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冷冻冷藏

发展农产品冷链需突破“一公里”瓶颈

2015年08月10 08:21: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农业、生鲜电商等话题不断发酵,“农产品”一词颇受大家关注。而物流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必备一环,也成热议的话题之一。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与高科技产业、金融业并驾齐驱的朝阳产业,其中,冷链物流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在“2015第三届中国(镜泊湖)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和沱沱工社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刘宇表示,把关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做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关键所在。

首尾“两个一公里”是冷链物流发展瓶颈

当前,我国对“农产品”板块越来越重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指出,从10月1日起将把食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列为监管的范围,尤其是冷冻、冷藏产品的储存和运输。除此之外,农业部新近出台的《关于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纲要》,也对农产品产地的市场建设做出详细说明,并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流通能力与效率。

对此,秦玉鸣认为,人们对“农产品”领域最大的关注,仍是聚焦在农产品买贵卖难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以黑龙江省为例,他说,虽然黑龙江拥有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所生产的农副产品的品质是大家公认的。但是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尚不够通畅,缺乏系统化的连贯作业,损耗严重。其中,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不到位,且运输和销售环节断链,全过程冷链比例较低。加之冷链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因此,他认为,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集散市场为载体、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农产品冷链体系是促进我国各地的农产品走出省门、走出国门,带动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生鲜农产品滞销、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生鲜产品腐烂屡遭消费者投诉等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突破农产品冷链首尾‘两个一公里’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秦玉鸣说,今年我国多个农产品主产区,都存在严重的果蔬滞销现象,例如陕西的油桃、福建的荔枝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通过跨境从国外购买的新鲜水果,其价格反而低于国内价格,这种价格倒挂的现象屡见不鲜。

秦玉鸣分析,我国大部分的果蔬产品集散加工地的产地设施不完善、专业性人才和信息化体统的缺乏,导致库存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是主要原因。“甚至有的果蔬库存地,他们自己的货放到库里,自己都找不到。”另外,运输费用高、运输车辆缺乏也是其主要原因。“总体来说,经过我在各地考察总结发现,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最先一公里’,二是‘最后一公里’。”

秦玉鸣说,“最先一公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国内大部分比较好的批发市场大都建在消费地,因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致使好多产品无法及时对接运输。二是产地在保鲜库的建设上亟须完善。因为大部分农产品,通过产地的预冷和储存可以做到错峰上市,躲开农产品销售的高峰期。但是大部分产地由于建设冷库投资太大和建成后的低利润而不愿投入。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做强冷藏集装箱建设。三是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对农产品的挑选和分级以及包装的标准化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运输中,如何保证生鲜品避免颠簸,需要在包装上做好设计。

在“最后一公里”方面,秦玉鸣介绍,我国的“最后一公里”基本上有三种模式:一是依靠快递的传统模式,例如采用顺丰快运等。二是自提和便利店模式,这种模式相对成本较低。三是O2O的模式,商家直接在小区的周围做自提点,目前该模式发展较快,也是投资者聚焦的地方。

“最先一公里”是做好“生鲜电商”的关键

“农产品标准化问题、冷链物流问题、顾客信任度问题是我国目前生鲜电商的三大难题。”沱沱工社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刘宇说,从我国的零售业现状分析,生鲜零售排名第二,但是生鲜的互联网化程度仍然比较低。与此同时,我国的生鲜电商发展空间巨大,由于资本的涌入,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元,预计到2018年生鲜电商的交易规模能达到1000亿元。

刘宇说,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形式,一是传统的B2C生鲜电商,二是O2O类的生鲜电商。O2O电商发展速度很快,配送的效率很高,甚至1?3个小时内即可送达。但是,O2O企业的发展是先做大规模再完善供应链体系,生鲜食品的保鲜问题在供应链的完善上还需要继续探索。三是专业的冷链第三方物流。但是因配送成本很高,与生鲜电商的利益脱节,目前冷链第三方物流还无法满足生鲜电商的发展。

“如何解决‘最先一公里’的保鲜问题是做好‘生鲜电商’的关键。”刘宇认为,目前,我国在产地标准化和产地预冷设施上还不完善。由于农产品没有在产地进行标准化,由生鲜电商来做,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刘宇认为农产品产地有做好标准化的优势,首先是低成本优势,其用工、场地的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减少产品的损耗。如果在产地做好了产品的标准化和预冷,并做好适合生鲜互联网销售的包装,有利于生鲜电商在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做到产品的保质保鲜。三是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产地做好标准化和保鲜,更加有利于品质的保障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谈及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农产品冷链标准化建设,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王炳南认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一是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内外贸协调、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体系。二是强化标准制修订工作,为提高冷链流通率、保障农产品品质提供依据。三是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通过一批示范企业的带动,营造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四是完善标准实施保障机制,重点在冷链安全、冷链交接、温度追溯等领域,探索引入认证评估等方式推行标准。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