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格力被“组团”挖角的思考 假如你是董明珠怎么办?

2015年06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在6月1日的格力股东大会上,高票获得连任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气愤透露:截止目前,格力已经被竞争对手恶意挖走600多人,超过了培养人的速度,已经严重影响到格力的创新积极性,并且希望政府能重视此类事件,尽快出台类似人才转会的制度进行规范。

此言一出立即激起业内思辨:到底是董明珠的想法过于天真还是家电行业内的环境真的如此恶劣?这件事是企业自管还是要上升到行业甚至国家高度?

格力被“组团”约克赫然在列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家电市场,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价格竞争、产品竞争、规模竞争上升到技术竞争、创新竞争的阶段。

格力每年在人才培养和研发上的投入上不设上限,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搭建完成自主创新工程体系,已经从生产型企业变成了技术型企业,更是成为了空调行业的人才摇篮,自主培养的每一位研发主任、副主任、一级专家都是中国制冷行业中的顶尖技术人才,自然成为了其他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在能够查到的挖角名单里,我们可以看到美的、奥克斯、海信、科龙这样的传统对手,也能看到四季沐歌这样的非空调领域企业,最令人吃惊的是,这张“组团”挖角名单中居然还有美国约克、A.O.史密斯这样的国际巨头。这虽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格力的技术研发能力与人才培育体系已经全面领先。但如果被“组团”恶意挖角,对企业的创新伤害却是巨大的。

家电行业看似很大,实际上圈子内的人才资源并不多。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的今天,各家电企业均陷入一种“人才饥渴”状态。而众多企业组团到格力来挖角的原因,是因为明白想赶超是艰难的,想学习是费时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挖人。

手法太张扬目的并不纯

人才流动原本正常,要不然各种猎头公司、人才服务公司也不会在海内外都十分活跃。但是这些猎头公司一般不敢轻易接下针对某一企业的单子,也不敢把车停在企业门口大肆挖人,更不敢直接在对手门口租好酒店人肉搜索,但是这些专业人才公司不敢使用的手法却都被应用在格力身上,也难怪董明珠有些出离愤怒。

据了解,有的企业曾在格力工厂门口拉中午外出就餐的员工去谈价钱;有的企业在格力工厂附近租好酒店,给每一个员工打电话。如果这还不行,还有一招,据说某家企业曾经给一位无论如何也不动心、连面都不见的格力多联机开发室主任发短信,称“都在圈子里混,给我们董事长点面子。”在高职位、高薪水,甚至是威胁的轰炸下,有些本不想离职的员工也动了心。种种手法不一而足,但如果这些企业真的是为了通过人才引进提高企业竞争力,也许董明珠还能忍。但是事实并非完全这样,有些被挖角的格力的人才在贡献出格力研发的技术之后很快就被轮岗、调任,接着就被挤兑走。

说白了,这完全是一种不珍惜人才、不重视自主研发,通过窃取情报谋利的做法。而这样做,既伤害了被挖的人才,也伤害了自己,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们该怎样看待这样的挖人行为?如何鼓励正确的人才流动而抵制恶意挖人现象?

这个年代,我们需要忠诚

其实对挖人企业来说,其付出的代价也很高,一是高额的人力成本。二是对企业自主培养的人才创新积极性也有很大打击。三是被挖来的人才能否与自有团队很好融合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那么这些企业恶意挖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格力提供的一张涉及专利侵权、商标侵权的列表可以看出,近年来格力被侵权的胜诉案件多达几十起,获赔金额达到300万元,其中还有多项未记录。其中最大的一笔赔偿,就是格力胜诉美的睡眠空调侵权一案,法院裁定美的赔偿格力200万元。

这是发生在2008年的事,胜诉却是2013年的事。可以说,格力是赢了官司,但是2008年至2013年的一部分睡眠空调的市场却被美的偷走了。200万元的金额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几千台空调的销售数量。这点钱无论是对于格力、还是美的来说都是毛毛雨,但是对格力新造成的市场损失却是巨大的。

技术是最难窃取的,用常规的买产品、拆产品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还不见得很成功,与其如此不如把人挖过来。所以在组团(挖人)的企业眼中,这些人的价值就在于其拥有的技术情报,甚至客户。

人是环境的产物。对格力自主培养的人才而言,格力的创新体系是其赖以发展的土壤,而一旦脱离了这个创新体系,其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势必难以为继。为了培养一个技术人才,公司需为其大量市场调研的花费买单;产品开发时实验室全部免费开放,要给他们大量试错和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仅仅格力商技二部实验室每月的电费就高达200万人民币,试错费用更是占据研发费用的30%;之后的模具开发阶段投入更是高达1-2亿元;这还没有算上培训、薪资以及个人专利等荣誉的申报费用。

这些投入,哪一个企业能够做得到?但一旦建成了一个成功的创新体系,又会收获巨大的回报。如今,格力可以做到人均产出196万,纳税148亿元。一个人才的培育是用物质和时间造就出来的,一个企业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可以为人才的可持续成长提供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很多员工出走之后又想回来,但是董明珠更看重人的忠诚: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忠诚比能力更重要。

思考:假如我是董明珠我怎么办?

如果我是员工,我可以很轻易的抛弃信仰,拿着高薪去出卖我上一个东家;但假如你是董明珠呢?世界上如果有一个人不能抛弃格力,那想必就是董明珠。如果我是董明珠,我应该怎么办?

我不会把员工视作个人财产,但我会呼唤忠诚,用耐心和关心换取一点良心;

我不会抵制人才流动,我会鼓励正常的、健康的人才交流,但看到不健康的一定要像对待肿瘤一样割掉;

我不会默默忍受,我会用一切的可能为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建言献策,因为在中国遇到这种事情的绝不仅仅是格力一家。

因此,尽管被外界误解,董明珠依然提出人才转会制度。董不是唯利是图,只是不忍心让辛辛苦苦培育的人才毁之一旦。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核心在于核心科技,在于创新人才。如果我们都不想着去培育,都想着去挖角,到最后必然会面临人无可挖、新无可创的局面,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之梦也将难圆。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