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股市行情

云铜自称炒股案零损失 郑海若踪迹难觅

2009年06月22 08:00:00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不少人把郑海若与涌金系的魏东相提并论。而郑海若似乎更为神秘。记者多方寻找欲采访他无果,至今在公开的市场信息中,没有人见过他的真容。

近日,在资本市场引起广泛关注的“云铜炒股案”因云南铜业(19.16,-0.27,-1.39%)的一纸公告而变得扑朔迷离。另一方面,此前死守云南铜业(000878,SZ)3500万股的郑海若旗下的“富邦系”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1600万余股,保守估计盈利近亿元。

“虽然目前司法机关就炒股案没给公司做任何通报,但经过我们核实,在此次炒股案中,被挪用的7.6亿元资金和被骗的1亿元都已追回。”昨日,云南铜业董秘高立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上市公司在此案中并无经济损失。此说法与此前云南省纪委的说法并不一致,真相到底如何?

说法不一

云铜澄清公告遭质疑

此前,云南省纪委对媒体披露“云铜炒股案”,称云南铜业前董秘陈少飞挪用巨额公款7.6亿元以及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1亿多元被诈骗。

云南省纪委称,2007年2月,昌立明以融资为名得到10亿元云南铜业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后,昌立明和北京富邦公司分别用其中的2.375亿元和3.325亿元购买云南铜业定向增发的股票,同时富邦公司拆借1.9亿元用于炒股、投资。此外,上海金山公司利用融资中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骗取了云铜股份1亿多元的资金。

云铜集团党委书记毛义强随后也证实了上述说法。上述信息随后被诸多媒体原文引用。这直接导致云南铜业停牌两天。

4月29日,云南铜业发布澄清公告称,媒体引用的上述信息“不属实”。但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消息是云南省纪委长时间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并且云铜集团高层也认同上述说法,为何云南铜业如今却矢口否认呢?

对此,云南铜业董秘高立东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述说法只讲了一半内容,我们则讲的是另一半。”他称,云南省纪委的调查有他们自己的渠道,但云南铜业自己查核账面资金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非法交易资金都已追回,“公司在这些交易中没有损失,纪委只是说出了事件的大概,但没有道明炒股案交易的资金去向。”

踪影难寻

郑海若减持1600多万股

“云铜炒股案”另一谜团――“富邦系”持有的3500万股云南铜业股票是否已遭冻结一事,也随着今日云南铜业的一季报而水落石出。

从2007年3月5日富邦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云南铜业3500万限售股正式上市开始,一直到2008年6月6日解禁,郑海若一直按兵不动。在此期间,云南铜业股价从最高98.02元/股跌到21.61元/股(2008年6月5日收盘价),按照常规逻辑,郑海若在解禁当日减持,相对于9.5元/股的成本价,郑仍能大赚一笔。

但诡异的是,此后郑海若死守云南铜业3500万股解禁股。

云南铜业股价随后一路下跌。2008年11月25日,云铜集团“11?25”高管腐败窝案爆发。纪检部门此时已下手调查,并查明郑海若牵涉其中。

至2008年底,郑海若都未曾抛售手中的云铜股票。市场一度推测,3500万股解禁股可能已被纪检部门冻结。云南省纪检部门对此说法一直未给出正面回应。

但今日,云南铜业发布200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富邦资产公司持有云南铜业约1841.73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而在云南铜业2008年年报中,该股份数量仍为3500万股。记者查阅资料得知,2009年一季度,云南铜业最高股价为22.74元/股,最低价为8.31元/股,以平均价15.51元/股计算,与定向增发的成本价9.5元/股相比,郑海若一季度抛售的1600余万股也收益不少,粗略计算,盈利近亿元。

不过,郑海若原本可以在高位套现但并未出手,个中原因依然成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直试图联系郑海若,其分公司人员称,他们也不知晓郑的行踪。坊间传闻,郑海若现在可能已身在国外。

郑海若、富邦系、云铜腐败窝案及云铜炒股案

在中国资本市场,郑海若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郑海若主要进行整合上市公司、到处竞购法人股等投资活动。同时,郑海若还管理着以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富邦系。从2000年以来,参与过中体产业(9.40,0.22,2.40%)、北辰实业(4.54,0.15,3.42%)、隆平高科(17.76,0.00,0.00%)、云南铜业、云南城投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

这个名字,1992年出现在一本名为《股市搏击诀窍183招》的书的作者署名中,1994年出现在一份新疆宏源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抽签表的退款通知中。市场人士推测,郑海若应该是学金融或者研究金融出身,在中国资本市场创立之初就已把握住了机会。他和后来同样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名人一起,也曾是当时的“扑表”打新一族。

2000年12月,郑海若的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有了市场资料:买入隆平高科177.5万股,当年年底追加持有到2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9%;其后,该公司又买入了原子高科、中体产业、北辰实业、云南铜业等股票,他个人则出现在ST方大等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市场评论认为,郑海若2006年4月进入航天机电(11.80,0.59,5.26%),大举买入多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参与云南铜业的定向增发和红河光明股改前的买入,这些都需要有“超级信息”。此外,郑海若重组云南保山,讲起该股最终更名为博闻科技(6.44,0.08,1.26%)一役,在业界也是大事一桩。

2008年11月28日,云南省纪委对云铜原副总经理余卫平涉嫌失职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使得“云铜高管腐败”走向前台。12月29日,“云铜腐败窝案”一审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进行。云铜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邹韶禄犯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云铜原副总、云铜股份原副董事长余卫平犯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

如果算上“云铜炒股案”,云铜两大案件涉及违纪违法人员70余人,金额高达20余亿元。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