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长三角“燃烧”天然气待破三关:技术 政策 价格

2003年10月1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10月7日,西气东输工程的“先锋气”从陕西靖边抵达终点上海,这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利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开始进入倒计时 全国最大天然气市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家组对东部市场调查后认为,长三角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是全国天然气需求量最大的地区。预测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用气量,2005年为83亿立方米,2010年为145亿立方米。比较落实的用气项目,主要集中在燃气发电、化学工业、其它工业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燃料等领域。 对长三角迅速成长升级的经济和社会来说,西气东输工程可谓福音。东输之气不仅将逐步驱散浓重的工业烟尘,还天空以湛蓝,而且将加快长三角工业结构调整。 据测算,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相当于提供2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2660万吨。如果全部用于化肥生产或者燃气发电,每年可加工合成氨1500万吨,可发电1000亿千瓦时。 东输之气还可保证沿线8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仅沪苏浙目前就有1700万户市民需要用气,10年后用气居民将达到3400万户,其机械设备需求量和土建安装工程量将超过600亿元。此外,以节能和环保为特点的家用燃气产品,也将迎来生产消费热潮。 有数据表明,一个国家当人均收入达到1200美元时,才能承受相对较高档的天然气消费。回过头再看看今夏长三角因罕见高温频频出现用电告急,以致大范围拉闸限电,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长三角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正向能源供应提出越来越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天然气作为一种具有综合优势的清洁能源,既为长三角描画出新的憧憬,也带来了待破难题。 价格关:有没有竞争力 以上海为例,无论是陕北靖边的“先锋气”、还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爬山涉水数千公里抵沪后,卖给城市管网的价格是1.32元?立方米。虽然低于目前上海使用的东海天然气上岸价格(1.45元?立方米)和进口液化天然气交气点价格(1.60元?立方米),但国内发电行业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普遍不高于1.1元?立方米,化工行业一般承受能力为0.7—0.8元?立方米,加之城市管网至最终用户中间还有运营提价,势必造成许多最终用户只有“望气兴叹”。 因而有专业人士指出,从当前国内企业的接受能力而言,短期内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可能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东海天然气“登陆”上海已4年,基本上局限在70万户家庭和少量企业之中,年用气量不过3亿立方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原本应是最大用户的发电和化工行业,受到了天然气价格因素的严重制约。 而按照西气东输整体规划,上海作为下游最大市场,2005年用气量要达25亿—30亿立方米,2010年达60亿—70亿立方米,2020年达90亿立方米,虽然西气的开发运营方和上海地方已开展了大量市场营销工作,但在短短数年内,实现天然气用量10多倍的增长,其难度可想而知。 天然气的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其价格。具体来讲,民用、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商业建筑空调等城市燃气用户,对燃料选择面较窄,天然气的竞争力较强,供应价格弹性较弱,但总的消费量并不大。而在燃气发电等领域,受煤炭和燃油替代效应的影响,天然气现有价格没有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的化工企业使用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则难以同富产天然气国家井口附近的化工同行进行竞争。 因此,在用气量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市场开发初期,下游用户迫切要求降低气价,尤其是用于发电部分的价格。 政策关:“不平等市场”能否改变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西气东输工程用于上游气田开发的投资为280多亿元人民币,近4000公里管道建设投资为465亿元,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震教授认为,让耗资巨大的西气东输工程及时发挥效益,必须闯价格关,但这不能指望上游降价而运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补贴或行政性强制措施也是不可行的。让效益与环境“走”到一起,实现共赢,只有运用市场经济杠杆,从政策面上动脑筋、做文章。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上海以及长三角等西气主要市场率先开征环境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燃烧煤炭、石油造成的环境污染,都转嫁给社会,仅征收排污费,不能根治污染。开征环境税,即将污染这一“外部成本”纳入企业的整个成本,平衡因使用不同能源带来的“不平等竞争因素”,鼓励企业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其次,在企业转换清洁能源所需相关设备的购置贷款以及配套资金使用上,实行倾斜政策,进而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加以引导。例如,上海浦西地区280万户居民全部用上天然气,按常规至少需要10年时间,特别需要“外力”推动。在立法方面,应该尽快确定最后期限,取消上海市区中小锅炉终端燃煤。 技术关:能否让市民从“电器”改用“气器” 上海当前近100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几乎都是煤电。今夏全市1个小时的最高用电量已突破1300万千瓦,其中超过1?3由空调引起,峰谷差有时高达45%。因此,单纯扩大发电规模、满足短期用电高峰需求,不仅费力费时,效益也好不了。上海真正需要的是调峰电厂,真正应该大力发展的是将发电与制冷制热有机相结合的新型“能电业”,而这恰恰是天然气的长处。 专家建议,上海如果能加大投入,在有条件小区、工厂、学校、养老院推广独立运行的燃气热电联供系统和燃气空调,不仅可扩大天然气下游市场、缓解用电紧张,而且能带动相关新兴科技和产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据悉,上海已拟在“十五”计划期间建设100万千瓦左右的燃气调峰机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发天然气下游市场还有一大技术差距:城市管网公司只管天然气的购入和卖出,缺少高效利用天然气的研发机构。因为天然气销量越多,投入产出比越高。城市管网公司完全可以集市场与研发于一身,不仅可推出适用于天然气的抽湿机、干衣机、煮饭宝、热水炉、洗碗机等系列产品,直接与电器竞争,吸引更多市民家庭接受天然气,而且可以开展针对企业和行业的中观、宏观解决方案研究,分析天然气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内部联系,将相对陌生的天然气真正全面、深入地介绍给客户。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比较落实的用气项目,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而在保证城市用气之外,东输之气将仍有富余,这就需要合理疏导强大气流,进一步开拓工业和民用消费市场,以提高天然气的利用率。从长期来讲,由于中国天然气储量不算丰富,随着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以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天然气使用量将大幅增长,供需矛盾仍很大。到2010年,中国天然气实际年产量可达800亿立方米,届时天然气的年缺口将达400亿立方米。专家预计,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在今后20年中可望以10%的速度增加,直到天然气的需求量占其能源消费总量的10%为止。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新华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