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机制保稳定促和谐。从健全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入手,制定了《应急管理宣传培训计划》、《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民族宗教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民族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定期自下而上排查民族宗教领域的不稳定因素,做到“预警工作走在排查前,排查工作走在调处前,调处工作走在激化前”,及时掌控和化解各种涉及民族问题的苗头,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以教育转观念求和谐。从增强少数民族群众法制意识入手,以“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及“食品安全宣传月”等为契机,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发放《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和基本知识读本》、《河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知识问答》、《依法经营清真食品 加强社会监督管理》等宣传资料3000份,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各界人士学法、懂法、依法办事。 三是以活动增进友谊增和谐。在全县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洁净民权”工程创建活动、以“端正教风”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和回汉杂居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友好乡、村、组活动,把民族团结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各项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县各族群众和各宗教场所出现了比守法、比致富、比团结、比文明、比发展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了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四是以发展增实力保和谐。引导清真食品企业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加强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督和管理,经常到企业了解情况,凡是企业提出诉求尽最大努力帮助协调解决。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