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2002年空调业谁能坐二进一

2002年04月06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业界习惯于把空调厂家按产销量或市场份额分为一线品牌、二线品牌和三线品牌。一线品牌,公认的说法是格力、海尔、美的三大家。二线品牌,包括科龙、春兰、海信、长虹等10余家。对于绝大部分二线品牌来说,2001年度是个伤心的年份。2000年度的辉煌不再,梦寐以求的“进入一线品牌”的目标不仅没有实现,相反差距越来越远。但二线品牌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因为他们受到一线品牌、新生品牌和洋品牌的多重压力,同时也给一线品牌以最大的威胁。他们是最有资格挑战和取代(或进入)一线品牌的代表。他们的动向对整个空调市场未来的格局影响甚大。 在这些品牌中,科龙、春兰、海信、长虹等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也都有一定的冲击一线品牌的潜力。那么,究竟他们中间的哪家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呢? 科龙是2001年度空调市场二线品牌的“领头人”。年初,屈云波发表“科龙一定要变”的文章,现在看来,他的话确实没说错。在2001年度,徐铁峰和屈云波精诚协作,使科龙在企业战略、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也使得科龙空调跃居行业的第四。但是,科龙的前景眼下并不十分明朗,因为科龙的改革还没有完成。科龙在一年的时间内,连续更换董事会,企业的控股方也发生变化,它的前景难以预料。科龙部分经销商对此已经表示出许多疑惑,科龙的营销渠道确实存在很大变数。在此形势下,科龙空调欲想在2002年度冲击一线品牌,应该说是难度很大。更理性的分析是:科龙空调在2002年度的市场销量和份额会不会下降?科龙能不能继续充当空调市场二线品牌的领头羊?对此,科龙空调人倒是充满信心,我们也乐见其成。 春兰的实力绝对不容忽视。不久前在泰州召开的春兰空调2002年订货会上,春兰推出了80款空调新品,均由日本著名的设计公司设计,外形、功能都有较强的市场冲击力。另外,春兰还将建立以经销商和专卖店为主体的销售终端网络;培训了数千名空调新品安装、维护的“双证”服务人员;进一步完善了全国专业服务网点和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空调推介、经销和服务的立体式营销格局。春兰的现状给人留下许多美好的遐想,从各方面来看,春兰将充当二线品牌挑战一线品牌的“领头人”。但是我们别忘了,春兰董事局主席兼CEO陶建幸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如果当“老大”不能赚取利润,那么我就不当“老大”;如果当五、六名有利润,那么我就当这个五、六名。陶建幸是个追求企业利润的领导,春兰所追求的也是利润。目前,春兰的产业已经伸展到家电、IT、汽车等诸多领域,春兰现在已经不可能将空调作为自己的唯一重视的产业;即使春兰空调销量好,春兰仍会选择别的利润更高的行业。从这层意义上讲,春兰空调的目标不可能是进入行业前三名,尽管2002年度春兰空调的市场销量和市场份额可能将有较大的增幅。 海信在2001年里,向外界正式宣布将停止定速机的投入和生产,集中精力只生产变频空调。海信的这种思路是,逐步将海信空调与变频空调等同起来。变频空调的价格高于定频空调,大众消费者在购买时,一般会考虑这个问题。此外,国内空调厂家现在基本都已生产了变频空调,海信在技术上的优势会渐渐减弱。另外,中国加入WTO后,洋品牌必将大举进入内地空调市场。不过,变频空调市场前景巨大,而海信在变频空调的宣传和形象上较国内其他品牌也占有一定的优势。空调市场如果真如海信所预测的,海信自然成了大赢家。所以,海信要想借变频空调进入一线品牌,经过努力也有希望。海信在2002年度,我们相信其空调销量和市场份额都该有所提高。 长虹空调这两年来势不小。2000年度,长虹空调借助于技术实力支持、区域市场的突破和良好的营销网络,成绩不错。2001年度,长虹空调给人们留下了一些疑惑和失望,比如销售渠道政策不稳、新品上市较慢等,但2001年里长虹空调也有一系列引人关注的动作。2001年4月,长虹“自然风”系列空调正式上市。这款由国际制冷界权威学术奖——“卡诺奖” 唯一的华人学者得主、长虹空调总经理李进博士领衔研制的空调,运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舒适气流均匀分布(CDA)技术原理,是迄今为止空调舒适性领域的最高成就,也是空调舒适性研究从二维上升到三维的重要标志。兼并中山三荣空调厂后,长虹利用其原有的配套加工能力,迅速使之形成年产50万套空调的能力,同时在印尼、俄罗斯等地建立了空调生产线。2001年上半年,美国通用电气(GE)、荷兰飞利浦等国际大公司,都挑选长虹作为空调的OEM伙伴。去年10月底,长虹空调2002年度订货会上,长虹CEO倪润峰表示,长虹向空调产业已经投入10个亿,年生产规模已经达到280万套;2002年度,长虹将调整和改善空调销售的价格、服务和营销渠道,并充分利用6000万长虹彩电用户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面对愈演愈烈的空调价格战,倪润峰放言:“长虹不会主动发起价格战,但长虹从来没有怕过价格战!”再想起长虹刚开始做空调时倪润峰说的“长虹的目标是做中国空调大王”,其成为空调市场一线品牌的决心,已昭然若揭。 看来,2002年空调市场有“戏”可看。究竟谁能“坐二进一”,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