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绿色建筑市场还需更加规范

2014年11月1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其中,钢结构建筑将成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之一。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联合印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提出的。然而,近日却有业内专家表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钢结构建筑都是绿色建筑。只有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怪异设计违背绿色本质

对于钢结构建筑而言,必须同时具有“最轻的结构、最短的工期和最好的延性”三大核心价值才能称之为“绿色”。近几年,国内以绿色环保为卖点的钢结构建筑得到快速发展。然而,从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建成的钢结构建筑来看,其中不乏为追求建筑物外形怪异,而在结构设计部分违背结构稳定性原则,再用加大钢材用量、增加钢材厚度等补救办法,勉强使建筑物达到受力要求,最终导致施工艰难的项目,这些项目显然违背了上述原则。

“有些钢结构建筑设计用钢量是国外同类建筑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还有的建筑设计甚至严重违背了抗震规范的要求。”专家分析指出,我国之所以出现众多的造型怪异、结构笨重、单位面积用钢量大、造价昂贵、施工艰难的钢结构建筑物,与当前不合理的设计收费政策导向不无关系。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是依据工程造价的百分比收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为追求外形怪异而提高工程造价,最终提高设计费用。另外,在钢结构制作收费标准方面也是按钢材重量来收费,所以,钢结构制作方也希望钢结构建筑物的用钢量越大越好。可是这种导向明显是不合理的。

绿色建筑要从设计开始

“对于钢结构建筑物而言,设计应被视为‘龙头’。”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仕统强调,如果设计方案简洁、合理,钢结构主体轻巧,就可以尽可能多地节约钢材,减轻钢结构重量,在其制造、安装周期中就能尽可能缩短制造、安装时间,也便于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从而大大减少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反之,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不管后期怎么补救,都会增加钢材用量、钢材厚度和施工难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副会长沈祖炎提出:“就国家层面而言,应认真研究和建立合理的工程招投标机制,重视重大钢结构工程对行业技术的榜样性、示范性和引导性。对不合理的结构体系、能耗建筑和投资规范都应该实行一票否决制。”

据了解,目前国内不少钢结构建筑企业纷纷加大了对绿色钢结构建筑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据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介绍,该企业一直致力于钢结构住宅领域的技术研发,并成功申请了钢管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专利。一方面,该体系将大幅降低钢结构住宅的造价,使之与混凝土住宅持平甚至低于混凝土造价,使得钢结构住宅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其核心技术“钢管束”的使用在增强钢结构住宅安全系数的同时,有效扩大了住宅内的可居住面积,为住户带来更为人性化的居住体验。此外,昂佳钢构则与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快了产品推陈出新脚步。

新兴市场亟待更多关注

近年来,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快速发展,从厂房、商业到住宅,钢结构建筑产品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杭萧钢构副董事长陈瑞表示,钢结构建筑拥有建筑生命周期长,钢材回收率高达90%的优势。一旦能大量建造,钢结构建筑还将成为一个庞大的国家优质钢材战略储备库。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国务院《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各地得到具体执行,以钢结构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推广力度加大,带来对建筑用钢需求增加,一方面能部分化解钢企产能过剩的痼疾,同时从长久来看,还能为国家钢铁战略储备提供有效的途径。

我国建筑钢结构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经形成一个以钢材生产、钢结构设计、构件加工及制作、构件安装,以及相关联产业的巨大产业链。其中,仅主体钢结构制造业的产值就超过600亿元。建筑钢结构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然而,不管怎么说,钢结构建筑市场在国内依旧属于新兴市场,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针对市场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沈祖炎表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在钢结构领域的研发投入,形成科学的理论攻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国家宏观管理层应从制度上激发钢铁企业对高性能结构用钢的研发和推广的热情,推进新钢种的推广应用。

“我们应该看到,国内钢结构建筑起步时间较晚。与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高于50%的钢结构建筑比例相比,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比例还不到10%。同时,国外建筑用钢量占钢产量的10%-30%,以中国年产7亿吨钢计算,10%就是7000万吨。但是,我国现在每年建筑用钢量才不到3000多万吨,这样的规模根本无法满足战略储备的总量需求。”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要达到发达国家“藏钢于建筑”的水平,我国钢结构建筑产业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