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海外信息

利比亚战火“烘热”大宗商品 蝴蝶效应扩散全球

2011年03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一只北非的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掀起一场全球的风暴。日前,来自OPEC第八大石油生产国——利比亚的“蝴蝶效应”正在迅速扩散。这次影响的包括国际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以及对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上周五,除了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处理进程,全球又多了一个焦点——利比亚战火。作为世界重要的产油国之一,利比亚局势恶化将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带来哪些影响?输入型通胀将如何影响中国CPI走势?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PPI与CPI的渐行渐远加大了成本上升向最终消费品传导的压力,这次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如果再走高,国内物价调控压力将继续加大。

油价上升压力加大

截至3月21日8点36分,纽约原油期货5月份合约报104.16美元,上涨2.31美元,涨幅2.27%。美英法“多国联军”开始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市场人士担心此举将使利比亚原油出口全面停滞,并再次推高油价。不过,就对中国的影响来说,专家称主要体现在成本价格方面。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已经上升了约20%。约从一个月前开始,利比亚的原油出口几乎降至零。利比亚为世界第15大石油出口国。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今年1月,利比亚日均生产169万桶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其中原油158万桶。日均出口原油149万桶,其中85%输往欧洲。

拉扎德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董事总经理罗纳德·坦普认为,战争对油价的影响仅可看作供应链方面出现的短期忧患,由于未来需求仍将十分强劲,油价长期趋势仍将走高。坦普认为,目前虽然油价飙升,却并没有偏离基本面。长期来看油价趋升是必然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新兴市场国家需求量非常旺盛,这些国家面临城市化、完善基础设施等任务,必将进一步推高油价。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趋势,使能源需求再度高涨;美联储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又使大量资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场。上述两大因素导致油价上行预期持续增强,投机交易活跃。目前全球石油日产量为8500万桶,而石油投机交易量平均每天达到2.2亿桶。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理事研究员小山坚认为,中东北非局势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油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供应方发生更多问题,油价将再次上扬。届时,欧佩克和国际能源机构的应对策略,将成为左右市场的关键。

对较快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给它们实施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并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隐患。汇丰银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油价达到每桶120美元,可能会使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增加1个百分点,印度增加1.3个百分点,印尼增加1.2个百分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表示,就石油进口量而言,利比亚算不上中国重要石油进口来源,在中国历年进口石油来源中最多仅占百分之二三。因此,利比亚战争升级不足以显著干扰中国进口原油的渠道和数量,这场战争对我国石油进口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成本价格方面。

中石油21日表示,尽管在日本和利比亚等都有相关业务,但两地近期发生的事件对中石油影响并不大。

中石油财务总监周春明表示,中石油在日本大阪的炼油厂,地震时候正处于检修期,且离受灾地区较远基本没有受到损失;而在利比亚,中石油上市公司本身在此并没有业务,中石油集团有相关劳务项目,但公司人员已经撤离。此外,他还表示,利比亚局势所牵扯的石油业务大部分是供应欧洲,与中国相关业务也较少。因此上述地区的动荡对公司油气运营没有大的影响。

但比照利比亚局势,目前中石油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在伊朗和伊拉克等中东地区都有相关业务,尤其是在伊拉克等全球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地。中石油对于地区动荡的危机应对方案也正在形成中。周春明透露说,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已经组织好几次专题研究,他“个人理解”今后公司应对危机大的战略方针是:国内好不放松加强勘探,二加强新的渠道合作谈判,比如与俄罗斯等新兴产油国的谈判。

在谈到油价波动对公司业务影响时,他表示,作为能源行业,中石油业务重心以上游为主,时时关注油价走向。目前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等,西亚北非的动荡都对油价产生了影响。依据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油价在90美元的时候,利益传导是正向的,超过90美元,对公司业绩会产生负面影响。他希望能推出兼顾各方利益,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机制。

此外,在中国市场,上次成品油调价为2月20日,截至3月18日,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已达10.62%,远超4%的调价红线。而到本周22日,调价的另一条件“22个工作日”也将满足,届时调价窗口将再次打开。有分析认为,与以往类似,在油价高企的时候,调价的时间会有所滞后,幅度也会相应减小。

大炮一响黄金看涨

金价将涨至什么样的高度一直是贵金属市场炙手可热的话题。2011年年初,受投资者不断削减黄金头寸以重新平衡其投资组合的影响,金价一度受挫明显,但进入2月份后,以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危机为首的风险事件的兴起使得避险买盘重新涌现于市,金价开始重归强势并于3月7日将历史纪录改写为1444.40美元/盎司。在此之后,市场上开始不断涌现出有关金价今年走势前景的各种预期。

受美英法等联军突然空袭利比亚消息影响,现货黄金3月21日开盘于1419.5美元,亚洲交易时段一路上涨,盘中最高至1429.33美元,现持稳于1425美元一线。

东方证券3月21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市场对中东和北非等地区政治稳定性的担忧不断增强,以及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将导致投资者对黄金避险需求增强。同时,粮食、原油、工业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胀压力加剧,而黄金保值功能将得以显现。此外,2010年黄金需求量创10年新高纪录,黄金传统供需平衡局面已经逐渐被打破。综上所述,预计短期多重因素将利好黄金。东方证券继续指出,持续看好黄金价格和A股黄金板块投资机会。

澳新银行(ANZ)首席大宗商品研究分析师MarkPervan指出:“利比亚趋于恶化的地缘政治形式和愈演愈烈的武装冲突刺激了投资者避险和资产保值的需求,黄金买盘激增。同时由于日本大地震,G7联合共同干预金融市场,减弱日元的暴涨。结果欧元兑美元也受到了G7干预影响,一路走高,从而出现黄金大幅度的反弹。”

“3、4月份本来应该是金价回调的季节,由于利比亚局势,这次没有完全调整下去。”天津鑫桂贵金属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谢春认为,由于地缘政治引发的避险资金大量流入,金价飙升无可避免,短期来说还将有上涨空间,“下周一的涨幅也将达到10美元以上。”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市场人士预期黄金将于2011年继续其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之旅。调查显示,将近47%的市场人士预计金价将以1500美元至1800美元的价格为2011年画上句号;有23%的市场人士预计金价将处于1200美元至1500美元区间;另有17%的市场人士相信金价将涨至1800美元至2000美元;仅有7%认为金价将跌至1000美元至1200美元;5.2%预计金价将跌至1000美元下方。

高盛称,未来3个月,金价可能会上探每盎司1480美元,因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以及上周日本海啸等全球重大事件使美国实际利率走低。

高盛认为,黄金市场出现超卖,并表示,鉴于美国实际利率下降,市场近期的回调为投资者提供了不错的买进机会。利比亚局势继续利好黄金。中国提升存款准备金率至20%(大型银行)以及中国收紧对金价有一定负面影响。整体看,黄金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扬势头。

摩根士丹利将2011年金价目标水平定于1512美元/盎司;兰德黄金资源公司则预计金价将涨至1500美元/盎司。

短期内铜价迷失方向

3月21日,有色金属上市商品方面,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期锌、期铝三大品种涨跌互现。其中期铜主力合约收盘下跌270元,至每吨7.14万元,跌幅0.38%;期锌主力合约收盘下跌230元,至每吨1.80万元,跌幅1.26%;期铝主力合约收盘上涨65元,至每吨1.66万元,涨幅0.39%。跟踪有色金属类商品综合价格表现的文华有色指数收盘下跌0.48%。

今年铜价遭遇了“黑色三月”的急速下跌行情,此前市场还纷纷看好铜价在传统的消费旺季的表现,但此次铜价乃至整个商品市场都遭遇了“倒春寒”,其中的原因不乏中东政治动乱,卷土重来的欧债危机担忧,中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累加效应以及发生于3月11日的日本地震打压。其中由日本地震而引发的海啸以及多个核电站爆炸事件使得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极大的影响。

瑞达期货认为,进入3月份,全球的宏观环境动荡不安,一系列的风险事件不断发生,市场上投资者的风险情绪一直并不乐观。首先自2月中旬以来,中东的政治动乱不见好转,而是不断升级且不断蔓延至周边国家,油价和黄金受此刺激大幅上涨,而油价的大幅上涨又引起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成长的担忧,铜价最初对于不断上涨的油价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但此后在油价持续运行于100美元/桶之上,且不断走强之际,铜价终于抵抗不住,实现破位下跌。

瑞达期货认为,此次铜价下跌除了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之后,市场对中国铜消费预期的不断淡化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此前市场一直炒作中国铜的消费需求将十分强劲,但从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的进口量和精炼铜的产量两项指标可以看出,实际上中国对铜的消费并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强劲。

数据显示,国内库存的高企表明国内供应充足,远远满足的了下游工厂的需求。另外截至2月份,中国的精炼铜产量为38.6万吨,亦处于历年同期水平之上,再度表明国内供应的充足。另外2月份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大幅减少,进口量为235469吨,环比下滑35.35%,同比下滑26.94%。虽然2月进口量的下降部分原因归结于中国春节放假,但因其进口量处于历年同期较低水平,仅略高于08年2月226980吨,从而也表明了在国内高企的库存,较高的精炼铜产量以及两市不利的套利窗口下,贸易商逐渐减少了铜的进口量。

瑞达期货表示,短期来看铜价所处的宏观环境还未转好,市场风险情绪随时可能因中东政治动乱以及日本地震所产生的核辐射问题而不断上扬,因此铜价较难实现大幅上涨。库存方面,较低的注销仓单表明未来伦铜库存料延续增加态势,而国内较高的库存又不断提醒着投资者国内的铜供应十分充足,全球库存的不断增加缓解了此前对于铜市供不应求的担忧。持仓方面,不管是基金还是普通散户为回避铜价大幅下跌风险,在铜价下跌过程中不断减仓,从而使得短期内铜价失去上涨的动力。

大宗价格上涨引通胀高企担忧

业内人士担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必将推高PPI,增大其向CPI的传导压力。2月份我国CPI增幅仍维持在4.9%的高位,而PPI增幅已扩大至7.2%。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等专家提出,PPI与CPI的渐行渐远加大了成本上升向最终消费品传导的压力,这次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如果再走高,那么物价调控压力将继续加大。

山东济南华民钢球股份公司董事长侯宇岷表示,近年来出口鼓励的优惠力度明显降低,并且去年以来钢材成本一直上涨,加之人民币升值,公司利润已不断降低,为扭转困局公司已在全力开拓国内市场。

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及今后几个月外汇占款等流动性过剩因素依然存在,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一段时间内,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不小。

业内人士认为,但从中长期看,随着国家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以及外贸平衡的逐渐改善,中国物价调控仍具备诸多有利因素。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2月份出口增长步伐明显放缓,当月出现73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前2月累计逆差8.9亿美元。但其中的一般贸易项逆差已达到288.5亿美元,同比扩大3倍。专家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汇占款压力。

山东济南华民钢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宇岷对近一年来贸易环境的变化深有感触。他说,近年来国家对出口鼓励的优惠力度明显降低,并且去年以来钢材成本一直上涨,加之人民币升值,公司利润已不断降低,为扭转困局公司已在全力开拓国内市场。

除外汇占款有缓解趋势外,人民银行控制货币供给已十分明显。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5和9.8个百分点;当月本外币贷款增加5618亿元,同比少增2329亿元。

国泰君安资深证券分析师吕爱文指出,3月份CPI有可能再次上升,这给短期的调控带来巨大压力。在控制物价的同时,需要适当平衡实体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企业自身也应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办法,来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资本市场短期冲击有限

北京时间3月21日晚间,美股早盘大幅攀升,道指上涨200点并重新回升到12000点以上。AT&T同意巨资收购德国电信美国子公司以及巴菲特看好亚洲股市言论,提升了市场信心。

市场几乎没有受到利比亚冲突升级以及油价突破每桶104美元的影响。美国及其盟友加强了针对忠于卡扎菲的军队的空袭力度,利比亚首都上空听到盟军战斗机的声音,利比亚官方称卡扎菲居住的院子当中有一栋建筑被击毁。

美东时间3月21日10:38(北京时间3月21日22:3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95.98点,报12,054.50点,涨幅1.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0.17点,报2,693.84点,涨幅1.90%;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9.72点,报1,298.92点,涨幅1.54%。

招商证券海外市场分析认为,由于经济基础尚不稳定,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加上诸如油价、地震等各种因素,导致美国国内通胀加速,可能会让美联储把加息日程提前。受此影响,资金不断流入债市。截至记者发稿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34%。

至于对A股市场的影响,国投瑞银基金相关人士表示,A股未来情况看,并不会过于悲观,毕竟A股市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同时,A股市场的底部可能并不十分遥远。目前市场主要对资金面有所担忧,无论是紧缩货币政策,还是拆借利率走高态势,都直接令投资者对后市抱悲观情绪。

纵观A股历史,2001年10月7日,阿富汗战争爆发前后,上证指数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即应声暴跌2.17%,尽管第二天反弹1.05%,但接下来上证指数在下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之时,上证指数正处于缓慢的上升通道中,战事爆发并未对上证指数带来明显的影响,仅是延长了市场震荡调整的时间。

业内专家表示,2001年-2003年的市场总体而言处于熊市,无论是市场容量或者货币存量等与今天的市场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历史数据对今天的市场并无太大的参考价值。从国际局势角度来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或将推涨美元升值,进而加大市场避险情绪,资金从新兴市场撤出,从而导致A股市场资金紧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信建投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认为,利比亚局势紧张短期来看肯定会增大A股市场压力,但若不考虑战事向外扩张的风险,这种压力会逐渐减小。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