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2002冷冻年度空调压缩机行业回顾

2003年01月1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003冷冻年度开盘2个月后,空调压缩机的生产销售相对平,销售情况略好于去年,但各企业依旧感到压力重重,前两个月主要工作集中在营销工作上,体系变动、客户拜访、价格确定、降低成本……以期在来年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空调压缩机行业在经过了多年的供不应求的大好日子后开始真正地进入市场竞争,接受市场的考验,2003年各企业的实力、管理、技术等表现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在此回顾一下2002年整个行业的运行情况或许能对2003年的市场有一些借鉴。 回顾 2002冷冻年度空调压缩机行业总体情况见表1。从上表客观数据的反映看,2002年压缩机市场的整体表现依旧相当令人满意,产销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在14%以上),产量达到了近2300万台,销量也接近1950万台,应该说要明显强于空调行业。但普遍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能令大多数空调压缩机企业满意。一方面,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完全不是前几年坐在家里等数钱的日子了,曾经在旺季供不应求的空调压缩机企业2002年也开始需要主动走出去抢占客户资源;另一方面,2002年行业的实际表现与企业自身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反差,这也是造成大量库存的主要原因。 生产:前期坚持做库,后期紧急刹车 图1为2001、2002冷冻年度空调压缩机生产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2001年和2002年的差别。 与去年相比,2002年6月份前,空调压缩机每月产量均高于2001年同期。3~7月份月产量变化曲线则相差较大。 尽管由于各大空调压缩机厂扩产,许多人预测2002年空调压缩机市场会发生变化。但2002年冷冻年开盘后,空调压缩机行业普遍还是对市场充满信心,也继续坚持淡季做库存的一贯做法。除上海日立受APEC会议的影响生产启动较晚外,其余企业从2001年10月份就开始恢复生产。 据统计,到2002年5月,前九个月各月的生产量均明显高于2001冷冻年同期。但是,由于空调内销市场启动不畅,2002年6月份开始,空调压缩机生产有所减缓,全行业开始感到了巨大的库存压力。此后的三个月,各厂都开始控制生产,以减少库存压力。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6月份的生产量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7、8月份的生产开始紧急刹车,生产量远远低于去年同期。 销售:旺季顺势后延,销售更趋集中图2为2001、2002冷冻年度空调压缩机销售趋势。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可以将2002年冷冻年度空调压缩机的销售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三个月,第一阶段(9月、10月、11月)步履维艰,第二阶段(12月、1月、2月)缓慢启动,第三阶段(3月、4月、5月)突破放量,第四阶段(6月、7月、8月)快速收尾。2002冷冻年度整个压缩机的销售更趋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第二个阶段,这与空调产量的趋势图几乎如出一辙。据我们对空调企业的了解,春节前除格力、奥克斯的空调生产较为充分外,多数空调企业到3月份才正式启动生产,因此3月份开始才对空调压缩机有了真正的需求。 进口:进口数量迅猛增长,空调出口企业占主导 据海关的数据,2002冷冻年度空调用压缩机进口总量达到617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除7、8月进口量略低于去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明显高于同期,且总体增幅高于压缩机销售总量的增长(见图3)。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导向型的外资空调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同期空调出口的同比增长达到了58%,而空调压缩机进口与空调出口息息相关。据分析,空调压缩机进口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1.以出口为主的合资企业是空调压缩机进口的主体,2002年进口前五名的企业有:富士通、三星、LG、夏普、飞达仕。这些企业中除LG内外销并举外,其余均是出口导向型的外资空调企业,他们进口空调压缩机数量占据了整个空调压缩机进口量的60%左右。 出口空调大量采用进口压缩机主要是受出口扣税的利好因素影响,而合资企业多为国际知名企业集团,多推行集团全球统一采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合资企业的压缩机进口。 2.民族情结促使外资企业选用本国压缩机。这尤以韩资企业最为突出。苏州三星公司100%从韩国进口空调压缩机,而天津LG的韩国压缩机使用比例也高达90%,只是在大机种上选择了美国及泰国产的压缩机。日资企业也较多地使用日产空调压缩机。广东番禺的松下公司约一半以上的空调采用日本产压缩机,还有一部分采用马来西亚松下压缩机公司生产的压缩机。 库存:库存压力较大,总量库存更甚 2001、2002冷冻年度空调压缩机库存情况见图4。由于2002年冷冻年度空调压缩机企业继续沿用淡季做库的做法,而后期销售一度受阻,这使得空调压缩机的库存一直居高不下,到年终收尾时库存依旧高达285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7%。库存中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P机。 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国内空调压缩机的表观市场容量=销量(2147)+进口量(617)-出口量(70)=2694万台。但据中国家电商务网统计,同期空调器的产量也就在2450万台左右,那么相差的240万台压缩机也应该考虑到库存之列,也就是空调企业中的库存,由此可见,目前的空调压缩机的库存总量不可小视,需要引起各企业的重视。 预测 市场规模:进入盘整平台 随着国内空调市场及出口市场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盘整期,市场对空调压缩机的需求也势必趋于平稳。据中华家电商务网估计,2003年空调压缩机市场的需求量将在2600万台左右,如果考虑到近600万台的进口量,那么2003年对国内压缩机的需求量在2000~2100万台之间。因此各企业应该对市场规模有较客观的估计,以规避可能的库存风险。 季节特征:销售更趋集中 空调市场变化莫测令空调企业遭受巨大压力,且不易对未来有明确的预期,再加上目前各空调企业的产能回旋余地较大,因此估计2003年生产旺季将更加集中。预计将到3月份空调生产才开始全面启动,空调企业对压缩机的需求也会顺势后延。同时由于空调压缩机企业普遍扩大了产能,曾有的空调压缩机的供需矛盾也已缓解,空调企业已没有必要提前采购储备压缩机,也将使压缩机的销售更趋集中。 价格特征:难逃继续走低 2002年冷冻年度空调压缩机的价格降幅在20%左右,而2003年刚开盘价格却已是连连探底。以1P机为例,到10月中旬价格已由于2002年冷冻年度结束的290元跌至230元,降幅已达到了21%。由于空调压缩机已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价格战已是必然。供需矛盾的变化,也会改变空调企业淡季打款预定压缩机的原有模式,这势必对空调压缩机的资金状况是一个考验,也会导致价格的下降。目前各企业2003年的供货价格都还在商谈中,最终落实的价格还将更低,因此预计2003年整个行业的价格降幅将超过25%。 竞争格局:格局变化不大 虽然空调压缩机市场有了较大的变化,但2002冷冻年度整个空调压缩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第一集团的三大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而第二集团中LG、庆安表现优异所占份额有所增加。从目前各企业的客户结构来看,每个企业都有相对稳定的大客户支持,因此估计2003年各品牌的竞争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 --摘自《电器制造商》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