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中国空调业市场现状分析

2003年07月1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6月11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公布了经过检测的具有抗菌抗病毒附加功能的空调器,意在帮助今夏已成颓势的空调业启动市场。 公告中指出,空调器的基本功能是制冷和制热(冷暖空调器)。对此,国家有明确的产品安全和性能标准。但对于抗菌抗病毒这些基本功能之外的附加功能,国内外目前均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在市场出现热销的同时,消费者对于市场上各种抗菌病毒空调感到难以辨别。 为了便于消费者更好地认识、了解和选择抗菌抗病毒空调,帮助消费者做一个参考,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特公布以下经过检测的产品,即:江苏新科电子集团空调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集团、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九家企业的部分型号的空调器,或整机或其相关部件的抗菌抗病毒功能经过了医疗防疫等卫生部门的专项检测。这次公布的是第一批,根据市场要求,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还将进一步制订有关管理规范。 组织该项工作的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5月7日起,家电协会就向全行业发出通知,要求企业每星期向协会提供一次包括生产、销售情况在内的周报。在对国内40多家企业的调查中发现,空调企业所受的负面影响最大,其它产品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王雷认为:“造成这一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卖场没人气;疫情最紧时,政府要求不使用中央空调,致使大量市民混淆概念停用家用分体空调;同时,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和内蒙古等地的各大医院又在大批购进分体式空调。”并指出,“目前应该做的,就是分开概念;对通过医疗卫生系统检验的抗菌、健康等附加功能进行宣传;规范市场,加强对空调附加功能的管理。目的就是给消费者一个客观的信息,作为选购时的参考。” 救市行为的背后 有趣的是,对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而言,中国家电协会此次举动的背后,似乎更值得玩味。“尽管家电协会在公告中称是为了帮助消费者辨别真伪,但其实质是为了缓解空调行业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压力。”在他们看来,协会此举颇有些“救市”色彩。 对此,协会副秘书长王雷也并不讳言。她甚至坦承,之所以有这次公告,“一方面是为了引导消费,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企业的生产”。 2002年底适逢钢材涨价,钢材价格比往年上涨30%左右,空调压缩机价格随之上涨约10%。同时由于去年对天气预计失误,空调行业经历2002年凉夏后积下了高达700万台的库存,达历史最高———在遭遇这两大恼人问题后,空调业界一直弥漫着“2003年流年不利,日子不好过”的低调情绪。尽管一直力图以新形象亮相,包括力推“变频”、大喊“高效”,空调业的市场地位仍有些尴尬。与此同时,一些专家甚至又抛出了新预测:今年亦可能出现凉夏,这会比原材料涨价和库存问题更打击空调业。 此说并非没有根据。因为按大部分空调企业的打算,700万台的库存将在今年初消化掉,但现实是,目前仍有400多万台的库存———迟迟不肯热起来的夏季,成了颇多厂商抱怨的对象。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据有关调查,2003年1到3月,我国的空调产量已达1000万台。记者最近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获悉的预测数据则是,今年国内的空调容量约为800万台—900万台,同比下降10%。生产量上升与需求量下降成为当前空调业最尖锐的矛盾。然而,目前我国生产空调的企业已达到400多家,产能达到2000万台/每年,但去年一年,国内的需求量也仅有1000万台。企业过多,生产产品品质相似,已成为中国众多空调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就在行业困扰情绪加重的同时,SARS疫情偏偏突然而至。专家们“最好不要使用中央空调”的告诫,将指望“五一”黄金周力挽颓势的空调业的梦想砸得粉碎。广州华凌空调有关人士、格力空调顾问吴总均透露,今年“五一”,各企业的销量同比大幅普遍下滑三四成左右。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的话,那就是空调业今年麻烦大了———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一位业内专家如是说。在他看来,国内空调业“显然是遇到了自诞生以来最为残酷的一场灾祸”———家电协会的此次公告就是最好的明证,因为“按照惯例,不到紧要关头,协会不会有如此的干预举措”。 这与北京苏宁的某高层人士的观点如出一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从我们的测算数据看,去年9月到现在,空调销量起码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空调业真的到了转折点。”而一向有些拿捏架式的企业这一次的表现据说也是可圈可点,连对协会要求的诸如填报调查表等“琐事”,亦是积极配合。 强行启动市场 从2月开始,空调就由南至北随疫情扩散而遭受重挫。按照惯例,每年从春节后开始,华南地区进入空调销售旺季;3月中旬,华东、西南、华中进入空调销售旺季;从“五一”黄金周开始,华北、东北、西北进入空调销售旺季。然而以北京市场为例,一家生产企业向记者透露:从4月中旬到现在只卖了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现在,离空调销售旺季结束仅剩两个月了,然而空调商场里门可罗雀的局面依然未改。 因此,接下来的数月对于空调业而言,已是今年的命脉所在。事实上,从协会此次的举措和厂商“不惜代价”强行启动市场的降价行为就可看出其重要:苏宁于每年6月上旬开始的空调节提前启动,从近日开始大量推出特价机,其中仅特价机就超过30%,最高降幅达30%,平均降幅15%。LG已提供1000余台特价机,1P挂机跌破1500元;海尔特价机型将超过2000台以上;美的1000台特价机降幅达300元;海信变频最高降30%。 问题是,从目前的种种客观情况看来,国内空调业未来数月的命脉也似乎握在“他人之手”———原材料的背后站着国际贸易,库存的背后站着同行竞争,SARS疫情的背后站着国内宏观消费环境,其间环环相扣;此后各方如何自处处人,以何种大智慧化解,必是中国空调业即将上演的精彩一幕。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消费日报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