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中国冰箱市场格局重整

2003年09月0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003年,中国冰箱业可谓异常热闹,继成功收购科龙之后,格林柯尔收购齐洛瓦、吉诺尔、美菱和西泠国内大型家电企业的举动,被认为是中国冰箱业资本重组时代的到来。伊莱克斯宣布放弃南京生产基地,使外资品牌产品全线退守到了高端产品上。加上海尔稳扎稳打地坚守中高端市场、新飞快速普及中低端市场,2003年的国内冰箱市场在进进退退、分分合合之中,迎来了一个格局重整新时代。 伊莱克斯无奈离南京 伊莱克斯冰箱撤离南京成了6月份中国家电业尤其是冰箱业议论的焦点。6月12日,伊莱克斯(中国)有限公司宣布:“经过与南京伯乐公司共同评估,双方决定终止在南京合资公司的合作协议,伊莱克斯在南京的冰箱和洗衣机生产线将迁往包括长沙中意在内的其它伊莱克斯生产基地。”伊莱克斯中国区总裁唐佳敦表示,此项决策是伊莱克斯在中国强化品牌建设和继续增加在中国投资的长期策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适应伊莱克斯全球品牌战略管理的需要。 伊莱克斯所称的“伯乐公司”又叫新联机械厂。“伯乐”曾经是我国冰箱行业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但由于厂长邱祥林的贪污腐败等原因,短短几年时间,企业负债加亏损高达12亿元,企业全面停产。2000年4月,急需盘活固定资产的新联与当时在刘小明领导下正欲扩张的伊莱克斯(中国)一拍即合,共同组建了中外合作经营公司——伊莱克斯电器(南京)有限公司,伊莱克斯占80%的股份。2001年和2002年,伊莱克斯利用伯乐生产线,分别生产了12万台和22万台伊莱克斯冰箱。 今年3月,伊莱克斯突然提出中止与新联的“婚约”。6月12日,伊莱克斯与南京伯乐达成共识,双方同意解除合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伊莱克斯撤离南京,可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2002年伊莱克斯的市场份额还名列前三甲,今年却跌落到第七位。伊莱克斯一直宣称自己是中国化做得最好的一个洋品牌,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并未获得当初预想的市场效果,从其高层领导频繁变动到撤掉生产线,伊莱克斯还在苦苦寻求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道路。 格林柯尔全国大收购 与洋品牌的撤退形成鲜明对比,国产品牌在今年的发展势头却是咄咄逼人。格林柯尔在资本市场上频繁的收购换来了品牌的增值,8月18日,科龙电器中报显示,科龙利润同比去年增长28.33%,半年盈利1.4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1.01亿元。海尔、新飞在稳扎稳打中快速增长,让国产品牌在与洋品牌的较量中打了从未有过的翻身仗。 此前不久,格林柯尔受让美菱股份20.03%的国有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美菱保留9.8%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至此,两年前成功入主科龙的格林柯尔老板顾雏军,又在其全球制冷产业布局中落下重要的棋子——中国冰箱业“四大家族”的两家被收归旗下。格林柯尔斥资2.07亿元入主美菱电器,被认为是顾雏军整合中国制冷业的关键一步。 7月,科龙和杭州西泠集团共同组建了一个合资公司,新公司中科龙占70%股份,杭州西泠集团则以生产线、厂房入股占30%的股份。正式投入生产后,合资公司在杭州的冰箱年产能将达到80万台。至此,格林柯尔从制冷剂、核心配件压缩机到整机的制冷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目前,格林柯尔系已拥有近900万台的冰箱产能,距顾雏军设定的年产冰箱1000万台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与全球产销量第一的伊莱克斯仅一步之遥。 稳扎稳打的海尔、新飞被认为是今年冰箱市场最大的赢家。8月18日,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严格审查,海尔集团冰箱产品获出口“免验”证书,使海尔成为国内家电行业中第一家出口免验的企业。2003年海尔推出的“复式冰箱”同时拥有四个温区,在满足中高档消费者分类保鲜存放的时尚需求的同时,创造了新的市场蛋糕。而新飞“欧洲能效A+”系列冰箱市场销售火爆则是今年冰箱市场上的新亮点。“复式冰箱”和“欧洲能效A+”成为冰箱市场今年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之一。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家电市场调查研究课题组也印证了国产品牌的胜利。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者对目前使用的电冰箱品牌售后服务的评价中,西门子、伊莱克斯分别以79.6分、78.4分排在冰箱业“四大家族”海尔、容声、新飞、美菱之后,在售后服务评价指标方面,外资品牌与之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消费者预期购买力方面,海尔、新飞、容声具有显著的优势,西门子、美菱和伊莱克斯等紧随其后。 新较量激烈更精彩 一边是海尔、新飞等冰箱品牌以关注用户需求而稳步发展,一边是格林柯尔族充满了变数的资本炒作,加上洋品牌为适应国内市场的不断求变,今后中国冰箱市场的发展充满了未知的变数。 据统计,中国冰箱产品早已供过于求,年产能超过2500万台,而内销仅有1000万台左右。综合2001年、2002年、2003年上半年的中怡康市场统计报表来看,中国冰箱消费市场正在出现两级分化的趋势:2000元以下低价位冰箱市场由2001年的41.87%增长到2003年的60.47%,而4000元以上的高端冰箱市场份额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25.33%。 在迅猛发展的高档冰箱市场,多温区冰箱成了众多消费者的首选。而在这方面,海尔、新飞、科龙等品牌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都有相应的产品推出,市场反应也很热烈,国产品牌比洋品牌具有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从表面来看,中国的电冰箱行业的集中度相对平稳,但随着近年来外资企业的快速扩张以及产业竞争队列的不断变化,前5家企业的集中度正在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它们所占市场份额已由1998年的73%下降到2002年的65%。随着韩系企业以及松下、东芝等日资企业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力度,电冰箱业还将出现新的分化与新的整合趋势,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将退出竞争行列。另外,由于多数中资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产品的性能与外观的趋同性也都很强,中国电冰箱行业孕育着新一轮的分化与整合。 可以预计的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四大家族”冰箱企业引领市场的格局不会改变,但品牌之间的市场差距将明显加大,以格林柯尔系为代表的资本运作派会在短期内形成优势,但以海尔、新飞为代表的实力派会有更长远更大的发展。外资品牌将集中体现在高端市场,对传统竞争格局不构成威胁,并且其优势可能会不断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形成反弹。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济南日报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