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供热采暖

太阳能经济的产业化问题值得深思

2010年03月26 09:03:00 来源:解放日报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太阳能飞机、太阳能船舶、太阳能汽车……最近一段时间,全球范围内运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发的新型产品陆续登场。在“低碳经济”的热浪的推动下,这些新能源产品格外引人关注。然而,这些新能源产品何时能真正实现产业化?普通百姓何时能真正乘坐太阳能飞机飞越太平洋,或是驾驶太阳能汽车驰骋在城市道路上?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其实比表面的热闹更值得人们深思。

“太阳经济”新突破

上个月,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星球阳光”号双体船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面世。这艘被制造商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动力船定于明年开始环球航行。

据介绍,“星球阳光”长31米,宽15米,排水量60吨,最高船速可达14节(26千米每小时)。船体上方装有面积为5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驾驶舱设在甲板中央靠前位置,呈亮白色突起。建造这艘船的瑞士公司表示,这艘太阳能船最多可载50人,预计将于本月底下水,5月到汉堡参加该市建港821周年的纪念庆祝活动,然后在6月至9月间展开测试。“星球阳光”号造价大约2400万美元,首次环球航行全程约4万公里,预料需时140天左右。届时,该船将横跨大西洋,穿过巴拿马运河,横越太平洋和印度洋,取道苏伊士运河回到地中海。

太阳能船还没有下水,全球首架可以昼夜飞行的太阳能飞机却已经起航。本月初,由瑞士科学家研发的“阳光动力”号太阳能飞机成功进行了首飞。

太阳能飞机不是一个新鲜概念,1981年,世界上就出现了第一架太阳能飞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太阳能电池技术日趋成熟,但至目前,还没有一架太阳能飞机能够进行昼夜连续飞行。如今,首架可昼夜飞行的“阳光动力”飞机HB-SIA已经出炉。它的机翼翼幅长63.4米,堪比空中客车A340的机翼,由于采用大量碳纤维,飞机重量只有1600公斤。“阳光动力”飞机有200平方米太阳能板,也就相当于一棵挂着200个电灯泡的圣诞树,和一辆电动摩托车电力相当。

“阳光动力”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架太阳能飞机耗资1亿美元,合作伙伴来自7个国家,代表着当今最新科技。今年世博会期间,飞机的模型或图片将在3个场馆同时亮相。在瑞士馆内,“阳光动力”的发起人皮卡德将通过视频和游客直接对话。同时,中国馆也向“阳光动力”发出了邀请,将展出飞机的图片。

利用瓶颈仍突出

太阳能船舶、太阳能飞机相继问世,一时间“太阳经济”仿佛已经普照世界。其实,用好太阳能,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太阳能光伏发电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无论那种运行方式,由于太阳并不是一天24小时都有,因此如何解决供电的波动性成为光伏发电的关键。

专家介绍,对于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来说,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尤为重要。这样一来,能把有太阳时所转化的多余电力安全地储存起来,以确保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也能持续发电提供能源。这一种发电方式主要适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相对较高。目前,世界上研究太阳能发电的企业纷纷投身到储能电池的研发中。3月1日,德国著名的赢创工业股份公司表示,将联合戴姆勒汽车公司和一些研发机构共同开发世界上储电量最大的锂陶瓷电池,以使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来可以实现大容量、低成本的储存。

作为研发项目的第一步,这家公司计划先在德国西部萨尔州的一个发电站建一个功率为一兆瓦的储电装置,所需的电池储电量约有700千瓦时,体积则只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的40至50倍。理论上说,如果这一储电装置每15分钟充放电一次,它可以保证每年给4000户家庭供电。赢创董事长克劳斯・恩格尔说,新电池一旦开发成功,将可以解决引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给电网造成的供电波动问题。业内专家则指出,仅德国就计划在2050年以前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提高到总发电量的一半,其他欧盟国家也将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发电输入电网,这给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储存和传输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专家预测,将来先进的储电装置将是一个每年数十亿欧元的巨大市场。

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将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这其中的关键是电网的结构和对新能源发电的兼容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建设的智能电网将解决这一难题。专家介绍,由于国情和电网发展阶段不同,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思路和重点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欧美国家发展智能电网重在配电、用电环节以及电网的技术改造上;而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突出强调了坚强网架与智能化的有机统一。其中,坚强网架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坚强网架的核心,智能化是提高电网安全性、可控性、适应性和互动性的关键。

就消费模式而言,与欧洲光伏发电分散接入、就地消纳的发展模式不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是集中和分散并重。由于一些可再生能源项目大多在西北地区,当地电网规模小,无法就地使用,需要集中接入电网,大范围消化利用。因此,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必须以大电网为前提,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柔性接入和大规模、远距离输送。

更关注民生利用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已走到十字路口,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全球性的话题。特别是以欧美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过于自信的金融市场的崩溃,除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妨碍世界经济产生更好的投资意向外,也使人们认识到,原先以石油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本身,已出现滥用资源、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使全球经济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人类需要重新调整思路,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平衡点,太阳能正提供了让经济和环境发展平衡的砝码。

2004年,德国政府最先出台上网电价法,实施购电补偿,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形式,给予为期20年不同等级的补贴。随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纷纷效仿,日本、韩国和美国的部分州也相继开放了市场。为了更合理的发展,美国奥巴马政府将政策重点放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上,美国加利福尼亚计划兴建的550兆瓦太阳能设备将占地约25平方公里。一场太阳能利用风暴正在全球掀起。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如何选择发展模式将深刻地影响世界。“太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良方。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且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践低碳经济的先锋国家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机制问题。比如太阳能资源利用的相关产品价格偏高,阻碍了太阳能产品的市场推广。我国历来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008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但目前急需落实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激励政策和实施细则。再比如,我国缺乏太阳能产业及与其相关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安排,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导致我国虽然具有太阳能电池板等光伏产业的生产能力,但所生产的产品只能销售到欧洲等国外市场,国内市场还远未打开。因此,专家建议,与其过度关注太阳能船、太阳能飞机等前沿产业,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的民生工程上。比如,对太阳能热水器推广不足的农村地区,建议实行太阳能热水器推广政府补贴政策,以解决因农民收入较低所产生的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困难的问题。另外,对光伏产业制定财政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减少目前部分光伏企业所存在的市场风险。建设部门还可以制定政策,规定新建小区必须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或太阳能集中供热建设,已建小区要逐步进行改造,大型公建和宾馆饭店必须利用太阳能供热,并制定设计标准和规范,让太阳能技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