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新品速递

风电,能否别跑得像风那样快?

2010年11月0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风机越竖越多,却因为并网难,发电效率不高;风机设备越造越多,但并未掌握核心技术……专家提出:与其大上快上,不如放慢脚步,专心攻克关键技术,做强产业链各个环节

算上目前在各省区规划的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上规划外项目,至202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有可能达到1.5亿至2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10年,风电装机容量平均每年新增1000多万千瓦。同时,我国已是风电设备制造大国,制造商多达80余家。

好消息?未必。在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来自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以及大学、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严肃发问:“风电,能否别跑得像风那样快?”专家们的观点是:与其大上快上,不如放慢脚步,专心攻克关键技术,做强产业链各个环节。

“一杆三叶”频出质量问题

“10年前,我根本没料到风电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西北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所长廖明夫教授说。

近5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翻番增长;到2009年底,总装机容量超过25800兆瓦,居全球第二,其中这一年里新增的装机容量就有13800兆瓦,今年预计将新增40000兆瓦。

“有人以为制造风机不过是‘一根杆子、三片叶子’,其实远不是这么回事。”廖教授解释,野外风沙大、环境温度变化悬殊和风的剧烈变动等等,对风机运行的影响比想象中复杂。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学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说,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已基本形成整机和零部件生产体系,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局面有所改观,一些重要零部件还出现了过剩;“但产品仍有不少缺陷,控制失灵、整机倒塌、叶片断裂等事故都发生过。”

风机制造、风站建设“孤军突进”

“风电是一个产业链。现在,风机制造能力、装机容量在大步往前突进,但产业链上诸如电网改造、风场评估等重要环节,跟不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说。多年前,他就开始了风电研究,认为这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但眼下却表态:“风电装机应适当放慢扩容脚步!”

自2005年开始,国家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而利润率颇高,各路人马纷纷抢进风机制造。

“风机造出来、竖起来了,也运转发电了,但现在至少三分之一的风电还并不进电网。我国每千瓦装机每年平均折合满负荷运行,只有1000小时多一点,与国外相差甚远。建设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却因受制于并网瓶颈而发挥作用不大,这不是浪费吗?”倪维斗院士告诉记者,我国一些地区风能非常丰富,但地处偏僻,离大量用电的区域很远——那里的风电是就地用还是并进大电网?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尚未作详细研究,风机却已拔地而起。

倪院士说,风站建设从勘察资源、测风、规划、布局,安装风机、并网,输送到终端用户,风机制造从齿轮箱、轴承、叶片到运行监控系统,还有储能设备等,是一条非常长的产业链;而且,产业链之外还有环节,如风电并网牵涉到电网改造,并上电网又需要诸多匹配设备……“如果不把所有环节都打通,也不做发电、并网、消纳等的全盘考虑,就急着竖起风机,那会造成多大的浪费!”他建议,应当以“发电量”作为风电发展的标尺,而不是“装机数量”。

“我们要养未来能生很多蛋的母鸡”

国家能源局中丹可再生能源项目政策研究员黄禾担忧,我国在风电领域欠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研发能力。

在丹麦、德国等国,新开发的风机设备必须长时间测试,在测试中不断研究和改进,同时为进一步的研发做积累;而我国,研发不仅薄弱,还不受重视,诸多制造商购买核心技术。在此次国际风能大会上,有国外专家指出,风电设备的现行技术难说还有几年的“生命期”,全新的技术很可能取而代之——到时再买?

“我国应该大力支持基础研究。”黄禾研究员告诉记者,丹麦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成立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展风电等产业的相关基础研究;德国也在2000年建立了由经济部、环境部共同管理的能源研究机构。

“我们是风电制造大国,但远远不是设计与研发大国。”倪维斗院士表示,必须掌握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建立整个风电发展产业链的科技支撑体系。“我们要养那种未来能生很多蛋的母鸡。无序竞争、依赖国外技术,不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只会遏制自家母鸡的成长!”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本报北京11月3日专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