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冷冻冷藏

《规划》出台 掀冷库建设热潮

2010年09月11 09:42:00 来源:制冷快报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近日,制冷快报记者获悉,在沈阳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近日成交的地块中,有一处地块因竞得人的身份与众不同关注而惹人关注。其他竞得人大都是房产开发商,而铁西区雨山湖街附近的一个地块竞得人是家菜果批发公司。

沈阳菜商欲建冷库 国内冷链投资正热

沈阳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近日公布的地块交易结果中显示,名称为“雨山湖街-3”的地块于8月27日成交,竞得总价1787万元,竞得人是“沈阳盛发菜果批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负责人曲堂盛表示,他们初步的打算是在这个地块上建冷库,“现在的菜价一天一个价,炒作起来没个准,其实我们一直在想怎么能让生意更稳定,正好前段时间,国家提到了鼓励建冷链物流,这种方式或许是降低风险的一个办法。”

对于这个行业的风险的理解,他认为主要来自于流通环节的成本压力和本地需求之间很难平衡,“现在本地菜的量和品类虽然也在增加,但还是不能够满足本地市场的全部需求,而且本地菜也并不全在本地销售,现在都是全国各地穿插着卖,哪有利润商家就往哪跑。”

这样就会存在运输成本,很多时候从广东那边收上来的菜收购价七八毛钱一斤,但一路几千公里的运费摊在成本上甚至比菜本身还贵,有时会达到一块多钱一斤。

“综合成本这么贵上来的菜,到了本地你还不能储存的话,那只能现买现卖了,利润并不能保障。”基于这样的担忧,他们有了自己建冷库的想法,“那样就可以在低价的时候买进来,见利润就走了,但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市场上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这个“冷”商机的确是空白地带,记者采访了沈阳多家蔬菜批发商后发现,现在沈阳本地的蔬菜批发商基本没有冷库储存蔬菜。沈阳市有关主管部门透露,目前已经开始对当地农产品领域进行冷链物流调研。

在国家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之后的一个月之内,国内各地已然掀起了一股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投资热潮。

例如,在天津滨海新区目前数十个万吨级冷库正在抓紧规划建设中,众多国内外从事冷链冻品加工物流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纷纷进入新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近日曾预计,《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带动社会资本投资2000亿左右。

提高蔬菜利用率 缓解突发性供应紧缺

曲堂盛所说的风险在蔬菜流通行业有着较强的共鸣,在十二线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土豆的刘彩华也感触颇深。

“现在蔬菜批发的风险很大。”刘彩华说,前几天她家从黑龙江拉回来一车土豆,结果天气原因到家之后土豆全烂掉了,一万来块钱的本钱就这么打了水漂,“我们这些小批发商没有资金能力建冷库,要是有实力建个冷库这种风险就小了。”

而冷链物流之所以给菜商带来希望,是因为国内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行业,存在着产业链条上的缺失。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介绍说,“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过去比较低,而且消费需求也不高,农产品在大量增产的同时,物流系统这一块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冷藏能力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但随着蔬菜消费需求质量的提升,现在冬季大家也吃绿叶菜,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性产生了明显矛盾。”李国祥表示。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令这一滞后性表露无遗:目前,我国蔬菜类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系统流通的在95%以上。由于流通过程中腐损率高,每年我国仅果蔬类流通的损失就超过了1000亿元。

“蔬菜的损失不光是农户收益减少,同时也会间接增加消费者负担。一旦有冰雪等交通运输的问题,马上就造成鲜菜供应量减少,价格上升。而这一块做得好,就可以平抑菜价。”李国祥分析说。

短期有价格炒作风险需要政府规范

冷链物流的前景令人充满期待,据了解,商务部同财政部、农业部从去年开始试点的“冷链物流”和“农超对接”项目,到现在的效果是,农民销售的农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15%,而超市的售价相应下降了15%。

但各地有了冷库储藏能力之后,商家是否会出现价格炒作的风险?李国祥认为,短期内不排除会出现这样的风险,但即使如此,也要坚定推进冷链物流的建设,长期来看还是有更大的积极意义。

李国祥表示,“之所以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价格炒作的风险,是因为这个领域需要企业主体来运作,现在这个行业在国内才刚开始起步,冷库建好了再哪收菜储存、什么时候出售,都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规范,市场不成熟,商家就有可能会压着货等高价再卖,价格被炒高。”这就需要政府的规范和扶持。

沈阳市一家蔬菜出口企业负责人张先生说,他家鲜菜平均的损耗率在5%~10%之间,他也一直在想建一个冷库,预计明年会着手。但“价格风险的确是一个问题,现在的菜价行情很难把握,建冷库一方面可以保障蔬菜的量,如何来保障销售时机还需要琢磨。”张先生说。

来自山东的冯一平一直在沈阳批发蒜薹,其实山东地区已经有挺多小型的冷库,“我知道一个农业大县就有四五百个小冷库”,但有储存并不一定菜价就不会走高。

“像有些菜本地周边没有,还是需要从山东等外地运过来,如果把菜运回到本地储存,到沈阳就有可能没那么新鲜了,比如蒜薹,拉回来即使有冷库也有可能会不新鲜,都黄了。”冯一平说,与其这样,还不如从产地冷库买过来。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