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制冷电器

空调业或遇十年来最艰难旺季

2015年03月24 09:02:00 来源:家电圈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按照空调行业的游戏规则,每年进入3月中下旬,行业便进入到旺季开盘的时期。正常来说,厂家开始出台旺季政策,引导终端商经销商为旺季备战囤货。

但在今年旺季开盘之际,空调市场却笼罩着价格战的阴影,旺季开盘阻力重重。

行业受阻:出货困难

今年空调行业旺季前的困局,是行业发展历史上极为少见的。正常情况,春节过后厂家就开始逐步收紧返利比例,加码生产储备“弹药”,以便代理商和终端商逐级提货、囤货,迎接旺季的到来。

但在今年春节后,出现的不是商家的提货、囤货现象,而是格力的再次降价和苏宁联合国内空调厂家进行的价格引爆,这在空调发展史上是绝对少见。

笔者与几家熟识的代理商和零售商沟通过。一位格力的代理商就明确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格力就通过加大返利的政策措施,向代理商压货,包括空调、冰箱,甚至空净等其他家电等产品。“我们的资金基本都压在货上,现在再出台力度更大的政策也没用。一方面我的资金已全部备库存占用,另一方面现在还不到旺季,终端销售不畅,零售商不卖货也就不愿再进货。”

一位河南的零售商说得更明白,“现在做零售和以前不一样啦,厂家在各地都有中转库或者代理商的库。零售商不再需要淡季压货,只要有几套够买即可。捡到大的工程项目,等收到定金再进货都不迟,为啥要把资金压倒库存上。压货库存,一旦厂家降价,货值就得受损,不如拿这现金保险。”

从市场情况分析,代理商不是不想再拿货,而是资金已经变成库存,手里没有钱,想拿货也是力不从心。终端商不愿提货,是终端零售商现在也经过磨练学精了。河南的这位专业经销商坦言,“厂家、代理商都有库存,我急什么呀!啥时候有需求啥时在提货也不迟,现在已经不是商品短缺时代,还怕没有货卖吗?”

其实,消费者、商家普遍还有一个心理,就是大宗原材料价格狂跌,石油从去年此时的近100美元/桶,现在已经跌到40多美元/桶。消费者在等待原材料价格下降后的空调产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往往是买涨不买落。而商家们普遍担心库存商品贬值,不敢大批量压货。而已经压货了的代理商则是提心吊胆。这种终端需求观望,渠道不敢压货的背景下,行业开盘自然难以有好的表现。

再则,今天的空调行业已经不是普及性需求占主导地位了,以更新需求为代表的存量市场,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单靠价格促销已经不能满足全部需求。所以说,厂家单拿价格战换取旺季开盘的热络,是开错了方子下错了药。

祸起萧墙:巨额库存

有些媒体舆论把今年行业的困局,归结于创维、康佳等跨界新晋品牌的冲击。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一是空调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原有格局和现存品牌在业内根基深厚,以新晋品牌的量根本不足以影响到行业格局的动荡;

二是跨界进入的彩电企业,目的是为了布局未来智能家居下的整体家电,补齐自己在整体家电上的短板。原因在于,像国内6大彩电企业中,只有创维、康佳缺少空调业务板块。而补短板的策略是现有了再说,不可能一上来就以攻击的态势出现;

三是渠道根本是两股道,相互之间影响有限,创维、康佳布局空调板快,更多的是在自己原有的专卖店系统,形成自己产品黑白搭配的完整体系,与空调行业的专业渠道交集并不多。

那么,造成今年空调旺季开盘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空调行业自身出了问题——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额库存。据奥维云网(AVC)监测分析,行业库存已经达到4000万套。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代理商说,目前行业库存远超4000万套。格力库存最大,至少占据一半以上。原因是,格力去年四季度,为了完成1400亿的承诺,不惜一切手段向各地销售公司、代理商压货,并且在终端首次挑起价格战。

4000万套以上的库存是什么概念?按照行业统计是国内将近一年的销售总量,也就是说行业从现在起不再生产,4000万套到冷年结束都难以消化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巨额库存才是空调行业产业链上的最大痛点。

巨额库存的危害或者是不利影响在于,第一,库存巨大就意味着价格战难以避免,格力挑起自身史上首次价格战,就是很好的佐证;

第二空调企业绩优股的光环遭遇到挑战。格力发动的价格战已经历时近半年,据知情人透露,格力准备拿出50亿的资源来打价格战。50亿将近是格力纯利润的一半,这样的话格力还能称其为绩优股吗?

第三经销商利益受损。特别是代理商,压上巨额的库存,不仅资金流会出现困难,还得承担仓储、保管等物流费用。特别是,原材料进一步降价,新品出厂价降低的话,库存还得承受贬值的风险;

第四上游供应商遭殃。渠道库存巨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透支了上游供应商能力。同时,厂家在与上游产业链博弈中,是占据主导地位。整机厂家一旦卖不动,就会打压上游供应商,把降价损失会部分转移给供应商,这样的事例在行业并不鲜见。

旺季艰难:量增额跌

既然厂商都明白库存大、价格战对行业发展不利,为何还挺而走险不惜代价而为之呢?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罢了。

就这次库存最大的事主格力来说,原本在发展历史上是一贯反对价格战的,但在去年四季度却主动挑起价格战。原因不说业内都很清楚,就是为了完成那1400亿元的销售额,以降价换取销售额的增长。

据市场人士反映,格力今年的价格战紧盯竞争对手美的。在格力专卖店的促销都是向消费者这样介绍,美的同型号的产品是什么价?格力的价格就比他低10元。可见市场的价格竞争多么激烈,多么有针对性。

而在往年,同类型产品格力价格总是比美的高近200元以上。今年的这种反常现象,说明格力是主动在存量市场抢夺竞争对手的份额,也是为了增量而采取的不得已的激进冒险市场策略。

对于其他行业品牌来说,是被迫被拉进价格战的泥潭,有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味道。格力为了抢夺渠道商资源,给转投而来的经销商以政策支持,相对应竞争对手也会出台针对性的策略反击,包括进货价或终端促销的优惠政策。

况且,在市场上格力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格力降价了其他品牌不降价,销售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其他品牌的跟进既是针锋相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值得称道的是海尔空调,在市场忙于集中价格战之际,海尔采取定制化生产

但是有一点值得警惕,就是说弦绷得太紧往往容易断。如此给市场加码,市场总会有承受不住的一天,届时会不会有崩盘的危险,谁也不敢去妄加判断。但这种风险是存在的,毕竟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市场规律的左右。现在行业的成熟度,已经不容任何一个品牌出问题,一旦有闪失就是别人弯道超越的机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预测,今年厄尔尼诺现象会重来,夏季会有高温天气。有人就把此作为化解今年空调巨大库存的灵丹妙药。但我不这样认为,夏季会不会有高温天气,还两说呢!谁都不是神仙,预测,只是有可能性而已。因此,空调行业不能把命运押宝在天气上。另则,空调行业已经进入到更新换代的存量市场,看天气买空调的已经不再是大多数了。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