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冰箱业格局生变

2002年05月2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冰箱业“四大家族”历来“井然有序”的座次——科龙(容声)、海尔、新飞、美菱——2002年发生变化,源自某权威部门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3月的冰箱市场,海尔位列第一,新飞紧随其后,而以前始终在一、二位的科龙(容声)落到第三。且从权威部门传出信息“四、五月的统计数据很快就会出来,排序将会依然如此。” 座次的微妙变化,乃维持冰箱格局的各方力量此消彼长所致:受累于连年人事震荡、股权变更的科龙和备受亏损折磨的美菱将份额拱手让出。挤进前二的新飞称自己不过是“眼明手快”而已。 美的空调公司总经理刘亮曾经的一句感叹“1996年、1997年间,若不是当时排名前两位的春兰、华宝相继出现问题,哪会有美的、格力的今天?”可能在冰箱业重演。 不过,与空调业不同,冰箱业除“四大家族”内部的争权夺位外,还有两股外部力量在伺机夺权“变天”。 夺权 两股势力中的一股是洋品牌。它们在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两进两出”的血泪教训之后,终于学到了“中国功夫”。洋品牌这次使出的招数是猛攻中高端市常先招揽国内优秀人才,然后充分发挥自己在工业设计、终端推广、品牌形象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高价高质”的心理暗示作用。中国新兴的中青年高收入者是其目标顾客,与他们抢食同一块蛋糕的竞争者不多,“四大家族”中,新飞、美菱讲求质优价平,科龙(容声)由于品牌定位失误而将此前拥有的地盘拱手相送,真正参与争食的唯海尔一家。 从1997年起,以伊莱克斯、西门子和三星为代表的洋品牌重新快速崛起。有资料显示,2001年,洋品牌市场占有率继续攀升,前三季度已分割了总体市场25%左右的份额。 就目前来看,洋品牌的“夺权”计划已部分得逞。有资料显示,“四大家族”的市场份额之和已由高峰期的75%跌至去年的64.9%。 另一股“夺权”势力是“冰箱新军”:美的、TCL、海信、春兰、荣事达等等。“冰箱新军”虽然目前在市场上尚无建树,但却不可小觑,其中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东家”都是家电业赫赫有名的主儿,有资金、有品牌、有渠道。 这些“新军”一边埋头修炼,一边四处寻找机会,以往,“四大家族”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令它们难以逾越,但现在这座冰山已露出裂缝,垂涎者们由此看到了希望。 攻防 冰箱业目前的格局分为四个板块,最大一块是“四大家族”(64.9%),重新崛起的洋品牌紧随其后,然后是华凌、上菱、长岭等区域品牌,其次是美的之类的冰箱新军。 对“四大家族”最具挑战性的是洋品牌。来自西门子的消息说,在继续夯实3000元以上价位产品市场基础的同时,西门子今年将推出价位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中档产品。而伊莱克斯则正在将市场重心由中心大城市移向二三级市常“四大家族”当然不会坐等情况变糟,它们的防御已经铺开。从去年开始,“四大家族”纷纷改换了广告形象。科龙启用“梦想无界,科技无限”作为新的广告语,全然一副科技品牌的模样;新飞则将沿用多年的“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新飞,倡导绿色生活”。 紧随广告形象变化的是产品路线的变更,“优质高价”的高端产品开发被“四大家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以来,海尔、新飞、科龙大打科技牌、节能牌、营养牌、健康牌、环保牌,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高端冰箱产品,如科龙推出了“九段养鲜”生态冰箱,新飞则推出采用了电脑智能、数字保鲜、双系统循环、超大视窗数显等最新科技的“数码神鹰”三大系列保鲜冰箱,等等。可以看出,这两大板块间的攻防已至刺刀见红。 相对而言,冰箱新军尽管雄心勃勃,但一时还不能与上述两大阵营相提并论。于是,它们利用中国加入WTO之机,忙于“投靠”国际巨头,以获取后援,比如美的与东芝在冰箱项目上的合作。 至于那些守于一地的区域品牌,已为外界普遍看淡。 相持 相持、对峙使冰箱业的竞争注定将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众所周知,能够让市场得到快速清洗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发生激烈的价格战,二是出现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少数企业。 但在冰箱业,这两条途径基本不存在:作为成熟行业,冰箱业短期内很难再出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至于价格战,在一个利润微雹格局均衡的行业里,任何一家的贸然行动,都可能陷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泥潭。 既如此,几股势力只有相互盯防,苦候时机了。于是,企业各自在规模成本、运营效率、资金实力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实力便显得格外重要。 资料显示,海尔、新飞、科龙、美菱的年产销量都超过100万台,而洋品牌的产销则大多在40万台以下,对比之下,“四大家族”的规模优势相当明显。但在营运效率上,洋品牌可能要比本土品牌稍胜一筹。 对市场变化的敏锐程度,也是考验企业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冰箱保有量中的51%为1994年以前购买的产品,且其中更有23%的为1990年之前购买的产品,它们将在3-5年内更新换代。更新换代、出口和新购需求已在冰箱市场成三足鼎立之势,而二次购买的消费者相当理智,对产品档次功能有更高的要求,影响他们购买的因素,更多的是冰箱本身的技术及内在质量等。尽管这方面洋品牌已先人一步,但本土品牌并不会轻易服输,这从它们反攻高端市场可以看出些许端倪。自率先大规模生产无氟冰箱以来,新飞冰箱的销量一直是稳步攀升,尽管增幅不大,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在持久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少犯错误,以免半路摔倒。”新飞董事长李根说。 ---《中国经济时报》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