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今夏空调会降价吗

2001年05月1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想买空调的人一天天急起来! 今夏空调会降价吗 夏季来临,空调价格是消费者关心的热点。商厦、市场、专卖店,询问空调价格的人络绎不绝。一位消费者说:“我都来转悠好几次了,怎么还没见大降价呢?” 生产成本降不下来 1999年,全国售出空调750万套,总销售额为297亿元。2000年,卖了1050万套,总销售额是380亿元。粗粗一算,每台空调降了300多元。但与空调几千元的卖价比,消费者觉得一点也不过瘾。 今年春节过后,春兰率先挑起价格战,降幅达100元,紧跟着奥克斯、科龙也纷纷推出降价款型,上个月长虹一款变频空调降价2000元。但仍有一些品牌按兵不动,有的标价看似降了,但精明的消费者发现,与去年最低价比没有怎么降。降价的也主要是一些旧款型,新款型降价微乎其微。 空调最主要的部件是压缩机,一般约占整机总价的1/5,是不容忽视的成本。从现有的生产规模看,这部分挤压的余地很小。眼下,压缩机的生产还未能跟上空调业的发展,自产加进口还缺口几百万台。相对空调而言,压缩机的生产技术除要求高外,资金投入较大,上马一条生产线起码要15亿元,是上马一个空调厂的10倍。目前,国内压缩机厂家大多采取与国外联合的方式,自己的研发能力还很弱。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机厂掌握着较大的市场主动权,压缩机价格不降,空调价格就难以降下来。 业内人士认为,空调产品售后的安装、保养、维修等需要庞大的专业队伍,费用支出很大。在杭州,安装一台空调需200元左右。知名的空调厂家都得供养一大群维修人员,“海尔”空调在杭州市区有500名维修人员,“美的”在全省有300多个维修网点。再摊上高昂的广告费用,一台空调的利润所剩无几。降价,对空调厂家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去年9月,乐华空调爆出1588元的款型,据说卖了3000套,赔了100万元。 目前,杭州大厦正准备向购买空调的顾客允诺:承担7月前降价风险。这实际上告诉消费者:今年夏天空调不会降价。 厂家不愿出“降价牌” 打价格战,一定会打出赔本的价,为了抢市场,大出血也得卖。可是,僵持着的空调厂商似乎还没落到这份上。 据报载,近日“国美”、“苏宁”等国内最大的家电经销商凭着强大的经销实力打出了降价的旗帜。“苏宁”在南京打出的降价幅度极为诱人:降价35%,一时门庭若市。但是,一些空调厂家极为恼怒,早在“国美”降价10%之时,“海尔”就声明不参与降价,另一些市场份额较大的空调品牌也出来声明:“下不为例”。此后某空调厂家邀请同行赴京研讨降低空调高利润的问题,意欲掀起价格大战,结果赴约的三四个厂家连呼上当。 有经销商认为,南京的空调价格本来就偏高,根据家电业内约定的地区间不得串货的规矩,浙江不会出现南京那样的情形。 尽管降价还在人们的期盼之中,天气还没有太热,但杭州的空调却已经卖得很火。三月份按惯例是空调销售淡季,杭州百货大楼空调销售额却比上年同期涨了40%,海尔、美的等知名品牌增了一半。杭州大厦一季度空调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4月份在装修高峰的影响下,空调卖得更旺了。由此可见,消费者并不见得一定要等到降价再买。 降价作为营销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企业都不得不考虑用价格手段来取宠消费者。于是,空调价格标签下总会再挂一个较低价格的标签,看起来降了不少,精明的消费者仔细一比较,就会发现那也许仍是去年某时段的价格,实际上等于没降。有的经销商还坦言,某些降价的机型其实是淘汰产品。 从杭州大厦和百货大楼的销量看,不论是总量还是增量,都是名牌产品占的份额大。这些已经打响品牌的厂家,降价要冒失去部分目标消费群的风险,所以大多是用送促销品来应对:买空调送电话机、送食用油、送小家电、送电费……,价值一般在100元到200元之间。新进入的品牌,则多数以低价格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对新品牌来说,一旦降价招失灵,市场风险无法预计。 薄利多销,谁都明白,可是在空调这一家电“贵族”面前,降幅与销量并没有呈现想象中的正比关系,谁会不顾一切先跳水? 竞争的手段不仅是降价 据有关部门调查,去年我省城镇居民每百户空调拥有量近60台,高收入家庭每百户已超过115台。装了一台空调的,不少等着买第二台、第三台。乍看起来,空调的市场空间很大,但空调供大于销也是个现实问题。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全国空调器生产能力在2000万套以上,而预期销售量不过1500万套,于是许多人预期空调要降价。 降价因竞争而生,但竞争却不一定必然导致降价。前阵子,某空调在北京“开膛破肚”,还有一知名空调在商场上称重“论斤卖”,虽说有些让人看不懂,可确实是变着法子标榜自己的品质。这是一种竞争。 空调靠天气吃饭。笔者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空调厂都会购买中央或地方气象台天气预报的有关数据,有的厂家甚至按旬、按月购买。掌握气温的变化,可以预期某日、某周、某月的购买量的变化,厂家的生产计划和相应的采购任务才能相应调整。这也是一种竞争。 谈概念、谈健康、谈流行的空调无时无刻不在进入人们的大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压缩机成为限制空调价格竞争进一步深入的瓶颈。压缩机和其他配件与空调的供求失衡,既是目前空调整机难以降价的重要障碍,也是空调整机降价的重要缺口。一旦配件竞争加剧引起价格下降,整机降价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但目前似乎看不到这种迹象,因而空调降价的可能性也就不大。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