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海外信息

后来者居上:韩国三星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2004年03月2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随着三星的家电,手机,显示器,MP3播放机,以及其他电子类产品向中国市场的渗入,这个韩国电子巨人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作为一个研究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学者,除了对三星在中国市场上展示的独特冲击力的关注,我最大兴趣点在于:这个曾是世界消费性电子市场上的追赶者如何成为多年屹立不倒的世界电子巨人们强大对手的?尽管我一直从其产品及技术战略的层面关注三星这个企业,有机会真正走入三星却是几周前的事。虽然是只是拾得零碎印象的短短几天,亲身体会三星却令我更加觉得中国企业应该从这个十年前不被日本企业放在眼里的韩国公司目前的磅礴气势中得到启示。 日韩之争 去三星的前夜,一位日本朋友向我表示了他对三星的“强烈不满:”“这是个处处模仿我们,靠拿日本企业技术起家的公司。现在三星市场的所谓成功是韩国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公平竞争。”确实,十年前,三星还在吃力地追赶着索尼,松下,以及日立等世界级电子企业。现在在许多场合,三星人却开始敢于“夸口”道:我们在很多方面,包括技术,都已超越了日本企业。尽管衡量“超越”的标准以及竞争的公平与否都是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三星近5年来的出色业绩却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 经过长期低迷,日本电子企业终于从数字家电产产品,例如数码液晶彩电,数码相机,手机等,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然而振作中的消费电子霸王的雄风,却因为突如其来的“三星攻势”而大打折扣。以数码液晶彩电为例,三星号称已经“领先”于日本企业。在北美地区,三星将其高质的大屏幕液晶彩电以价格优势迅速而成功地打入这个索尼和三菱的原领地,成为市场新宠。在手机领域,三星以10%的市场占有率击败了索尼(索尼爱立信),于2003年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直追诺基亚与蒙托罗拉。如果说以前的三星是以其价格优势打拼市场的好手,现在的三星已令人刮目相看不再是一个只吃低成本饭的商家。三星集团的旗舰企业三星电子在2000年创下的营业利润率达到20.8% (索尼同期约为18%) ,在2002全球电子业整体衰退的情况下也达到15.5% (索尼同期仅为0.8%) 。 紧咬索尼,三星在2003年为英国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评为全球消费性电子产品第二大品牌。在这家品牌公司的综合性评比中,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从2001年的全球第42名跃为2003年的第34名,而索尼却从第20名退至第21名。作为日本消费电子业代表性企业的索尼尚且在与三星的拼打战中如此吃力,其他的日本企业更是不在话下。曾是称霸世界消费电子市场的日本,如今却为“日韩双雄”的微妙格局伤透脑筋。在北美,为了改变一向以“低价格”作为卖点的形象,三星果断地将DVD, 电视等产品的零售点从沃尔玛转到BestBuy等消费电子产品专业店,开始与日本企业打品牌战。而在中国,日本企业的谨慎小心的徘徊不前更是与韩国企业全力以赴的强力攻势形成鲜明对比。日本企业一直认为中国消费市场不上档次,不值得下功夫打理。而三星却认准了中国注重时尚的高端消费者的能力。三星在中国的手机以及MP3播放机的市场战略便很能说明问题。在日本品牌渐渐在消费者中失去影响力的同时,三星正在全力打造出其技术产品时尚化的形象。上海浦东机场抬头可见的三星“Any Call”的手机广告,是最近三星加强新一轮在中国的品牌攻势的的体现。 三星的外国人 我的一位美国人校友从去年开始在三星工作。她几乎花了整整一顿晚餐的时间向我抱怨三星 “无视人权”的企业保密方式:下班后工作人员除了自己的脑袋以外带不走任何可以容纳信息的物件;公司有权利随时检查员工的办公桌,以及个人电脑中的所有内容,包括私人文件。又再谈及此事时,一位在三星工作的英国朋友幽默地在三星汉城总部的产品展示厅里对我进行了演示。果然,做出示意要在附近拍照的他将演示厅的前台小姐吓得顿时花颜失色。 朋友的强烈反映也许暗示了三星作为家族企业的特殊性,然而针对企业情报外漏的严格防范措施却并不说明这个盘踞韩国头号财阀宝座企业的闭塞。已有的知识要被保护,可是在企业发展中更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知识却是不断创造出来的。三星从来没有停止寻求更多的学习和创造机会的进程。深谙现代企业运作中竞争与合作交织的必要性,三星一直努力发展与视作对手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机会。例如,今年启动的三星与东芝已合资研发制造电脑存储设备的合资公司,是电子行业又一次日韩联手。 发掘人力资源方面,三星更是头脑开放。几周前我去三星讲课交流,接待我的却是几个日本人。其中WJ先生原本是日本日立公司的工程师,如今已在三星工作了好几年,负责公司大屏幕液晶彩色电视开发制造的一个重要项目。 多年前我一直从事日本企业的研究,对日本企业的工程师离日赴韩却是第一次听说。惊叹之余细细追问起WJ先生的感想,他也承认十年前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日本企业在我的眼里是非常有“狠”劲的,干起活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然而WJ却告诉我:“和日本公司不一样,三星的特点是“狠。 ” 前年我们部只有一个月赤字,居然全年奖金全部扣光。所以去年每个人都玩命干活,总算拿到奖金,而且是非常可观的奖金。”WJ接着说给你介绍个人好好聊聊吧,是我们三星显示中心的一个副总。 我万万没料到随即出现在我面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OT先生――原日本大屏幕液晶彩色电视机国家科究项目组的负责人! 然而三星对人才的引进并不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作为韩国传统财阀企业,三星似乎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与世界一流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和不同。虽然人们对于三星的体制与管理有这样或那样的非议,包括最近的政治献金丑闻,但却难以否认这个企业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改善自身管理。当得知有400多外国人在三星电子工作时,长期以来我脑子里对韩国家族企业 “闭关自守”的“偏见”开始动摇。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目前三星电子建立了一个“全球咨询部,”聚集了几十个受过美国或欧洲一流商学院训练的“外国人。”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为三星电子内部的各部门作战略管理咨询。只要哪个部门面临问题,这些高鼻凹眼的智囊们便会随叫随到,以西方的头脑出谋献策。“我们帮助三星站在世界一流企业的高度处理企业的战略和管理问题,” 在“全球咨询部”工作的我的校友对她在三星的价值感到极大自豪。 除了三星的外国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还有三星电子里的年轻人。走在平安县的显示器研究制造基地里,来来往往的竟大都是些2, 30岁左右朝气勃勃的年轻人。有着30多年历史的传统韩国Chaebol(财阀)企业中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 三星的启示 三星应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企业正来势浩大要在我们的市场上分一杯羹,更重要的是三星走过的路对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与对手的竞争是最有效的学习机会,而这个对手又恰恰正在努力完成从市场追随者到市场领导者的转变。 理念层次的启示 三星是一个扎扎实实有信念的企业。例如,三星一直坚定不移地在硬件领域摸爬滚打。有人对我说,我们的企业在这20来年的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过三星那么财大气粗的条件,我们需要见机行事。但财大气粗并不是坚持信念的必要条件。我很欣赏柳传志当年能有在外国品牌黑云压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PC的信念。但却对后来联想也和IBM一样提出抛开硬件做软件/服务的战略不以为然。 中国企业应该明白,不是欧美企业做什么我们也应该学着做什么。欧美企业牵领着我们行走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我们必须找到什么是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而这种寻找需要的不仅仅是逻辑分析,更需要的是支持对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念。同时,三星 “狠”劲太值得我们的企业借鉴。我曾在一个著名的中国企业里做调研时有机会和一位部门经理打了一次交道。年轻的经理以他特有的接人待物的方式给了我做了一次什么叫做居功自傲的示范――尽管我不太明白这企业的“功”与这位员工有什么必然联系。财大气粗的三星能够一直保持兢兢业业做事情的劲头,我们的企业,以及企业里的员工,没有什么理由在市场上风头稍稍足了一点就自我膨胀。况且跨国公司每天就在咱们自家门口前追后堵着。 三星还是一个头脑开放有魄力的企业。开放到能够将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请进来。这和韩国这个民族在人们心目中的标准像大相径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有了这种魄力,曾经在技术上艰难寻求出路的三星,如今有信心自称在某些领域其技术领先于日本企业。三星业绩斐然,但三星的老成与新锐的结合所展现出来的企业的活力才应是令人刮目相看之处。如果这个传统的韩国家族财阀也能顺应时代积极改变其传统经营做法,我们年轻的中国企业还有什么瓶颈不能挤过去呢?! 战略层次的启示 三星是个不断前进的企业。从低价形象到高端品牌姿态,三星对给自己“升级”的追求极为狂热。中国企业在产品战略上应该学习三星,不要等到有一天面临失去价格优势的危险时再寻找其他优势,例如品牌优势。最近联想拿出8000万美元赞助2008北京奥运会,有人便开始热衷于讨论这样做“值不值。 ”我认为这个“值不值”是个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应该为联想喝彩。但要强调的是,喝彩的同时我却很担心联想是否能够清晰冷静地意识到“造势”并不能成为品牌优势最强力而耐久的支撑基础。三星亦以 “体育行销”闻名,然而令三星名扬市场的不仅仅是其行销能力。在赶超日本企业的过程中,三星很到位地理解到日本企业品牌的的基础是无懈可击的质量,以及将技术转化为“时尚”消费品的能力。而三星对目前中国市场追求“时尚”的高端市场的容纳力的果断战略判断,以及判断之后迅速的战略实施跟进,也是中国企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三星极为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其新产品战略。比业界平均水平快1-2倍的新产品推出速度令竞争对手感到极大压力。 实施这种产品战略需要企业的技术积累,但并不一定要求企业具有基础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能力。新产品快速推出的战略要求更多的是先期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企业决策的灵活性,以及后期在市场上的推进的能力。三星的所谓“新产品”大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