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2003中国空调业的海水与火焰

2003年10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家电业无疑是最吸引国人眼球的一个行业。前几年彩电大战的硝烟还未完全退去,空调业的一轮轮厮杀就上了台前。大品牌为了争夺市场,升级换代的步伐是越走越快,但价格却是降了又降;而新品牌、小品牌为了一鸣惊人,立足市场,其营销策划手段更是火爆、怪异:什么开膛破肚卖,什么价格白皮书,更有甚者将空调卖出了白菜、萝卜价。 2003年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空调业的洗牌年。那么,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流年不利,洗牌未果 2003年对于绝大多数空调厂商来说是一个“灾年”——原材料价格上涨、非典影响和天气因素,成为空调业不可逃避的三大劫难。 今年初,进口钢材、铜、铝、石油的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些因素导致空调压缩机价格从3月份开始出现大幅上涨。与此同时,价格战并未停止,空调价格平均下降了15%。按照每台1500元的价格折算,每台空调的流失利润为200元。 突如其来的“非典”成为空调业的第二大劫难。“五一”黄金周原本是空调销售的黄金期,但受非典影响,“五一”期间,仅上海市场上空调销量就下降了35%,销售额下降50%。 天公不作美为第三劫。对大多数空调厂商来说,就是看天吃饭,但今年全国大范围内出现了连续降雨天气,进入6月份以后,大部分地区天气还是凉爽宜人,并一直持续到7月份,直到7月旺季即将结束之际,在华东、华南地区才迎来了一丝“火热”余温,而华北、东北、西北仍没有大热,大势已去。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今年上半年空调制造业产量同比增长36.2%的情况下,销售收入仅增长13.9%,实现利润30.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按空调冷冻年度计算,空调制造业利润是5年来首次下降。 除了“非典”和天气的原因,竞争也是今年成为空调“灾年”的又一主要原因。近几年空调产品的高利润回报吸引了众多生产企业的眼球,据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对全国空调企业的监测统计,目前国内生产空调器的企业已经增至400多家,其中百万台以下生产规模的企业超过2/3,市场竞争比较混乱。随着近几年小规模、区域性的空调器生产企业的数量猛增,又使空调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知名品牌的空调器销量很难有大幅度的增长。 通过对前20家空调整机生产企业的观察,利润增长和下降的各占一半,价格降幅小(市场份额下降)和价格降幅过大(利润率下降)都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空调企业陷入了两难困境。今年上半年,在全国966家商场销售的99个品牌中,二三线品牌有52个品牌销售额发生明显下降,占到了总品牌的54.2%,也就是说二三线品牌中有一半以上都没有达到去年同期水准。但值得一提的是,7月底由于华南、华东的高温,空调直线热销,一线品牌在货源调配和售后安装上都遇到了相当的困难,致使一些小品牌如鱼得水,痛快了一把,让它们今年活得很好。 在全国市场上近200多个空调品牌中,格力、海尔、美的、海信、科龙等主流品牌牢牢把持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 今年空调业尽管说大面积亏损还为时尚早,但是各厂家利润下滑的结局已不可避免。空调业的洗牌在这个“灾年”最终胎死腹中,未曾有果。2003的流年不利使整个行业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这个包袱将被大家背到来年。 2004,对于所有的中国空调企业来说,又是一段未知的里程。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营销传播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