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紧紧围绕40项创建指标,积极组织开展生态廊道、农田防护林、平原沙荒造林、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等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建设,超额完成了2015年商丘市分配我县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截止目前,我县共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1.935万亩,占创建任务1.84万亩的105%,其中,完成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工程0.3万亩,生态廊道0.3万亩,城镇社区绿化0.2万亩,平原沙荒造林0.475万亩,特色经济林0.26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0.43万亩,参加全民义务植树人员达58万多人次,完成义务植树200万余株。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政府将林业工作纳入政府专项目标管理,与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签订林业目标管理责任书,量化目标,落实责任,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奖惩到位。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此项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去抓,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造林一线督促指导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县林业局把全县分成六个片区,成立六个督导组,从造林规划、苗木调剂、苗木规格到坑穴标准、栽植规程、造林质量对造林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督,严把质量标准,确保造林质量。
二、充分动员,广泛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森林城市创建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各界对森林城市创建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干群搞好造林绿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超前规划,及早行动。去年冬季,县林业局抽调技术人员对全县造林地深入细致勘察,科学制定造林规划,将造林任务落实到田间地头。春节过后,他们抓住造林黄金季节,集中人力,集中物力,集中时间,全力以赴抓好落实,迅速掀起了全县春季植树造林高潮。
四、严把质量,力求实效。林业部门在做好造林规划和技术指导的同时,重点做好了苗木供应和质量严把关。为确保苗木成活率,杜绝劳民伤财现象发生,该县从源头上严把苗木质量关,要求凡用于林业生态建设的苗木必须是本地苗,高度3.5米以上、地径2.5公分,坚决杜绝外地苗、长途苗、人情苗等劣苗差苗进入造林环节,详细登记每车苗木信息,实行苗木质量责任倒查,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实行“零容忍”。同时,提倡多树种栽植、多林种配置,逐步改变树种单一现状,优化林木结构配置。
五、强化督查,加强管护。县政府从县直有关单位抽调18名干部,组成六个督导组,对造林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检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使造林各项工作目标责任化和具体化,严格落实奖惩。同时,牢固树立栽管并重思想,造林容易管护难。从造林一开始,我县就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造林,严要求管护,下大力气加强林木管护工作,近日来,县林业局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深入到各个乡镇和新栽林区,实地检查新栽幼树生长情况。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新栽苗木生长态势良好,对于倒伏和生长欠佳的苗木,县林业局协调各乡镇,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补植、补救。在田间地头,林业技术人员现场向当地村民传授管护办法、栽植管理要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切实加强新栽幼树管理,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每块新造林都能顺利通过后期验收。目前,全县广大干群生态绿化意识明显提高,植林、爱林、护林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全民参与、全社会办林业搞绿化的浓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林业局 武胜利)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