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产能过剩酿成空调灾年

2002年08月0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高温带来短期空调销售火爆,但是并不能扭转今年整体销售不利的形势 ■高温带动空调热销 ■热销难降库存积压 ■洗牌依靠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止于2005 那些期待空调销售不断上演“井喷行情”的人士肯定要失望了。 尽管7月中旬以来,销售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的空调销售的确迎来了入夏以来的第一次“激情时刻”:天气最热的7月13、14日,国美的出货率达到了25000套,而在平时,只能销售几千台。而在北京拥有卖场不多的苏宁也业绩喜人,苏宁集团副总裁孙为民告诉记者,“已经从南京总部分流部分员工北上支援。”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提供的数据颇为精确,“在最热的几天,几乎每2秒钟就销售出一台空调。” 在北京连续几天40度高温天气下,新船经贸公司的几十辆运货车奔忙在北京各个大街小巷中,却还是不够用,无奈,徐瑛天天用自己的私家车奥迪A6给客户运送空调。 但这些烈火烹油的景象显然来得太迟了,这种“最后的疯狂”真能扭转今夏空调销售整体大滑坡的颓势吗?家电专业调查机构GFT集团预测,这个冷冻年度的销售可能低于上个年度,市场状况极不乐观。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部副主任陆刃波说:“空调业的生存游戏已经开始。” ■高温难挽销售颓势 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告诉记者,还很难提供今年具体的销售数字。但是根据统计,国美6月份的空调销量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0%。各大商场普遍下滑。作为一个季节性产品,空调热销得以维系的最主要动力——高温天气——行将结束。业内一般认为,空调销售关键时期是5、6、7三个月,而往往6月一个月的销售额决定着3-4个月的整体情况。如果6月销售不利,那么全盘皆输。而2002年的整个6月,西北、华南地区洪灾不断,而整个华北地区先是凉爽初夏,后是阴雨绵绵。 徐瑛说,他坚信下一轮酷暑已经不会到来。今年空调的销售大局已定。苏宁电器副总孙为民也遗憾地表示,扭转今年空调销售不利的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2002年空调的预期销量为1500万台-1800万台,而目前只能降低预期,“能销售出1000万-1200万已经很不错了。” 这种不利局面带来的库存难题几乎是每个空调厂家的噩梦。一般而言,空调厂家在年初都会有整个年度的销售计划,根据气候的变化再稍做调整。今年各个厂家的年初预期显然好于实际情况,为旺季的空调销售暗暗储备等待旺销造势。而实际情况却是6月中旬出现了50年来历史最低温度-局部达到16度的低温。 各个厂家纷纷叫停。每年8月的限产今年6月已经开始,如美的空调副总经理刘亮向媒体证实,美的空调6月20日就开始限制生产。格兰仕也在6月15日厂家形成低价联盟,却没有得到响应。 陈晓萌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厂家自觉在价格上达成一致是不太可能的,上一年的降价使许多厂家意识到盲目跟进的害处!”事实证明,森宝空调因为资金链的迸裂已经破产出局,当初给一级经销商的利益完全没有落实,而春兰空调的降价后果是市场份额反降不升,从一线品牌滑落到二线品牌。 而今年的价格战进行的更加激烈,国美在3月就连续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当时媒体对此的评论是,“价格之低已经突破了行业人士和消费者的心理底线。”国美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是,当时一流的一匹空调已经跌破2000元,而LG从2440元降到1699元,降幅为700元,而科龙的价格也下降了400多元,各个档次的产品价格都有不同形式的降价。而备受推崇的大卖场渠道还展开了激烈的返券竞争,陈晓萌说,最大的返券力度达到了每台空调返1200元券,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低价不但造成市场几线品牌的混战,而且直接导致利润摊薄,陈晓萌说,“扰乱了整个市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了空调这个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当年空调最红火的时候,利润率能达到40%。而现在只在10%-20%之间。” ■短期繁荣难阻洗牌大局 价格战的结果已经初见端倪。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告诉记者,2002年空调军阀混战的局面十分突出。一线品牌受三线品牌的挤压市场占有率缩水十分严重,根据今年1月-5月的统计,一线品牌如美的、海尔、格力、科龙等品牌上涨率已经低于整个市场的上涨率,市场占有率在下降。陆刃波认为,今年的一些一线品牌由于激烈竞争可能会掉出第一梯队,海尔,格力,美的2001年的空调产品销售利润率比2000年有大幅下降,今年的整体销售只有美的情况良好,其他品牌库存都有增加。 二线、三线品牌的竞争力在上升。如LG、科龙今年的销售要好于某些一线品牌。而经营较好的三线品牌很可能坐三进二。而四线品牌和杂牌军会由于资金链条绷断而退出市场竞争。持续几年的几线品牌竞争会呈现一幅新景观。 而洗牌最终的结果是目前市场上分散的品牌度会趋向集中,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提供的市场调研数字显示,2001年度,海尔、格力、美的三个空调业巨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总和约为41%,行业前10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之和为67.54%,品牌集中度很低。而今年将有大批杂牌军因此遭到淘汰,这是因为一线品牌拿出应对措施,即降低价格,而杂牌军无法在服务附加值上与一线品牌比拼,绷紧的资金链条一断裂,小品牌自然没有出路。 ■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加剧 空调是在重复类似彩电式的价格血战吗?陆刃波的答案是肯定的。陆对记者说,当彩电的价格低到崩溃的边缘,技术创新,比如精显背投和等离子便成了拯救彩电行业的利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空调处在等待技术瓶颈突破前不断压缩利润空间的时刻。在实现技术突破之前,空调的价格战还将持续。 “目前的空调业几乎谈不上什么技术,一把螺丝刀,一台压缩机,加上外壳。立刻能够组装空调。”陆刃波认为低门槛和高利润是吸引众多企业分享空调“肥肉”的原因,“空调行业的发展曾经达到过30%-40%,在2000年都保持着稳定的格局。但是2000年以后,随着大家电品牌多元化发展战略,争相进入空调市场,空调行业已经日渐呈现出产能过剩的局面。” 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回忆,由于利润吸引,空调的后来者纷纷加盟,比如一些做黑色家电的企业纷纷踏入生产白色家电的行列。比如长虹、海信、新科、乐华和TCL。甚至连一直做微波炉的格兰仕也从加热改成了制冷行业。 陆刃波告诉记者,空调行业价格大战的深层次原因是空调行业产能明显过剩: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空调业的产能达到3270万台,这已经是目前我国空调市场需求总量的2倍,仅旺季生产能力就能满足国内和出口两个市场的需求,造成生产能力闲置和库存压力过大,产能过剩导致空调市场供需失衡,迫使企业通过低价促销推动销量的增加,而价格战的结果,将使保持高贵身份的空调产品市场阻力越来越大。 生产能力闲置,库存压力巨大,但是仍然有无数企业纷纷上马低成本空调参与竞争,是目前价格战的温床。也是导致行业洗牌的深层次原因。 ■价格大战止于2005年 “2005年以后,我国空调市场将进入平稳发展期,”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组专家认为,因为那时空调在城市居民家庭的普及率将从目前的40%增长到60%以上,国内市场的销量就会趋于稳定,达到每年1500万台,而市场的稳定则意味着市场机会的大大减少,地区性品牌基本上退出市场,行业结构与市场需求逐渐统一。“那时,市场竞争的土壤会根本消除,品牌的集中度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由现在的求规模到将来的以效益为导向,同类的产品将体现在产品技术研发和物流成本上。” --摘自《北京青年报》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