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空调价格战的幕后玄机

2002年08月1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白皮书,从背后捅过来的刀 白皮书,这种现代政治攻扦的产物,被成功地运用在商业竞争上,并成为今年空调大幅降价的直接诱因。 今年年初,奥克斯公布“成本白皮书”,对其中一款1.5匹(KFR-32GW/A)空调原配件成本开膛剖腹,列举了其原始成本——生产成本1378元(包括外机钣金件,内机塑壳合计金额203元,蒸发器和冷凝器253元),销售费用370元,商家利润80元,厂家利润52元。客观地说,这种卖法,肉铺里倒是常见。 奥克斯同时宣布1880元为1.5匹冷暖空调的市场标准价,这与其它同级空调相差近一倍。把价格报给了消费者,可信度姑且不论,至少可以让人们有个参考的标准。一线企业也好,二线也好,成本就是这个数,对消费者来说,你是降是不降? 奥克斯此举意在已经被几大诸侯瓜分完毕的市场中,杀出空隙,站稳脚跟。异于他人的市场进入方式,使奥克斯回收到不可估量的广告效益,迅速拥有了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低价位战略为企业在操作上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取得与其定位相适应的市场份额。 尽管在企业策略上,奥克斯是成功的;但在行业战略上,却是失败的,使整个产业面临利润崩溃的危机。这本“罪恶”的价格白皮书,一下子让奥克斯成为行业的千夫所指,同时也让不少企业花大价钱做的广告打了水漂。 所以说,在同行眼里,奥克斯属于家贼——自报家门,自毁长城,这叫什么事? 白皮书的出现,整个空调业似被人从背后狠狠捅了一刀。但它的出现是表象,在他身后,是一群挥舞价格菜刀的空调业的新军老将,其中包括那个“不要在我面前谈价格”的格兰仕。 商业资本的恶性竞争,空调业遭受池鱼之祸家电销售资本做大,向下游供应商要价格,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国美、苏宁、华联等零售巨鳄以其自身的优势和区域性的亚垄断地位,在价格上频频出击,让其他同行眼中冒火,也使商业资本的绞杀趋于白热化。 据当地媒体报道,三月份某空调重庆分公司与重庆国美的联合促销。一款原价为2080元的1匹分体挂机大幅降价,1488元供货,1588元出售。然而,国美电器打出的广告,那款特价机被直接卖到了1488元,这意味着厂家在价格上丧失了主动权和控制权。 与此同时,该空调在重庆代理商的电话,几乎被愤怒的经销商们打爆。所有经销商的抗议和指责都针对一个问题:凭什么让国美一家卖这么低的价格? 凭什么?国美当然有所凭借,该空调每年有近亿元的销售额要仰仗国美的全国连锁网络。 重庆商社也在报纸上打出了空调降价广告,那款1匹分体挂机被卖到了1388元。国美迅速跟进,这一次,他们有了充分的降价理由。 这令厂家苦不堪言,市场价比供货价还便宜,赔大了?实力派的商家要得好价格,实力稍逊的商家,干脆抛开厂家,自掏腰包,赔本也要赚这个吆喝? 河南省最大的家电经销商——通利联合电器有限公司未与生产厂家协商,即刊登空调降价广告,主流机型降价30%,每台降价幅度高达700元。 生产商对通利的做法提出异议。“此次降价是根据河南市场消费水平确定的,且降价造成的损失均由通利自己承担,希望厂家能予理解”,通利也是理直气壮。 谋求最大的商业利润,无疑是商业资本的终极目的。同行之间的竞争使这个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自身的挖潜,行业的购并重组不能缓解这种压力。那么,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处于更不利地位的产业资本,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可以说这种现象是必然的。 商业资本种种操作的不规范性和诚信原则的缺乏,成为空调产业受害的表现形式。商业资本竞争向空调价格这个滚烫的油锅,加了一瓢冰水,不但没有降温,反而油星四溅。可能只有空调厂家痛楚地意识到,他们是被殃及的池鱼,尽管他们都自认为是条大鱼。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结果就是商业资本经过优胜劣汰相对集中起来,一部分空调企业为商业资本殉葬,而资本雄厚,拥有自己销售网络的企业则优势显露。商业资本的集中,也加快了空调业的整合。据业内人士评估,强大的商业资本将主动出击,来规范市场价格以及游戏规则。那时价格战的重点会由厂家直接白刃变成与商界大亨的讨价还价。 的确降低了成本,生产商不得不说的故事生产商对“价格战”这种说法,往往嗤之以鼻。“是因为我们把成本降下来了。”他们又是这么自信。一线企业包括美的,海尔,一方面声称不参加这场纯粹的价格博奕,又希望借用这场游戏,重新洗牌。“中小企业被淘汰是必然的,未来几年内能生存下来的品牌不会超过5家,而美的的目标,就是能成为其中之一”。美的的这种微妙心理很有代表性。 根据松下公司的调研,今年国内市场空调的总需求量要突破1000万台。所以在市场价格方面,也动作频频。另一方面,松下通过与万宝的合作,扩大规模,其中包括年产600万台的压缩机生产线。 据业内人士分析,松下之所以在价格上有所扬弃,是因为要为其规模巨大的压缩机打造市常通过自身价格调整,加速整机市场价格下降。消费者需求增加,厂商生产规模扩大,需要的压缩机增加,压缩机有了规模效益,再反馈给空调厂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过谁为螳螂、谁为黄雀尚无定论。 成本包括物力成本和人力成本。在物力成本取得最大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上,人力成本的调整成为必然。上至老总,下至普通员工,工资结构趋于理性化。没有跟进的企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某空调企业的高层收入占居中国上市公司领导收入排行榜的前六位,和当前空调业的行业定位明显不符。果然,前不久该企业暴露出了巨额亏损的黑洞。 都是媒体惹的祸? 一些企业总是把“价格战”始作俑者慷慨地赠予了参与此间报道的传媒。这并不奇怪。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媒体也是资本,也是鳄鱼。无论是蛋糕也罢,奶酪也好,做大了总是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媒介资本早就介入空调的市场运作,作用不可小看。在经济上,媒介处于非主动地位,在运做上,媒介处于载体地位,可能是大众对媒介的麻木,可能是媒介本身的羞于提及,作为资本面目的媒介一直未被大众觉察,或者说媒介未被当作资本觉察。 结果还是没有结果 价格战的热衷者的如意算盘是:降价,导致单台利润下降,但挤压了对手的份额,销量大幅攀升,所以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扩大了市场份额,总利润不降反升,并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为将来从主流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型创造条件。 可惜,竞争对手也都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博奕的结果是行业的利润趋于零,甚至为负数,业内人事忧心忡忡。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以及媒体资本,无论是谁在呼风唤雨,都是在市场中沉福纷繁的价格波动后面,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价格向价值的靠拢。战争烟雾过后,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市场和时间是最好的分析师。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