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恶性价格战将毁灭空调业

2002年06月1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6月伊始,空调市场再次投下重磅炸弹。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趋热天气,并没有给空调经销商们带来惊喜,失去了耐心的部分厂商又祭出价格撒手锏。6月1日,全国家电业巨头苏宁在南京打出“空调节”的旗号,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推出数千台580元1匹挂机、666元1·5匹挂机,2匹柜机最低价1980元,常规机型的价格降幅从5%到8%。除了抛出特价机作为“重磅炸弹”外,苏宁还拿出5亿元定制产品,比市场平均价格优惠至少200元。按照苏宁老总张近东的说法,此举意在通过一系列价格风暴拉动迟迟热不起来的空调市场。 低价位真的可以救市吗?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召开的“明明白白说空调”研讨会上发出警示:今夏空调价格战存在低价机偷工减料、广告虚假宣传的问题。中消协和国内制冷界专家联合呼吁:消费者购买空调不要盲目追求低价位,更要注重能效比。而面对风起的价格战,业内人士指出,技术创新才是空调产业走出泥潭的更好出路。 超低价机引发恶性价格战 新一轮价格战已打响,当商家打出一个又一个超低价格时,消费者的疑问却在加深:“几百块的空调能买吗?空调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自4月20日奥克斯向外界首家披露空调成本白皮书以来,坊间关于空调利润的传言就一直未停。在该白皮书上,奥克斯毫不含糊地一一列举了1·5匹冷暖型空调1880元零售价的几大组成部分:生产成本1378元,销售费用370元,商家利润80元,厂家利润52元。奥克斯还对其它型号几大部分成本予以解密。在这份白皮书里,1·5匹冷暖型空调的生产成本也已经达到75%左右。 另外,厂商在宣传上也不惜血本,中国广告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对记者说:“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空调广告投放量已经达到了2·4亿元,其中平面媒体0·8亿,电视1·6亿,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高额宣传费用占去大量利润空间,当空调走向微利时代,再这样下去广告的信誉危机就要来临了。” 降价空间已渐被压缩。曾炮制出全国最低价666元的某品牌空调总经理,日前对媒体道出空调降价的真正水分:“以现在的原材料成本,分体空调售价千元以下、柜式空调售价2000元以下,都是做不出来的。”他坦承,当时该品牌推出666元空调,就是为了炒作,当时在全国市场也就供应了3000台。 面对不计成本的价格战,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有些无奈:“空调是家电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去年全国空调年产量已达2200万台,今年估计会达2500万台。而在中国空调企业中,年产量在50万台以上的就有20多家,生产资源的不集中,众多厂商分食一个市场,造成‘价格战’这样非常规的竞争手段频繁使用。我们一直反对恶性价格战,对整个行业而言,这极可能是毁灭性的。” 恶性价格战误导消费者 价格战能够频繁出击,实际上还有消费观念的误导。 在价格与空调品质关系的理解上,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潘秋生有些与众不同:“价格低未必真便宜,价格高也未必真的贵。”空调作为一种高耗能产品,价格并不是衡量产品是否经济实惠的惟一标准。为降低成本,某些企业降低工艺水平和零配件质量,这样的空调不但质量降低,且能效比低下,使得耗电量增大、消费者使用成本提高。 什么样的空调才是好空调?国家节能产品认证中心主任李铁男向记者介绍:“消费者应该首先比较空调能效比,最直接的方法是用空调的制冷量除以输入功率(耗电量),得出能效比系数。也就是说,在相同单位制冷量下,耗电量越小,此系数越大。1·5匹空调的能效比最低在2·5以下,最高可达3·5以上,差距很大。在制热方面,制热量同输入功率比值得出性能系数,这是消费者衡量空调制热能力的指标。” 李铁男认为,只有能效比和性能系数都出众的空调才是好空调,从而达到既高效又省钱的目的。空调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以市场上最常见的1·5匹空调为例,按目前全国年平均使用时间500小时、每度电0·6元计算,高效节能型空调10年累计省电1700度、节省电费1020元。 他接着举例:“目前市场上的科龙‘双效王’空调售价比普通空调高大约2000元,但制冷能效比已达3·8,制热性能系数达4·2。如果把电费成本也计入空调使用成本,那么空调价格就不应是消费者惟一考虑的因素。” 市场呼唤成熟的消费者。中消协副秘书长董京生称:“低价格往往意味着低品质,正是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盲目追求低价位忽略能效比,才让一些厂商钻了空子。” 出路在于技术创新 调查表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国产空调机,定频空调制冷效率在2·4—2·9之间,变频机在2·6—3·2之间,相比国外空调效率水平,国产机基本上是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而制热效率就更不值得一提,定频机在2·6—3·3,变频机2·5—3·3左右。究其原因,清华大学博士、制冷专家郑祖义认为:“中国空调厂家多年沉陷于空调概念战的泥潭,已使得空调行业疏忽了核心技术的研发,从而导致国产空调效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 我国空调产业起步于1978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空调产量以平均每年48·21%的速度增长,目前拥有世界空调过半的生产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0多个品牌。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工业制冷协会秘书长杨炎如表示:“高速增长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价格战几乎年年打,现在该是空调行业调整的时候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增加空调的技术含量是行业调整的必由之路。郑祖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空调实际上做的是将能量进行迁移的工作。1·5匹空调耗电从每小时1·16度到1·5度不等,远远大于其它电器。其在能源消耗中占的高比例,使其必须走高效之路。目前空调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空调的技术已经没有潜力可挖。以热力学理论来讲,能量的转化率可以达到25·0,但现在的转化率(能效比)一般只有2·5,仅是理论的10%。可见通过技术革新完全可以争取更高的性价比。” “节约的能量是惊人的。”郑祖义举例说,集中发展高效空调,1匹机一年节省100瓦电量不是难事,以年产2000万台计,“一座年产200万千瓦的巨型发电厂就省下来了”。李铁男也认为:“国内一些企业已意识到高效空调的发展趋势,纷纷对制冷、制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效率水平。目前高效节能空调已在科龙、海尔和三菱等一线品牌中占有较大比重,这才是空调业以后要走的道路。”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