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名企报道

暖通空调大赛扎堆 是否成行业“乱象”?

2014年07月2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能与酷暑相媲美的,不仅有刚刚远去的巴西世界杯,还有空调业界林林总总的“竞技赛场”。搞竞赛,是这个行业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两年来,先后有不下十家空调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投身于此。企业如何对各类竞赛趋之若鹜?扎堆的竞赛,是否会形成行业“乱象”?

行业竞赛“大战资源”

面对行业还是高校,是众多企业决定参与竞赛时面临的第一道题。虽然时下不乏“两手抓”的案例,但更多企业坚定地将重心倾向于前者。

在参与过多项竞赛的评审专家范真看来,这是遵循商业思维的正常选择。通过竞赛和行业建立联系,在设计院所与经销商之间深化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影响力,是颇为奏效的营销手段。在暖通空调行业,设计院所常被视为权威。如今其地位虽然有所削弱,却依然强势,特别是与政府工程关联的高级别设计人员,仍具备相当的话语权。

行业竞赛由此被企业视为拓展和维护关系的“资源大战”。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从最早美的举办MDV设计大赛到随后开锣“艾默生杯”,都不乏企业形象推广的影子。不过,范真觉得但凡竞赛总有积极一面。“对于参赛者来说,还是能够学到新思路和新做法,对行业进步也不枉然。”他回忆道,“有很多作品确实优秀,很有亮点。”

范真认为,对于行业设计人员而言,实现交流学习是参与竞赛的最大价值。然而,面对近两年层出不穷的竞赛名目,行业竞赛是否会沦为赤裸裸的牟利工具,愈发引得人们担忧——集中度是否将每况愈下?参赛作品质量能否保证?“扬善行业”能否兑现?种种质疑正接踵而来。甚至有参赛者网上声讨,“有些作品拿了奖,可实际效果根本不怎么样”。

作为行业知名赛事“艾默生杯”主办者,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的亚太区市场与产品策划副总裁朱凡倪期待人们能够理智对待目前的局面。他认为,如何权衡见仁见智。对于各类竞赛来说,最重要的是为行业打开思路、指明方向,碰撞出新点子、新方法。

“瑕不掩瑜,行业竞赛会逐步规范,逐步淘汰。”他说。

平静校园“暗战人才”

在另一端,围绕学生的高校竞赛远不如前者那般喧嚣,却受到更多人士特别是高校教师的追捧。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认为,当比赛真正走进校园、定位公益,着眼于推动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将有益于人才培养。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院长张子平认同这种观点,这位长期奋战在普通城市的一线教育者感受更为强烈。

“现在的教学环境和以前有很大不同,特别像全国范围内众多和我们相似、成长在普通城市的高校,受到各类资源约束,师资力量包括暖通专业吸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都受到很大局限。”他说,虽然有些竞赛设计不周,方式有待商榷,但只要企业愿意搞,他就支持,“对于部分学生对于提高专业关注度、提升学习兴趣、掌握专业新信息、提供专业训练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毕竟这些学生,多数未来要投入施工、设计、管理等具体工作。”

与行业竞赛频现大手笔不同,高校竞赛犹如象牙塔里的学生,略显朴素和简单,却成就了江森自控、特灵等外资品牌施展拳脚的空间。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与这些企业对资金投入一贯谨慎的作风之外,更体现了国内外品牌的战略和文化差异。

江森自控市场部一负责人认为,外资品牌将高校竞赛视作一种“长线投资”,显示出对后备人才的重视和关注。她说,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虽然江森自控每年在招生市场上都是热门企业,但他们仍旧期待有更多机会参与竞赛及其他活动,挖掘和锁定人才并占得先机。

“这对学校和企业是种互利,只不过校园竞赛的直接商业效果非常有限。”张子平评价称,老师会在竞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甄别,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纠偏。

办赛有思方能长远

“我曾建议企业,像暖通空调这类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圈子却较小的行业,与其拿出大把的钱去电视台做广告,不如下功夫培养挖掘后备力量和技术人员,不如用于专业,效果更好。”张子平说,不论竞赛定位行业还是高校,都正处于成长阶段,“需探讨的就是如何使之健康发展,实现共赢。”

“竞赛若思长远,对行业判断和解读非常重要,要充分体现出技术趋势和特性。同时,程序要充分公开,评审环节要严谨。”范真支持企业参与竞赛,但定位很重要,“主动权不要落在赞助商手里。竞赛应尽量立足中立,落脚在技术和设计评判。”他认为,企业对竞赛有所投入,对回报的需求无可厚非。但中立角度并不会过多削弱企业锋芒,反而会令其赢得行业尊重和信服。

可喜的是,有组织者已注意到问题并调整思路,向中立角色靠拢。数码涡旋技术曾是“艾默生杯”的关键特征,它既是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的王牌,也曾是该赛事中能否获评的要因。如今,这一赛事也变得包容,甚至曾经水火不容的直流变频技术得以悄然加入,令人唏嘘。

可范真依然觉得,绝大多数行业竞赛目前未摆脱“为商业服务”的束缚,转变或需要更长时间。与此同时,仍有企业对举办竞赛跃跃欲试。无法解释是否存在企业“不赛不立”的魔咒,但对于众多外围企业而言,不乏有人艳羡巨头正在圈起的围城中火热“狂欢”,若知冷暖惟有身处其中。

某日资品牌是围城中孤独的退出者。其市场部门负责人关丁表态,如果是单纯面对学校、由行业组织作为发起或者组织方的竞赛就非常值得参与,因为中间不会涉及过多利益。但是,那些以企业为主体面向设计院所的竞赛,干起来困难重重。

“我们举办了一届设计竞赛就撤出了。坦诚讲,那次竞赛我们确实以自己公司作为主体,公信力包括影响力都差一些。对于企业而言,从前期策划、征稿到评选、后期结果公布以及媒体维护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入与收获显然不成比例。”关丁表示,“但凡成规模的比赛,投入动辄要以百万(元)计。”

而在张子平、范真等人看来,这或是竞赛“乱象”整合、大浪淘沙的原点,是可喜的开始。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