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制冷电器

海尔美的进阶比拼 国产机器人价格跳水

2015年05月28 10:33: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某个午夜时分的沉静被打破———远在欧洲的用户要买一台“中国制造”的洗衣机,随手在手机下单。几乎同一时间,这条订单信息被推送到洗衣机原材料供应商、组装制造部门、物流运输部门等生产链条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这并不是科幻电影或小说中的情形,而是发生在中国家电企业海尔“黑灯车间”的真实场景。

就在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式对外公布,提出了三个十年、三步走、跻身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的目标。按照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说法,德国政府率先提出的“工业4.0”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具体到家电行业,企业从工业2.0发展到工业3.0,这一课要怎么补?有没有可能从工业2.0跨越式发展到工业4.0?

【行业看点】共同选择机器人

根据欧睿咨询预测,未来4年,全球家电行业产值将从现在的224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570亿美元。而增长的引擎就在亚洲,中国家用电器生产商将在这场变革中成为领军企业。

从销售业绩来看,中国家用电器企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商。美的集团2014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欧元,比2009年增加一倍,利润达到15亿欧元。格力电器2014年销售收入200亿欧元,净利润更达到20亿欧元。再加上青岛海尔,中国三大家电企业销售额总共达到了520亿欧元。

不过,问题来了,中国家电企业要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销量?机器人成为它们的共同选择。“2015年是自动化生产的‘分水岭’。”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负责制造副总裁乌守保告诉南都记者,按照规划,2015年美的用于自动化的投资高达8亿~10亿元,而2012~2014年前三年总共也才投入了10亿元左右。

这些白花花的钞票主要烧在了购买设备上。以空调制造为例,“目前为止,美的家用空调投入使用六轴的机器人320个,其他四轴或者专机今年会再新增200台以上,这样累计算下来,这样简单的机器人替换就要花费4800万的费用。”乌守保对南都记者坦言,六轴机器人和四轴机器人都属于机械臂的一种,六轴机器人的价格普遍在10万元左右,四轴机器人的价格则在8万元左右。

除了购买机械臂和专机,美的还建设了顺德、南沙、芜湖3条智能化的组装流水线。业内透露,一般智能化组装流水线设备的采购单价比机械臂高出非常多,通常是在百万以上。另据了解,青岛海尔正大张旗鼓的建设互联工厂,未来还将投入巨资对所有既有工厂进行改在。而海信从日本进口了13台机器臂,每台就要40多万元,海信引进的近100台AGV小车则产自国内,10多万每台。

【焦点问题】机器人是否抢了工人饭碗?

传统的家电制造从原料到成品,需要经历搬运重物、冲压作业、空调面板喷粉等一系列高强度和高危工种的作业领域。而通过自动化升级改造,机器人能够替代一个工人一天搬运两三千台空调压缩机的高强度工作。

此前不久,南都记者在海信空调生产基地看到,排在6条运输线上的成品空调主机,各配有一台机器臂,将空调成品取下放到货架上。不过,人依然不可或缺。比如海信用于运输物料的A GV自动运输车仍需由工人无线操控。

“对于大部分正在发展和扩大规模的珠三角制造业企业来说,在人力不饱和的情况下,原先用于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好可以转移到操控智能化工业系统流水线上。此外,自动化逐步改造之后,不仅现有员工的技能需要培训提升,再招工人的学历也必须达到大专以上,以此适应未来的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生产的工作。”珠三角一家家电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对南都记者这样说。

“在2011年,美的空调大概是500亿的营收规模,工人数量在50000以上;2014年总营收接近700亿,工人数量是26000人;而2018年美的将要实现应收1000亿,工人数量降至20000人的目标。”乌守保进一步举例说明,另据了解,格力电器的珠海工厂也使用了数十台机器人,工作人员从最初3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0%。

【进阶路径】“工业4.0”向左走OR向右走

这是一个趋势,在走向“工业4.0”的路上,关于“实现智慧制造”的路径,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探索。青岛海尔波轮洗衣机总经理李洋就给南都记者分析“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角度,我们一定先到3.0再到4.0,但这就失去了竞争力。事实是,我们有机会可以直接实现2.0到4.0的转型。转型中将产生出的新技术新标准,很有机会由中国制造业所掌握。”

但是,美的乌守保却持另外一种观点。“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而这往往需要对生产线从原材料供应、产品管控等从内到外全面升级改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企业必须掌握自动化最核心的技术,即将机器人用软件应用系统‘串’起来,否则,自动化的成本下不来,出了问题也没人解决。”

凡此种种意味着每家企业都在谨慎设计自己的转型路径,如果用3.0标准来看,企业必须更新设备否则难以自动化。但是如果用4.0的标准来看,核心就应该放在互联,是软性的系统建设。而非盲目上马机器人。

互联工厂就是海尔对于弯道超车4.0的探索,其可以与用户直接对话,满足大规模的定制需求。用户在线提交订单后,智能制造系统自动排产,并将信息传递给各个工序生产线及所有模块商、物流商。每一个订单都是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为了做到这一点,实现零库存,零应收款,早在2012年,海尔就开始了数字化互联工厂的规划建设,从组织、机制、流程三个方面做了颠覆性调整。以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为例,目前其已拥有由11个通用模块和4个个性模块组成的200多种用户柔性定制方案。用户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空调的颜色、款式、性能、结构等,定制专属产品。

【延伸阅读】国产机械臂已压到3.5万元/台

目前国内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工厂多分布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工业区,以及沈阳成都等老工业区。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精度水平参差不齐,家电生产商在工业自动化改造的过程中,大部分使用国外生产的工业机器人。譬如,格兰仕空调生产中投入使用的意大利QS的内容生产线和德国瓦格纳尔的喷涂生产线。

不过,也有国产工业机器人在精度上获得了家电企业的认可。已在新三板挂牌的和氏技术董事长王丽萍告诉南都记者,和氏技术的去毛刺机的精度已经超过了日本类似设备,包括松下、三菱等日资企业以及美的、格力等中国家电企业都选择采购和氏技术的高精度去微毛刺专机。据悉,和氏技术制造工业机器人使用的核心配件采购自德国和日本。但“很多企业买不起我们的智能装备产品。”普通机械臂价格一般在2~10万元,而和氏的智能流水线设备一般都在上百万元或千万元级别。

不过,随着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增多和普及,工业机器人价格也开始逐渐下降。2年前,进口的高压水清洗机要卖到210万元一台。在和氏投入开发和制造之后,进口高压水清洗机的价格一度从210万降到了110万,近日又跌到了95万。多轴机器人也面临“压价者”的搅局,国内一台机械臂的价格一般8万元左右,个别工厂甚至把价格压到了3.5万元来争夺市场。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