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南方该不该供暖气?

2015年01月26 13:56:00 来源:新华社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害怕南方的冷。”“北方干冷,冷的是皮;南方湿冷,冷的是骨。”互联网上,网友对南北方寒冬体验有此生动描述。

在中国版图中部,绵延2000多公里的“秦岭—淮河”横贯东西,划分南北。此线以南,桔林经冬犹绿;此线以北,乔木秋末多凋。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出了北方强制集中供暖区。一根根充满蒸气或热水的管道,给北方地区带来冬天的温暖。而这条弯曲的分界线,也将部分南方地区划入屋里屋外同凉热的寒冬。

南方该不该有暖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该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了。新华社记者近期沿“秦岭—淮河”一线采访,深入陕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城市和农村,看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新答案。

南方对暖气有需求吗?

作为秦岭以南最北的南方城市之一,陕西省安康市冬天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湿阴冷。

“总有孩子忍不住喊,‘老师手冻疼了,写不出字’。我会和孩子们先做操,等身体热乎了再上课。”安康市汉滨区红旗小学副校长龚传琴说,全校1700多名学生,冬季取暖“只有靠孩子们硬扛”。

江苏淮安的一个下午,气温三四摄氏度,袁集乡中心小学学生郑宇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做足球操,虽然穿了一件秋衣、两件毛衣和两件外套,他的小脸仍然冻得红扑扑。

运动取暖、提供开水、窗帘挡风……袁集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为孩子保暖想尽了办法。“几公里外就有一个发电厂,如果能集中供热,孩子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校长杜希军感叹。

在城市,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安装电暖、气暖设备。南京、上海、合肥等南方城市的一些高档楼盘,地暖几乎成了“标配”。在淮安等地,有供暖的楼盘,每平方米高几百元也好卖。

按地理线划分供暖区合理吗?

秦岭-淮河地理线,变成了强制供暖分界线。“该线与我国当年国情有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冯长春指出,“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供暖要财政出钱,受条件所限,能省则省,秦岭-淮河一带‘冻不死人’的地区就划为了可供可不供的地区。”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是否集中供暖应取决于当地实际情况。同为该学院教授周一星说,按过去的标准,江苏徐州属于可不供暖的地区。但徐州地处黄淮平原,没有阻挡,寒潮从北方直下,冬天比较冷。集中供暖不应该简单地“划线”“划片”,应该让有需要、有条件的城市通过市场杠杆,“撬动”集中供暖。

南方供暖造成财政压力、能源浪费、环境污染?

如果南方实行集中供暖,政府财政是否不堪重负?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一些南方城市在财政不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市场化供暖探索,已取得一定效果。

淮安阳光热力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说,完全靠市场驱动,供暖小区的开通率在20%-50%。目前该公司的民用供暖业务每年亏损三四百万。但依靠安装售卖供暖配套设备等其他业务,总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随着暖气开通率逐渐提升,企业效益还将大幅提升。

南方冬天短,且平均温度偏高,集中供暖耗费能源巨大?“从能源利用率看,集体供暖肯定比个体供暖更节能。” 淮安市气象台台长禹继华说,“事实上,即使没有国家补贴,也有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采用了个体取暖。”

“热电厂生产的蒸汽用于发电后还有大量富余,不仅造成浪费,还需再消耗能源进行冷凝。”陈伟认为,利用这些热能实行集中供暖,热电厂的能源使用效率将大幅提升。

合肥市热电集团总经理汪昌跃介绍,目前合肥市集中供暖的居民小区约150家,其中近100家都是小区自烧的小锅炉。如果将这些小锅炉关停并入市政统一供暖,对减少城市污染和排放会起到明显效果,每年还可节约数十万吨的燃煤。淮安四方热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师李雷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20万平方米的小区采暖为例,小锅炉每小时需消耗标准煤1.78吨,而一台30万千瓦大机组只需1.33吨,每小时可节约标准煤0.45吨,按一个采暖季120天计算,可节约标准煤1296吨。

南方集中供暖技术上可行吗?

“习惯是南方供暖最大的阻力。”江苏响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中连说,这几年群众供暖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上级部门能出台一些指导政策,县里肯定能尽快启动,“因为基本条件都已经具备” 。

事实上,一些非强制供暖区的城市已经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有限集中供暖方式,利用现有热电厂为居民小区供暖。

据介绍,淮安市从2004年起,依托三家大型热电厂对部分小区集中供暖,目前供热管网已覆盖30多个小区、2.6万多户。小区有没有集中供暖,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买房的重要参考。

安徽省合肥市从2005年开始在商业小区推广冷暖联供的集中供热方式。徐州市也于2013年取缔小锅炉后,由4个大型热电厂进行集中供暖,财政每年拿出1600万补贴,市区20%的居民已经用上集中供暖。

(新华社南京1月25日电)

声音

供暖看温度,

跟着“寒舍”走

“国家有了扶贫线,但还没有‘保暖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说,当前南方供暖主要靠居民“自己想办法”,“有钱才有暖”、缺暖“寒舍”多。

“供暖不能跟着纬度走,而要跟着温度走,跟着‘寒舍’走。”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建议,条件具备的南方城市应尽快把供暖纳入整体规划,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认为,解决南方供暖问题应该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南方现有热电厂的大量供热潜力,另一方面发展节能环保的供暖模式。从目前各地探索看,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热电联产是比较理想的两种模式。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在条件具备、需求旺盛的南方地区开展集中供暖,建设热源点和铺设管道,不仅可以填补供暖“洼地”,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政府每年都有“实事工程”,如今水、电、路等都差不多了,该轮到供暖了。

“以前‘一线分南北’、排浪式执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如何解决好南方供暖问题,也是一道执政考题。”吴亦明说。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