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顺德之变”演绎未来之路

2002年10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具有雄厚制造业基础的广东经济一直牵动着中国经济敏感的神经。珠江三角洲西岸的代表城市是顺德,号称“家电之都”。这其实是一座不大的城市,在顺德大道从南到北约10公里的车程内,却云集了五个中国驰名商标———科龙、容声、美的、万家乐、格兰仕。 早些年,洗脚出田的顺德农民用锤子敲打出来第一批家电产品,顺德推销员揣着不多的差旅费,带着一张张朴素的笑脸把顺德家电销到了中国大江南北。 今天的顺德是公认的中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顺德家用电器工业产值占全国同业1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电冰箱、空调和小家电生产基地,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家电配件生产基地,顺德还是全球最大的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消毒碗柜供应基地。 眼下,顺德正在落下它十年产权改革的最后一幕。 科龙、万家乐:体制之亏 去年年底,顺德市容桂镇镇政府把自己所持有的科龙股份20.64%的股权,转让给了格林柯尔发展有限公司。科龙电器,这个家电行业的一面旗帜瞬间改旗易帜了。 顺德市政府主要官员称,这次转让是1993年以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延续,政府不能长期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政府从此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运作和管理。 因为资本的介入和转移,科龙这个中国最大的制冷企业完全退去了国有企业的色彩。在越过体制性障碍之后,就看执掌新科龙权杖的顾雏军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让老科龙脱胎换骨了。 不过,让顾雏军颇为挠头的是,由于科龙原大股东容桂镇政府的一系列关联交易,导致科龙欠下银行巨额债务。从去年12月起直到今年3月份,经过三个月的核查,科龙电器停牌三个月,终于查清楚——容声集团(即容桂镇政府)欠上市公司款项高达12.6亿元,舆论一片哗然。并且颇为戏剧性的是,在公布容声集团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消息后,原来被外界认为容桂镇政府“贱卖”科龙股份的价格也由5.6亿元骤减至3.48亿元。如今看来,并不是格林柯尔拣了个大便宜,而是因为容声集团欠了科龙电器一屁股债,因此手中持有的科龙股份值不了那么多银两。 随后,科龙电器爆出2001年度亏损15亿元的新闻,因科龙电器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因此戴上了“ST”的帽子。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成为巨亏的制度性原因。 对于“ST科龙”来说,今年实现赢利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好在,科龙电器2002年中报已经交出了赢利高达1.12亿元的成绩单。 据科龙总裁刘从梦透露,目前容声集团已经将所有的法人股全部转让出去,对于其遗留下来的9亿元欠款,政府已经承诺拿资源来偿还,其中包括土地补偿、商标抵债以及容声集团旗下的厂房抵债等,相关资产还在评估过程中。 虽然顾雏军和他的科龙,现在还前途未卜,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再也不会像他的几个前任一样,被一纸调令决定去留。 和科龙一样,同城另一知名企业万家乐也陷入了一场产权变革的纠葛。 万家乐原来是顺德市一家市属国有企业。 2001年6月,民营广州汇顺投资有限公司取代了其原国有大股东,成为万家乐第一大股东。但汇顺在坐上大股东位置半年以后,万家乐浮出水面的真实情况让他们暗暗叫苦。原来,万家乐股份公司在1999年前后曾替原国有大股东新力集团、万家乐集团贷款担保7个多亿,这笔债务尚有4亿多元没有归还。 万家乐股份公司新董事长黄梅认为,万家乐巨大的资金“黑洞”要让一个民营企业来买单,显然极不公平,“万家乐的几个产业是不错的。政府还欠我4个亿差不多,要是把钱还给我,万家乐日子还挺好过呀。退出竞争行业不能把包袱留给企业,这个代价不应该由企业、不应该由股东、投资者来承担。” 因为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披露,汇顺的境遇跟二级市场上的小股东差不多。 8月6日,万家乐继续发布亏损中报,黄梅着了急,决定亲自掌舵万家乐,全面接管万家乐燃气具的经营大权。不过,黄梅对媒体透露,在顺德市政府的推动下,万家乐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我们得到了20多个债权银行的信任和支持”。黄梅称,这是他有信心盘活万家乐的前提。 顺德市许多乡镇企业都是在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从1993年起,顺德市政府开始从国营集体资产中退出。如今,在大企业和政府、银行之间,还有纠葛不清的矛盾关系。 顺德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走向深层的一个表现,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历史的问题。 美的、格兰仕:成功版本 在科龙、美的、万家乐这三家上市公司中,美的是最早实行改制的企业。美的过去同样是政府控股的集体企业,前身是30多年前何享健凑了5000元钱办起的一个生产药瓶盖的生产组。因此,向企业要求个人的利益,何享健这种企业创始人理直气壮。 2001年1月19日,美的正式公告,由公司管理层与工会共同组建的一家投资公司——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粤美的10761.4331万股权,持股22.19%,成为公司第一大法人股东。在这家美托中,何享健个人拥有25%的股份,其他大约20余名美的的管理层拥有美托53%,工会持有剩下的22%的股份,主要用于将来符合条件的人员新持或增持。顺德市开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美的的第二大股东,其法人代表何剑峰是何享健的儿子。 中国的M BO(管理层收购)方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相当程度上是对那些发展过程中所有权不清的企业产权结构进行厘清,是对企业创业者贡献的一种补偿,这和国外标准意义上M BO是为了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过度分离造成的管理低效、代理成本升高不同。 美的M BO的实施过程是,企业经理层用借债方式融资购买股份,管理层收购所需资金10%以现金方式缴纳,其余90%则以美的股权质押从银行贷款。通过收购,美的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1997年时,美的的经营还举步艰难,如今美的的销售额已经从当时的7亿多元上升到2001年的100多亿元,出口额达到2亿美元。美的的成功成为顺德企业津津乐道的版本。 当然,M BO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国有股的转让发生在小范围,因此存在是否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从实践上看,转让价格都低于每股净资产,经营者收购企业大量股份也容易产生“一股独大”。因此,有专家认为,在国有股减持和国家退出竞争性行业的背景下,M BO可能会成为一个阶段性的热点,但不会成为主流。 在顺德,格兰仕是转制成功的另外一个版本。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曾经对媒体讲过这样一段话,刚开始,顺德市政府要在格兰仕控股,第二次调整时,市政府让经营者持大股。隔了一段时间,政府又觉得所持股份太少了,因此要求企业把一部分股份退还给政府。经过这样一两次反复,最终还是政府百分之百地从格兰仕退出了。 现在,格兰仕生产的微波炉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和科龙、美的不同的是,格兰仕自觉地选择了做全世界微波炉加工生产基地的活法。格兰仕有19条微波炉生产线,这些生产线有美国的、英国的、日本的和法国的。格兰仕的大部分生产能力,是在为不同国家的不同品牌做加工。19条生产线,每天生产微波炉31500台,其中出口18000台。 如今,顺德市政府选择了从企业中全面退出,这相对于内地广大仍然受困于政府“关照”境遇的企业来说,顺德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无疑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剩下的就是如何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监管和服务企业的事情了。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