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我国绿色建筑大规模应用蓝图初步显露

2014年10月1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颁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有关“发展绿色建材,推广钢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得到全社会共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各地得到落实,厦门、海南等地先后推出返还契税、返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策响应绿色建筑发展号召,各地都陆续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相应的实施标准”,随着未来我国钢结构建筑比例的上升,用钢量需求将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对钢企来说,这会是一个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以钢结构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大规模应用的蓝图初步显露。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认为,面对钢结构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连年的产能过剩,已经让钢企认识到,必须放下身段,直面市场才能有活路。“尤其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已经为我们所接受。”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方鸿强表示,钢铁企业与钢结构企业从原料供应到技术创新,多层面“联姻”,不仅有利于钢结构企业加大绿色钢结构建筑的推广,而且对钢企脱离产能过剩困局、完成转型升级而言也是大有裨益,可谓是一种双赢模式。杭萧钢构最新的“钢管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已于近日成功申请专利。经过十余年在钢结构住宅领域的辛勤耕耘,这次成功申请专利的“钢管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具备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更大规模应用于商品房建设的可能性。新的技术能进一步缩短钢结构住宅的工期,降低成本,提升房屋的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的同时带来更优的居住体验。同时,该技术体系的广泛应用,将催生对钢材的巨大需求,将对缓解钢结构产能过剩起到关键的“补位”作用。

“我们对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工业化标准。这对钢铁生产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表示,钢结构建筑对钢材的需求相对个性化,我们不仅需要符合抗震要求的高强度钢材,还需要特殊定制的钢材来满足产品的防腐、防火等性能需求。传统的钢材已经不能满足钢结构建筑的需求,只有双方深入合作,精准对接,共同促进钢铁企业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才是钢企发展的未来。

据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方鸿强介绍,以钢铁产业为例,钢结构建筑的大规模应用,将为解决我国钢产能过剩提供新的出路。一方面,可以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加工技术要求,提高钢锭、钢坯轧制成材率。同时,在钢结构建筑普及过程中,减少了“螺纹钢”这种在传统混凝土建筑中十分常见的钢制品需求,这就倒逼钢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业务转型,甚至以钢结构建筑企业的需求为参照,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

以传统钢企大量生产、并在混凝土建筑中广为使用的“螺纹钢”为例,技术上“螺纹钢”已经不再符合钢结构建筑的“用钢”使用要求,加上近年来产能过剩,螺纹钢的价格连年下跌:从2013年每吨3650元到2014年7月25日已经跌到每吨3070元,距离3000元的“心理底线”仅有70元的距离。从技术需求到市场价格,传统螺纹钢正面临市场逐步萎缩的风险。因此,传统钢企要想摆脱“困境”,就必须做自我提升,生产符合钢结构行业用钢需求的“定制化”钢材,这也是新兴钢结构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倒逼钢企根据最新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整体发展策略转型的结果。

对此,王晓齐进一步指出,钢铁企业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进一步优化高强钢材生产工艺,不断改善钢材性能,增强质量稳定性,提高用户满意度;要建立和完善钢材加工配送体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服务水平。钢铁企业要与钢结构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实现规模与效益、结构与质量、节能减排与社会责任的和谐发展。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