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空调价格战高潮来临

2002年05月2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扑通扑通”的价格跳水声,让空调业的三大巨头———海尔、格力、美的———在炎热的“五一”黄金周里心惊肉跳,但却令业内的二三线品牌着实兴奋了一把。 今年“五一”黄金周,对于空调业来说,是销售业态的“分水岭”。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在“五一”全面引爆后,仍很有可能酝酿新一轮的降价风暴,这一次就连一向对价格战嗤之以鼻的三大巨头们也不能置之度外。毕竟,6月开始,一天比一天热,无论前一回合战事如何,接下来的空调销售旺季,谁也不能再有任何闪失。业内巨头领衔跳水,洋品牌对价格体系的颠覆,商业资本介入并渐掌话语权,空调业内的价格之战将更加扑朔迷离。 二三线品牌:初尝降价甜头 这个“五一”黄金周,对于空调厂商———特别是二三线和新锐品牌来说,实在是一个绝好的舞台。 而这个“五一”,天公作美,燥热天气持续半月。厂家和商家事前大肆降价促销造势,不仅二三线品牌保持去年的价格攻势,知名品牌科龙华宝、广州华凌、山东小鸭、新科、小天鹅、乐华也猛降价三四成,连松下、LG这样的合资品牌也不惜打价格战,大大搅动了市场。 来自经销商方面的信息,东泽电器一周内日售空调机1000台,比平常周末增长4—5倍;原恒丰电器两间店日售机400台,同比增长40%;大山冷气也达到了1500台的目标。一时间,在假日消费等众多因素的刺激下,今年消费者的空调购买力终于得到释放。 虽然没有一个权威统计数据,但来自业内公认的信息是,科龙、华凌、奥克斯、新科、格兰仕等品牌在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后,成为今夏市场的最大赢家。其中科龙挟“双高效”空调及降价的华宝,几乎重拾老霸主之威,格兰仕登上华北及华南几大城市主要商场的销售榜前列,奥克斯也借央视传媒及米卢效应在华东地区一枝独秀。这些信息使他们更加坚定继续操持价格战的信心。 而另一个公认的信息是,以海尔、格力、美的组成的传统一线品牌大幅下滑,尤其是美的销售。其实美的暗地“羞答答”地变相降价,但市场仍不认同,一些经销商甚至萌生退意。美的空调营销部某负责人也毫不讳言“现在压力非常大。”美的空调老总方洪坡称:压力不仅仅来自二三线品牌,更主要来自转换策略,加入价格战团的合资品牌,如松下、日立等。 那么,在“内外”夹击下,空调业的三大巨头还将在价格问题上“矜持”? 三大巨头:重新布局 其实,三大巨头们面对越来越多跳将出来的“叫嚣者”早已是按捺不住,开始重新布局。 实际上,除了美的在淡季就将价位暗自下调了10%以外,在“五一”期间,美的产品也大幅度降价,其中一款空调更是下跌到2000元以下。而格力同样在淡季对产品做过下调。只有海尔在暗自“淡定”。 但三大巨头们始终不能放下“心头之痛”———高库存。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空调库存高达500万台,在全国市场排名前列的空调品牌中,绝大多数都有数十万台库存。即便是以低库存者著称的洋品牌也有高库存心病,最引人注目的是松下,库存近25万台,而LG的数字也超过20万。 因此,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行业价格大战可能很快点燃———之前的所谓价格战中三大巨头缺席,顶多只能赚来更多的“眼球”。可以预见,即将由三大巨头导演的这场价格战,血腥味将更浓,战事将更为壮阔。 洋品牌:颠覆价格体系 今夏空调业价格战,三大品牌除了要面对无数的国内对手外,还要过洋品牌这一关。 业内人士在分析今年空调大战时,都视洋品牌为其中的最活跃分子。可以说,洋品牌已经成为了稳定价格体系的最大变量。 一直以来,洋品牌由于具备品牌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在祭出价格战的杀手锏之后,更是受到了市场高中档消费者的青睐。比如,实施了降价行动之后,松下和LG的市场销量大幅度攀升,在一些大城市,直接威胁到三大巨头的牢固地位。美的销量下跌便是一个例子。 步入5月,洋品牌的降价趋势就没有停止过,而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松下空调在年初对价格作了15—20%的下调,“五一”前更是将部分主销机型降至与美的基本持平的底线。据传,大约5月底松下还会有第二波的动作。日立(中国)即将离任的总经理小岛正义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今年外资和合资品牌在去年生产过剩留下高库存的大背景下,挥起价格利剑,是不得已而为之,日立也将视情况迅速调整价格。 可以想象,为甩掉库存的压力,为以后的竞争占据有利的先机,洋品牌会将价格战进行到底。这对于国内的品牌尤其对三大巨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商业资本:价格战最大变数 “五一”后,空调业真正意义上的大战“号角”已经吹响,一场大规模的洗牌运动拉开了帷幕。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商业资本的介入,让这场价格战从空调厂家内部蔓延到流通商家。而商业资本大有风头盖过厂家,当起了价格大战的主角之势。 最为典型的事件莫过于上月在郑州发生的厂商之争。4月17日,河南两家最具实力的商家在当事厂商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将某品牌系列产品价格全面大幅度下调,后更以“全省范围停止销售该产品”强硬对抗厂家。面对“可能丢失一个具有两亿元价值的市场”这一严重后果,厂家不得不依从商家意愿,全线降价。 当然,两者的结合也将带来“双赢”的局面。像乐华与东泽日前就签订了1亿元的包销合同,两者均对合力面对微利取得成功充满信心。国美、苏宁、三联则已经成功包装了大多数的空调新军,并且已经显示出了令所有知名品牌都心惊肉跳的实力。 从现实看,不容否认的是,厂家与商家合作进行差异化竞争已是一个明显趋势。在未来洗牌过程中,谁崛起谁消亡,商业资本将有更多发言权,新的知名品牌也将在工商资本的“合流”中重新起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