市场依然存在。我常讲的一句话是,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董明珠说。

望靖东表示,认为空调市场容量不足、存在“天花板”的说法每年都有,这实际是对中国经济的误判,对消费能力的误判。“有投资者提出,空调市场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格力的市场份额再提升的难度很大。这事情很难去争辩,但我们确实每年都在增长。”

按照格力电器的分析,空调市场看似传统但市场潜力不可估量。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2014年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预计全国每年将新增1000万台空调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家用空调已经迎来更新换代的时代。

另一方面,格力电器3年前注册的“大松”(TOSOT)商标已正式启用。2013年4月,格力电器在珠海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名为“珠海大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格力电器的小家电业务。

目前大松已经有油烟机、炉具、净水机、电饭煲、抽湿机、净化器、加湿器、电风扇等一系列小家电产品。格力电器2013年半年报显示,小家电毛利率为15%,为格力电器创造了7.2亿元的营业收入,贡献率为1.5%。

望靖东坦言,依照格力电器目前的体量,这些小家电产品并不能单独支撑格力的增长,而是要靠综合力量去实现。

“小家电产品目前市场规模不大,但每年都以几何倍数增长。比如像净水设备,规模是几十亿的市场,去年格力刚进入便做到了5亿元,虽然在格力整个盘子里规模很小,但要看到它未来的趋势。这肯定要有一个过程。”望靖东说。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也被认为是格力电器未来重要的增长空间。

据格力海外市场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预计2014年格力电器出口将会继续保持20%的增幅。目前,格力空调自主品牌已经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负责人表示,信心一方面基于格力电器各主要出口目标国家市场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与格力电器自身掌握核心技术竞争力、自有品牌出口比例提升有关。

“这些支撑点汇集在一起,就构成格力未来发展的动力。”望靖东说:“其实格力已经突破了原有专业化的概念,实际上我们是专注于暖通领域核心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只要我们投入资源,尊重市场,格力未来增长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坚守与转型

低调潜行的格力电器正在发生改变,董明珠将其归结为“主业多元化”发展路径。其核心在于,改变以往外界对格力专业化发展的狭隘理解,拓展格力电器在专业化方面的广度与深度。

“格力坚持专业化道路,并依靠技术开始‘主业多元化’,运用我们上端的制冷技术、电机技术,包括一些相关核心部件的技术,把最高端、最核心的技术服务于别人。”董明珠解释说。

“格力做空调是世界领先,格力压缩机是世界前三,电机也占了很大市场份额,但不能说我们是压缩机供应商,这只是在我们(产品)体系里面的不断派生和延伸。”望靖东说。

他认为,空调本身是消费品,格力传递给消费者的就是专注和专业。而在面对投资者以及具体客户的时候,格力则要把技术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像太阳能空调,空调只占价格体系里的1/4,比如卖1000万,中央空调只占250万,其他则是太阳能的部分。我们不仅卖中央空调,也在卖整套能源解决方案。”

进入2014年,最让业界关心的是,在转型方面,格力电器如何用互联网技术与思想,优化企业的管理、渠道和产品研发?

格力电器副总裁、总工程师黄辉表示,空调的原理和特性与互联网并不是一回事,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改变。而电视与互联网的联系更加紧密,很多资讯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电视里。

“空调与互联网的关系就弱了很多,但一定是有联系的,比如空调的远程控制,以及空调使用如何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这都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黄辉说。

他同时介绍,日本空调行业已经做出很多与互联网结合的产品,但这些产品到目前为止销售情况并不好。“发展是一个必然的潮流,但这并不是空调本身的问题,而是智能家居的整体问题。比如照明、供水、供暖、防盗系统等,将来会结合在一起。”

互联网思维的另一种体现是厂商直接跟消费者见面,省去中间销售环节。

但格力电器研究认为,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格力电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是格力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笔者了解到,目前格力电器经销商与天猫、京东在电商方面均有合作,年销售额在1亿元左右。此前格力曾对电商营销体系做过一次系统调研,结论是线上销售的成本并不比线下低。“只是将大卖场从原来的实体搬到了线上。”

望靖东表示,互联网思维一定要与空调行业的需求结构结合在一起。“在国内我们的营销网络是最完善的,我们尊重经销商的利益。”接下来,格力计划将线上和线下的产品区别起来,形成差异化。

“海尔的销售量只有格力的1/10,线下销售渠道也不多,电商可能对海尔是一个机遇,如果格力现在像海尔一样(抛弃原有的经销商),马上就会出现问题。但从长久来看,海尔线下的经销商怎么办,售后服务怎么办,这都是海尔要面临的问题。”某知情人士说。

另一方面,“小米做手机,可以通过物流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但空调的淡旺季需求差异非常大,如果用小米的思路,产能根本无法控制,生产计划也会全部乱掉。所以我们不太认同。”望靖东说。

笔者同时了解到,目前格力正在积极尝试筹建符合自己特点的线上销售渠道,并已成立专门的团队负责此事,该团队归董明珠直接管理。但格力是否会投资魅族手机,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工业精神”再升级

因为与雷军的这一场赌局,让外界对董明珠的“工业精神”有着全新了解。

2006年,当许多制造业企业纷纷转战投资房地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董明珠则逆潮流发声,首倡中国企业当有“工业精神”。

她在《企业的工业精神可以缺失吗?》一文里写道:“工业与商业是不同的。这是一座用思想与汗水、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构造起来的大厦。大厦的高度,取决于地基的牢固程度。因此,侥幸与投机在这里都不管用,只有秉承一种‘工业精神’,朝着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走向未来。”

时隔多年,董明珠本人对于“工业精神”二字也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未来更多是要专注于开发高端技术,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像微软一样,能够把技术的价值最大化。”董明珠说。

在业界看来,喧嚣的市场环境中,格力电器依然专注做制造业,过程中格力并没有得到短期的巨大利益,但让格力走到了行业的最顶端。凭借核心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对产业链上下游有质量的延伸,技术价值最大化已成为格力决胜千里的重要因素,更是对新时代“工业精神”的全新阐释。

为了保证核心技术的领先,格力每年研发投入达40亿元。目前公司拥有5000多名科技研发人员、两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研究院(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自动化研究院)、41个研究所、530多个实验室;拥有国内外专利9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500多项。

截至目前,格力同时拥有11项“国际领先”成果,即: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变频空调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超高效定速压缩机、R290环保冷媒空调、多功能地暖户式中央空调、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无稀土磁阻变频压缩机、双级变频压缩机、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

“格力太阳能空调面世之后,空调就可以不用电费了。”董明珠笑言:“只有不断创新新技术,才是未来真正的增长空间。没有人在知道了空调不用电费后,还要去买用电费的空调。新技术不断突破,就是你未来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为企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无限可能。

望靖东介绍,格力目前不仅是家电制造商,而且是全球最有力的“气温环境供应商”,尤其是对大型建筑物、大型设备,甚至各种可移动设备的空调供应。通过研发的优势,格力不仅可以满足农村市场,还可以满足一些特殊领域,像农药厂、船厂、火车、飞机等,以及一些特殊的恒温环境需求。

“石家庄的项目我们做供暖,改造了2000万平方米的供暖设备。国外一些大公司,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延伸。”望靖东说。

董明珠介绍说,如果现在格力敞开供应市场,压缩机便可以卖出1000万台。因为双级压缩机是格力独有的技术,还没有对市场开放。“等我再高级的技术出来之后,这个技术就可以对外释放了。”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