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冷冻冷藏

天猫、京东、亚马逊、苏宁哪家冷链生鲜强?

2015年08月12 09:18:00 来源:第一物流全媒体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从生产出库、到冷链配送、再到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生鲜产品必须要始终处于全程低温、全程监控的环境下。尤其是在炎炎夏季,仅靠冰袋、棉被、泡沫箱等简易手段来完成这一系列的步骤,这种敷衍了事的花招手段,不仅无法满足保鲜需求,还极易造成冷链“断链”,甚至威胁着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生鲜配送中耍出的各种“伪冷链”花招,消费者要想从网上买到新鲜的蔬果和肉食品,到底有多难?

专家说

张签名:从老奶奶卖冰棍说起

说来话长,想起小时候在天津看见大街小巷卖冰棍的老太太,推着小竹车,上覆棉被,不停地吆喝着:“冰棍的败火!红果的三分,奶油的五分……”就想一边吃着冰棍,一边默念着奶奶们的这句“广告语”,从此,便学会了天津话。

如今想来,那辆盖着棉被的小竹车大概就相当于如今的冷藏车吧,而老太太从冰棍厂批发冰棍出来到卖给消费者的过程,应该就算是冷链吧。看看,就这么简单,而且连冰块都不需加(因其自身就是冰),就实现了冷链,还是全程的B2C的冷链宅配。有人会说,“这算什么,茹毛饮血式的原始冷链而已”。可是,就是这种原始的冷链,恐怕也比如今那种以“泡沫箱放冰袋”为主的“山寨冷链”或直接使用泡沫保温箱在高温下配送冷鲜食品的“伪冷链”要好得多!

随着电商和冷链宅配的发展,其负面报道也日渐增多起来。

近日,一位在天天果园网站上购买了“云南夏黑葡萄”的刘女士向媒体反映:货是用纸箱子送来的,打开后才发现葡萄上有白色斑点,并且开始发软,保温措施就是2个冰袋,并且几乎全部化开了。这并非个案现象。去年8月,一位消费者在大众点评上投诉微特派的配送服务,“周一早上9点收到短信提醒,说买的冻海鲜开始配送,结果等到晚上9点才送达,打开箱子发现冰已全化了,肉质也不新鲜了。”

问题和困难谁都会说,关键是如何解决。

“伪冷链”的存在,根本原因是生鲜电商缺乏行业标准,没有统一的约束和监管,商家各开各的冷鲜“空头支票”,而物流则各耍各的保鲜“花招”,最终中箭的则是消费者。怎么办?

笔者认为,在行业标准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之前,我们仍可以有所作为。中铁快运设计的一种蓄冷式保温运输专用箱,不但可以重复循环使用,减少了一次性苯板箱的白色污染;更为重要的是,其蓄冷技术是利用蓄冷板吸收冷量,然后将冷量蓄存起来备用。就此,笔者设想:可否在此基础上发挥一下,在现有的快递电动车基础上,设计和生产一种蓄冷式保温运输专用车,即把“箱”升级为“车”呢?(作者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纵横谈

电商冷链布局冷链,哪家能力强?

对于线下超市来说,生鲜是不可或缺的品类。生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粘性,还能带来更多客流,这对线上电商来说同样如此。

我国最早的生鲜电子商务出现在2005年,主要以易果生鲜网为代表。随后,又出现了莆田网、沱沱工社、优菜网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垂直生鲜电商。2012年,我国大型电子商务和快递龙头企业也开始纷纷进军生鲜领域,生鲜O2O因此进入了大规模发展态势。不过,与服装、化妆品等领域相比,生鲜电商的门槛较高、发展较难,但这似乎并没有打消大家积极布局冷链的念头,于是,一场生鲜O2O市场角逐便由此展开。

在当前市场上,一些知名的大型电商与快递企业在进入生鲜O2O时,都采取了哪些战略手段?其冷链布局能力又是如何?

NO1 顺丰优选——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身世介绍:

2012年5月31日,顺丰速运旗下全球美食优选网购商城“顺丰优选”正式上线,涵盖生鲜食品等九大品类,超过70%为进口食品。就在“顺丰优选”试验一年之后,顺丰集团又于2014年9月25日正式推出了“冷运”新品牌,瞄准食品生鲜配送市场;同年9月,集冷运存储和中转功能于一身的顺丰上海和厦门冷库也正式启动,标志着城际化的一段式全程冷运服务已经展开。

“顺丰冷运”是在整合顺丰现有物流、电商、门店等资源的基础上,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冷运仓储、冷运干线、冷运宅配、生鲜食品销售、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其针对的客户包括食品企业、生鲜食材市场、餐饮企业、生鲜电商等;其服务结构包括生鲜速配、大闸蟹专递、冷运仓储、冷运干配、冷运零担、冷运宅配等。

小编点评:

众所周知,冷链物流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投入十分巨大,这令阿里和京东等实力雄厚的企业望而生畏,迟迟不敢着手布局冷链物流。而“顺丰冷运”却能迎难而上,主动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其魄力和勇气都非常可佳。所以,在国内早期冷链市场中,顺丰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内首个涉足冷链物流的企业,其在冷链运输上也基本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顺丰冷运”服务采用的一段式全程冷链配送,可以实现全程可视化,即达到全程温控、信息记录及调控。相比于“冷链B2B+落地配的二段式半程冷链”模式,“顺丰冷运”从出库到入户均能实现不间断保鲜,可以更好地确保生鲜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同时,这一服务还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了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成功地将线下社区用户体验带来的流量拉动到线上,将“零库存”与快速响应的供应链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了城市之间运输和“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冷链宅配,这对提升国内整个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不过,顺丰在发展冷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物流、电商、门店三位一体的管理难度和运营成本压力,未来还需在供应链整合方面多下功夫。

NO2 京东生鲜——机遇与挑战并存

身世介绍:

2012年7月,京东正式推出生鲜频道;2013年9月,京东又上线了自营生鲜频道,改变了以往只有商家入驻的生鲜经营模式。随后的2014年,京东自营生鲜继续发力,青岛原浆啤酒、澳洲A2鲜牛奶纷纷上线,“第一捞”阳澄湖大闸蟹更是让京东尝到了甜头,继续加快生鲜业务的投入力度。2015年2月份上线的“法国馆”、3月26日开张的“韩国馆”,以及6月份开启的“日本馆”和“澳洲馆”,更是将京东生鲜服务推至巅峰。

目前,京东已经完成了对全国及同城配送的战略布局,通过O2O模式将线上、线下进行深度整合,利用零售门店本地物流体系,再次升级物流服务;同时,京东推出的“1小时达”、“定时达”、“15分钟极速达”、“上门体验”等多项服务也使消费者享受到了更迅速、更个性化、更优质的物流体验。

小编点评:

在渠道下沉的今天,国内生鲜市场商业机会巨大,这对京东来说,加速布局冷链市场,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机遇方面,目前的京东电子商务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二,仅次于亚马逊,与其它电商平台相比,京东在物流、服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上都略胜一筹。首先,京东拥有强大的自营物流体系,可以为生鲜冷链物流配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京东拥有优秀的服务团队,可以确保生鲜食品的配送时效性,以提供专业到位的服务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再则,京东拥有良好的行业口碑,不用担心消费者不买账。因此,京东加速布局冷链市场,行业人士都对其充满了信心。

而在挑战方面,整体上,京东在自营生鲜的战略规划上主要包括六个步骤:一是邀请名优特产品入驻;二是探索O2O模式,推广配售卡和线下自提的销售方式;三是在重点城市尝试冷链物流配送;四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程冷链物流网络;五是做好服务下沉,实现双向物流配送;六是启动农产品开放平台,并走向国际化。虽然,京东的自营生鲜战略规划环环相扣,但对于大多数电商来说,生鲜食品电商依旧是一块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处女地”,不仅信息化程度不高,而且冷链标准化缺失,使得生鲜产品损耗率高得惊人,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并影响着企业收益。因此,京东布局冷链,还需逐步摸索前行。

NO3 1号生鲜——“技术+管理”决战未来

身世介绍:

2013年3月,1号店正式推出自营生鲜,开始从新鲜水果做起,其服务范围仅限于上海地区;同年8月28日,1号店生鲜品类在北京正式推出,运营频道命名为“1号生鲜”,由此,1号店成为了北京首家自营生鲜的综合电商。“1号生鲜”在北京首批上线的生鲜产品主要以水果为主,种类超过70种,涵盖了国内外一些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品类。随后,其自营蔬菜也正式上线,蔬菜品类对供应链的要求更高。

目前,1号店自营生鲜主要在上海、北京两地运营,其采用的是自建冷链(占70%)和外包方式进行全程冷链运输的配送模式,并同时执行“中心城区订单出库后24小时送达、郊区48小时送达”的生鲜限时配送标准,以及“签收前先验货”、“48小时内退换货”等保障政策。

小编点评:

作为国内进军自营生鲜领域较早的综合电商,1号店具有十分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所面临的不利环境包括一线城市交通状况不良、市中心租金贵、针对运输工具的法规不明确等诸多方面,而1号店通过自己开发的一些PPA工具,创造出了移动配送站的模式,利用运输工具进行移动配送,可以在停车场或者是小区门口实现货物、单证的交接转移,甚至包括钱款等。从这一角度看,1号店在生鲜领域上不仅解决了配送时效性问题,其更深层意义是缩短了产地到顾客的供应链长度,使供应链管理更加优化,从而实现了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

纵观国内整个生鲜领域,虽然顺丰优选、京东商城等知名的大型企业在涉足生鲜过程中,不仅战略规划清晰,而且服务种类多样、服务范围广阔,但现实却发展平平。与之相比,1号店在品类、地域、服务等方面上都不及顺丰和京东,但是,其凭借着PPA等先进技术工具,提升了供应链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增加消费者的黏性,并加大了消费者的回购率。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供应链管理”才是生鲜电商决战未来的关键。

NO4 喵鲜生——寻找属于自己的特色市场

身世介绍:

2013年7月,天猫宣布试水生鲜冷链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把冷链运输、高端快递、宅配、航空等物流资源统一整合在一个平台上,部分线路采用的是全程冷链配送方式,其他则是半冷链的“二段式配送”,依托B2B冷链城市间运输,配合“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完成冷链宅配。

2014年1月,天猫网站首页悄然上线了“喵鲜生”频道,其主要包括水果、水产、鲜肉、大米四类产品。这些生鲜产品大部分为进口产品,并以预售形式发售;同年7月23日,天猫预售“时令最新鲜”正式上线。“喵鲜生”通过预售的模式切入供应链的上端,可以说掌握了整个销售环节的主动权,整个“喵鲜生”平台的货品优势从货品品质、客单价、运输等环节都能得到保障。

小编点评:

与普通物流相比,由于冷链物流前期投资巨大、使用成本较高,致使大多数生鲜电商企业都陷入了盈利难的困局。在市场竞争同质化的今天,生鲜O2O企业应该尽量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特色小众市场,以谋求创新发展。天猫在寻找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上,首先就是把营销战略定位在了高端领域。在“喵鲜生”产品中,大多都以进口产品和绿色食品居多,天猫把战略定位为高端生鲜领域,在为有特殊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服务了的同时,还有效地避免了竞争同质化,从而避免了因价格战带来的利润率低的问题。

不过,在天猫打进高端生鲜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生鲜行业的一个通病,即品质管控。如何保证生鲜产品的品类和质量?“喵鲜生”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做好源头的控制,因为,只有做好货源品质保证才是关键;二是注重分拣环节,因为,当原装进口食品在入关后,如何做好分拣、包装、配送工作,降低产品损耗才是发展中的难点。

如今,消费者对网购行为的逐渐成熟,使得一些有机食品和进口食品的利润空间十分巨大,因此,生鲜电商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对于“喵鲜生”而言,只要能够做好上述工作、解决上述痛点,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NO5 苏宁易购——初生牛犊不怕虎

身世介绍:

2013年7月底,苏宁易购正式上线江苏知名生鲜商品“阳澄湖大闸蟹”,通过冷链运输实现全国下单配送。这意味着,苏宁易购开始正式涉足生鲜网购。

苏宁易购在踏进生鲜市场的过程中,选择的是与生鲜商户联营合作的模式,以本地商户为圆心,逐步辐射至本市、本省及周边省市,最终形成以“点到面”的全覆盖,为用户提供从下单到配送的一条龙服务。

目前,苏宁易购已经与全国数十家生鲜直供商达成了合作关系。为了应对冷链物流难题,未来苏宁易购还有可能自建冷链仓库及物流配送体系。

小编点评:

作为“新人”,苏宁易购在进入生鲜市场的过程中,只能借助具有冷链服务优势的物流公司完成配送业务,即通过整合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能力,弥补自身的冷链物流短板。以这种方式进军生鲜领域,这对于崭露头角的苏宁来说,实际运作上存在着诸多风险隐患。

首先,当前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物流服务覆盖的网络有限,因此服务质量较差,运作效率偏低,这很不利于苏宁易购深度挖掘生鲜市场;其次,大多数第三方冷链物流普遍缺乏规范的行业管理,不仅无法保证生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还容易造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极易导致冷链“断链”的问题;再则,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较晚,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冷链业务发展还不够成熟,难以满足生鲜电商的实际发展需求。

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纵然第三方冷链物流存在着多种不利因素,但苏宁易购依然执着于生鲜市场的布局,这种在挑战与尝试中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就是一次成功的经历。

NO6 亚马逊生鲜——开启黎明前的暗战

身世介绍:

1997年5月15日亚马逊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在其上市十年之后才首次推出了专门提供肉类、新鲜食材及杂货的家庭递送Amazon Fresh服务,但仅仅局限于亚马逊总部西雅图地区;2004年,亚马逊决定进入中国市场,其选择进入的方式是收购中国本土电子商务公司卓越网,随后又以2000万美金入股美味七七;2015年5月26日,亚马逊上线“生鲜馆”,正式接入生鲜电商业务,其生鲜O2O全球化战略越来越明显。

目前,亚马逊“生鲜馆”涵盖了水果、蔬菜、生肉禽蛋、海鲜水产,以及蛋糕等五大主流生鲜品类,共计超过600款产品;同时,“生鲜馆”平台首批五家合作伙伴包括了美味七七、21cake、都乐中国、大希地、獐子岛。

小编点评:

如今,生鲜O2O已经成为众多创业者一展拳脚的广阔天地,同时也大大吸引着更多投资者的目光。作为电商领域的标杆企业,亚马逊在发力中国市场时,一直秉持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经营理念。

作为行业新蓝海,生鲜电商的发展显然尚未突破困境。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当前最难克服的就是物流环节;而对于亚马逊这个“洋电商”来说,布局中国生鲜O2O还将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由于缺少本土化优势,亚马逊只好选择了收购的方式打进中国市场。从近几年发展动态来看,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层面上几乎是久不发声,但从投资战略的角度看,这看似普通的收购举动,实则是黎明前的暗战。因为,这种收购本土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可以帮助亚马逊快速打入中国生鲜O2O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长远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亚马逊还可以从投资战略中不断了解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以及从事生鲜业务的实践经验。虽然,亚马逊在中国生鲜O2O领域发力较晚,但试想一下,一旦其掌握了市场需求和运营技巧,未来就会开展更多、更大的行动。届时,这个颇有远光的“洋电商”将会逐渐凸显自身优势,从而对本土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第一物流全媒体 莫语/策划 蔡璐/编写)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