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股市行情

TCL集团:三年求变三次 再走向重生(一)

2009年05月21 08:00:00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对于TCL来说,三年时间是一个大限。如果李东生不能在三年内扭转亏损,市场将不再给他更多机会2009年春天,对于在阴霾中前行了一千多天的TCL来说,应该是充满了暖意。

从2005年首度出现3.2亿元亏损,到下一个年度亏损额扩大至20多亿元,李东生主导的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大突围,转瞬间演变成一个难以探底的泥潭。在中国市场中一直走得顺风顺水的TCL,因收购法国汤姆逊导致巨亏,陷入一场因冒进决策而导致的企业灾难。

TCL陷入巨亏后,市场中风言四起。在众多企业观察家眼里,TCL已然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之地,再加上巨亏引致的企业震荡,李东生能否带领他一手创建二十多年的TCL走出泥潭?这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谜。尽管这之后,李东生本人对TCL的未来说了很多,但迎来的喝彩之声并不多。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人们已经习惯了只看结果。

2006年,笔者在接受一家网络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TCL来说,三年时间是一个大限。如果李东生不能在三年内扭转亏损,市场将不再给他更多机会。”三年时间并不长,但这是竞争对手留给李东生和TCL的最后机会。

战略急转弯:回归本土2009年3月26日,TCL集团(000100SZ)发布年报,2008财年实现营业收入384.14亿元,实现净利润5.01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5.04亿元。

审视数据,也许是枯燥的。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对一个陷在扭亏和转产双重压力之下,且竞争对手云集的彩电生产企业,“实现净利润5.01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5.04亿元”这样的表述,足以让走在亏损阴霾中的企业人感动:TCL的黑色岁月过去了;TCL人以自己的力量,为企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以上两个数据的含义有二:

一、TCL不需要再以出卖资产的方式来粉饰财报。

二、TCL走出了现金纯流出时期,资金循环状况大大改善。

尤其是第二点,对于TCL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数据显示,TCL已经开始迈向重生。

2007年,李东生在TCL的“重生战略”实施的关键时刻提出:要回归本土。这样的决策,无疑是明智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别人扎着脑袋往里挤,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主动放弃固有的市场,到海外去消耗自己的实力?更何况,中国企业目前基本上不具备独立消化海外并购亏损的能力。

回归本土,可不像说句话那么容易。2005年,TCL的销售收入是516.8亿元人民币,受海外并购亏损的拖累,之后几年,销售额大幅下滑至380多亿元附近徘徊,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巨大的销售缺口想在国内市场补足,以当时TCL的状况看,显然不现实。因此,再强调本土业务的整体销售增量,战略意义显然不大。唯一可行的是:在保持本土彩电主营业务不再往下掉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突破口。

所谓的企业战略决策,无非是两种选择:做与不做。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李东生把TCL突围的制胜点,放在了液晶电视上。此时,国内液晶电视市场上,韩系产品大行其道,日系产品也以强大的研发优势,欲图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东山再起。

TCL集团:主要产品2009年4月份销量数据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大揭晓 TCL居榜首(图)TCL集团(000100)解除股份限售提示性公告

2006年到2008年,对李东生来说,也许不堪回首。但这三年,却是TCL生存与消亡的决战年,能否依托液晶电视打个翻身仗,对这位TCL的当家人提出了严峻挑战。所幸的是,李东生把握好了这个关键期。

在这三年中,TCL借助在全球的4大研发中心、5大生产国家、10大生产基地,构建了中国、美国、欧盟三大主体市场,再加上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墨西哥等主要新兴市场,形成了“全球覆盖”的市场格局,并将市场重点放在了本土。TCL通过其建立的美国、中国、新加坡、德国4大研发中心,研发领域覆盖从核心模块到工业设计,对产品开发形成了强力支持,在市场中同步推出的系列产品,覆盖了42、37、32、27英寸等规格,并迅速成为市场主流消费品种。在这一时期,TCL推出的一系列营销措施也可圈可点,为其重回市场一线供应商的地位作出了贡献。

2009年第一季度,TCL液晶电视在国内的销量继续大幅提高,TCL多媒体总裁梁耀荣表示:“今年一季度,液晶电视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量跃升至70万台,是去年同期的5倍。”据相关市场研究机构统计,目前,TCL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已大幅提高到17.1%。

三年来,李东生四处奔走,负重前行。三年中,TCL忍痛求变,在变化中寻找重生机会。一路求变,成为TCL这几年中战略决策的主旋律。

三年求变之一:梁耀荣加盟三年来,TCL为了尽快走出亏损泥潭,几乎对企业进行了全面再造。在这一再造过程中,一大批老臣、高管相继下课,一系列业务单元清仓出售,这样的做法,曾令众多市场人士大跌眼镜,并对TCL的未来充满担忧。今天,当我们回过头再看李东生当年的这些举措,才发现他的这些做法,对TCL今天顺利走出泥淖的战略意义。

2007年10月,曾任飞利浦消费电子执行副总裁的梁耀荣,受李东生多次盛情邀请,在55岁从飞利浦退休后,正式加盟TCL,出任多媒体总裁。梁耀荣在飞利浦供职二十八年,拥有丰富的消费电子产品的国际市场运作管理经验。

梁耀荣加盟TCL多媒体后,用三个月时间,走访了TCL遍布全球的彩电业务基地。他先后与美国、欧洲、新加坡及中国的管理层进行深入沟通,并在开会时对TCL多媒体的高管们说:“你们不可能改变我,就让我来改变你们吧。”

通过调研和会谈,他发现了TCL多媒体的不足之处,与全球顶尖国际化公司相比,未来TCL多媒体更需要做的是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的建设,而建立这种能力的关键是流程,否则组织就会显得松散。只有流程建立了,才能提升能力并实现跨团队合作。

症结找到后,梁耀荣立即着手建立TCL多媒体的新流程,比如战略伙伴的维护,产品策略的制定,等等。在他看来,“TCL多媒体每卖一台彩电,都要分析是否盈利。”

为了实现流程再造,梁耀荣对TCL多媒体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造,对原来的全球运营中心进行了职能的细分,将其分为全球研发中心、全球制造、供应链和战略采购、技术项目质量、新产品和业务战略等5个部门,以加快新品上市时间,并增强与战略合作伙伴的接口能力。将公司原有的两大业务单元改为平板事业部和CRT事业部。随着TCL集团的架构重组,TCL多媒体新增了以DVD为主要产品的家庭网络事业部和数码科技事业部,原有的四大营销部门――中国业务中心、欧洲业务中心、北美业务中心和新兴市场业务中心则保持不变。

上任三个月后,梁耀荣给自己和TCL多媒体提出了2008年经营目标=:在可预见的现金流基础上,实现整体经营性盈利。为了完成这一目标,TCL多媒体要在保持CRT电视全球11%以上占有率的同时,大幅提高液晶电视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要在2008年从1.8%升至4%,同比增长300%,并进入全球前8位。

据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液晶电视产量将达9500万台,在数量上首次超过CRT电视。在中国市场,这一超越趋势将出现在2009年,液晶电视全面取代CRT的步伐,已经越迈越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尽快扩大TCL多媒体液晶电视的数量,无异于坐以待毙。为此,我亲自担任了平板事业部总经理,TCL多媒体的四大业务中心都开始突出液晶电视。”此时的梁耀荣,心里充满了急迫感。

三年求变之二:供应链优化近几年,家电产品零售商对渠道已经形成了垄断,在为国内家电企业提供大批量出货通道的同时,也使各大生产商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大伤脑筋。

眼下,许多家电产品已在加速从耐用消费品向快速消费品转变。这一转变,导致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也使家电产品的价格生命同期大大缩短。这种消费趋势的出现,无疑对生产商的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一台彩电压库三个月,还可能全价卖掉;如今,一款产品压库一个月,只能亏钱出手。

液晶电视当前已经进入价格竞争阶段,再好的产品,如果供应链响应速度跟不上,都可能被竞争对手甩在后面。TCL三年来做的第二件重要事情,就是对自己的供应链进行全面整合。用梁耀荣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要想成为国际化大企业,应该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在价格战中快速成长的液晶电视市场,产品利润空间越缩越小,企业的供应链缩短几天,就意味着会使企业增收几个百分点的毛利。TCL多媒体之所以能成功扭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梁耀荣对其供应链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早在梁耀荣加盟TCL之前,TCL就尝试了产品零库存和订单式生产,将原来的“工厂-仓库-经销商”构成的出货链条,简化为“工厂-经销商”的端到端供应,大大缩短了产品在途时间,这让TCL尝到了流程再造的甜头。梁耀荣就职后,全力推进供应链再造,大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曾经亏损高达20多亿元的欧洲业务区,也凭借这一模式得以扭亏。

李东生对TCL的供应链再造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梁耀荣成为TCL多媒体首席执行官后,进一步强化供应链管理、毛利润管理和成本透明化等流程,在六个月内将TCL多媒体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到国内领先水平。”

2008年,再造后的供应链对TCL多媒体的屏采购计划发挥了有效支持,与奇美、LG-飞利浦等上游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也变得更为流畅。其中,对奇美的屏采购量,2008年从27万片上升到100万片,为TCL液晶电视2008年销售接近400万台创造了条件。

TCL集团:主要产品2009年4月份销量数据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大揭晓 TCL居榜首(图)TCL集团(000100)解除股份限售提示性公告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