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家用空调“冷冬”启示

2015年05月2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入春之初,全国大范围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势头,但是从去年5、6月份开始,一直饱受高库存压力的中国家用空调行业,随着一波又一波卖力的价格战的“扫荡”,库存压力却未明显减少,料峭的寒潮一次次向空调业席卷而来,仿佛要把中国空调业直接带入可以预见的2015冷年发展冷冬。不过,一则厄尔尼诺有望使得2015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的利好,和房地产松绑的消息让这个冷冬的寒冷有些褪色,留下更多的希望和期盼,同时也给了行业一些启示。

库存水平“步步高”

2014冷年家用空调行业实现“双高”,一是出货量高,二是库存量高,但是相伴随的却是“双低”,一是旺季气温低,二是终端销量低。企业对业绩高增长的渴求,和市场的低迷态势形成焦灼格局,结果形成了创纪录的高库存量,这样的情况给2015冷年的空调业发展埋下了艰难的种子。而关于这个库存量到底有多少的讨论也有多个版本。在2014冷年的5月,业内就传出国内空调市场的库存量超过2200万台的说法。到2014年8月份,这个数字就飙升到3000万台,有的版本说已经超过3000。但是2015年3月初,中怡康联合多家空调厂商共同发布了《2015年中国空调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空调行业库存总量超过4000万台。而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代理商说,目前行业库存远超4000万套。4000万套是什么概念?按照行业统计,这个数字离全国一年的终端空调总销售量并不遥远,直接意味着2015冷年各空调厂家都可以歇着了。

图12014-2015冷年中国家用空调内销出货量月度对比(单位:万台)

2014冷年8月,空调内销出货以漂亮的数字——9%的同比增长完美开盘,但是开盘便遇冷,一直到2015年2月,7个月的时间里,有4个月都处于没增长和同比下降的状态中,15年2月更是同比下降16.4%。2015年的春节,每年过年都不怎么休息的空调企业,今年却都安排了长假,大多都是半个月。更直接折射出行业的压力重重。面对去年旺季创历史的出货高点,今年旺季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各上市企业刚刚公布的年报中我们也能看出2014年空调企业增速有所放缓。美的集团空调业务收入727亿元,同比增长16.9%,海尔空调业务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1.6%,海信科龙空调业务收入为113亿,同比增长22.8%,而志高空调业务收入83亿,同比增长0.9%。格力虽未披露年报,但基本预测其增速在13%靠上一些。虽然营收还都在增加,但是增速在放缓,过去几年,几家厂商的业务增长都在15%以上。

价格战争频升级

价格战和空调行业已经远离多年,但是去年10月国庆节,从来不打价格战的格力却率先点燃“战火”,宣称“20年首次发起空调价格战”。对此,美的应战,宣称“30年一遇的龙卷风”。紧随其后,海尔、奥克斯、志高、春兰、格兰仕、TCL空调等纷纷响应。可以说行业的高库存是价格战的直接诱因。此起彼伏的价格战一直未有停歇,被业内人士称为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在2015年旺季开盘之际,迎来了被外界形容为“史诗般”的促销对决,从厂商的直接对抗转到苏宁和国美两大渠道商联合厂家进行“PK”。旺季开盘以一场升级版的价格战开局,直接昭示了开盘阻力重重。

不断升级的价格战成果却不太尽如人意。终端销售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9-12月空调价格战期间,空调整体市场销量同比下滑7.3%,零售额下滑7.5%;到2015年,截至3月15日,前11周的空调整体市场销量同比下滑4.1%,销额同比下滑10.7%。而刚刚过去的最豪华的对抗战,从终端数据来看取得了一些成绩,促销当周空调行业销量同比增长83.6%,销额同比增长67.6%。虽然数据呈现高增长,但具体测算的话,国美、苏宁及五星三天时间全国范围内所有门店在家用空调产品上的零售总金额约在10亿元左右,按照平均单价估算,三大连锁全国市场整体的零售总量还不到50万。只能说差强人意。

清库存是价格战的表面现象,但是背后引发的种种思考需要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首先对消费者来说,促销的机型以定速老款、战斗机型23机占主导,这样消费者享受不到高品质的产品,而整机企业希望利用战斗机吸引消费者购买中高端产品,但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

其次对于厂家来说,压缩了利润空间。苏宁和各大品牌通过C2B的方式定制了大量基于原材料价格低位的空调产品,价格较前期市场同款产品至少便宜一成以上。价格普遍降低,就算销量有增长,那么盈利也会有较大差距。

再次对于经销商来说,他们忙活一年其实只是当了搬运工,卖的多但没有挣钱,他们反而更担忧现在透支市场,削弱了旺季的销量爆发。

最后价格战传导到上游供应商,空调企业将损失转嫁到上游厂商,他们深受其害。据某压缩机工厂负责人介绍,现在1.5P的压缩机产品从420元降到了370元,惨烈可见一斑。而另一个配套厂的销售负责人则表示,整机企业现在要求上游企业将产品成本拿出来晒,好进一步压榨他们本来已经很微薄的利润空间。

现在的价格战是市场充分竞争的一个结果,我们希望行业能够借机厘清库存,为新品上市扫清障碍,而实现进一步的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转型。国美电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3月底促销风暴结束后,4月就会启动2015年空调新品普惠,降价幅度会达到1000元。

智能互联忙牵手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被业界称为是空调智能化元年,国内外各大空调等厂商均推出各自智能化产品和云终端平台。互联网化、智能化更贯穿和影响着2014年整个家电行业的始终。自2014年以来,中国家电产业拥抱互联网时代而释放出来的“智能化战略、智能化产品、智能化转型”较量,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快速上演,并释放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行业巨头们纷纷强强联合。从腾讯京东“联姻”到海尔牵手中石化,再到小米入股美的,巨头联姻成为2014年的重要看点。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依靠单一产品或者单一品牌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搭建开放并联的生态圈就成为诸多企业的选择。而智能产品的集中放量使产品之间互联互通成为现实,如何构建智能家居生态圈成为家电企业的探索方向。

就目前市场上的空调而言,智能温控、自动调节送风方向、红外人体感应、环境监测预警等一系列智能化设计,是智能空化空调的主要宣传口号。

在去年8月份召开的2014-2015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上,各空调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将加大智能空调方面的投入,并阐述了各自的智能空调规划。海尔、松下、海信、志高等主流厂商联合成立了中国智能空调推广联盟,共同推动智能空调产业的提升推广,扩大智能空调的影响力。2015冷年伊始,各空调企业就纷纷推出各自的智能空调,将空调行业的智能化趋势推向了高潮。“2015年,智能空调产品的市场比重预计将达到4%,2015冷年或将成为智能空调高速发展的元年。”奥维咨询大家电市场研究员刘虎成表示,尽管智能空调销量开始出现井喷,但一方面,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另一方面,智能空调面临运营的困境。如何延长产品的价值链、增强用户黏性,实现增值服务是家电智能化需要翻越的一座大山。

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信部3月份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根据方案,2015年将聚焦制造关键环节,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选择试点示范项目,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试点示范。

为推进专项行动的实施,工信部近期将编制并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要素条件》,并以此为依据,遴选3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础是制造智能化,2015年将是智能制造大年。

“空气”平台抢搭建

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全国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让空气净化器一下子变的异常火爆,吸引了诸多品牌的进驻。美的于2014年上半年率先整合资源,提出“空气管家”概念,将调节空气的多种产品整合在一起共同发展,随后多个品牌跟进。这标志着与空气息息相关的空调产业正全面进入“全面环保”时代。

这成为各空调品牌业务拓展的又一焦点,对室内空气进行“温度、湿度、洁净度、风速”的全方位、一体化调节是越来越多品牌所倡导的产品发展理念。在空气洁净度调节方面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原有空调产品上加载空气净化装置,这在前两年海尔、海信等品牌的产品上就有应用;二是空调企业自主开气净化器产品,以空气产业为核心多元化发展,目前格力、美的、海尔、海信、TCL等品牌均有相关产品推出,外资品牌夏普、大金等品牌在涉猎其中之际更是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三是以智能为依托,提出“空气管家”的理念。

其中第三点是目前空调品牌在空气管理领域主攻方向,美的“空气智慧管家”已经拥有空调、空气净化器、抽湿机、加湿器四大空气类产品;从去年9月海尔空调提出智慧空气生态圈以来,已经实现了硬件、软件与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海尔健康空气套装”包括天樽、天铂、空气魔方、云服务和App等;去年8月,海信空调推出"会呼吸的家"智能空气解决方案。利用互联网优势,企业在迎合消费者对空气产品的需求、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之际,也肩负起社会公民节能环保的责任。

今年的家博会上,几乎全部空调企业均在展会上展示了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或者单独的空气净化器产品。新年度空调企业推出的新品空调几乎都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

空调作为室内空气调节的主要家电产品,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迎合消费者对空气类产品功能多元化的需求和对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要求,空调产品能效升级、空气类产品研发无疑是新的发展机遇。从之前的定频空调到如今的变频空调、空气管家,我们不仅看到技术的升级进步,更看到技术升级对环保和节能减排带来的贡献,空调企业节能、低碳、环保任重而道远。

冷媒切换方向明?

关于空调的冷媒切换方向可以说近些年一直处在比较激烈的讨论中。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中国空调行业将会在2015年削减10%的用量,以后每年逐步削减,最晚到2030年实现全面淘汰。我国空调器的产量占到全球80%左右的份额。每年制冷剂大约是15万吨左右,R22的使用量在2013年超过了7吨。所以我国选择替代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空调行业未来制冷剂乃至制冷系统的发展方向。

这个发展方向多年来主要围绕在R290和R32这两种冷媒的替代上。我国环保部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环保、安全能效和成本等等各方面,最终选择了自然工质丙烷即R290作为主要的替代路线,R410A作为一个过渡的技术路线。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与协会和机构共同推动R290的推广工作,在生产线改造、技术研发、培训、市场推广、选择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申请了7500万美元的国际赠款来开展相应工作。目前为止整个行业已经顺利完成了2013到2014的R22消费量冻结目标。行业签署了超过8000吨的改造和淘汰的合同,2015年之前的目标是18条,已经签署和即将签署的R290生产线有14条,占到目标的80%。另外为了减少市场推广阻力,还制订了R290生产销售补贴的方案,利用国际赠款来支持企业先期开展生产和销售的工作。

虽然政府在大力推广,但由于日本厂商对R32冷媒的相关产品推广更早更快,所以从制造商层面来看,他们更倾向于接受R32冷媒作为替代。现在从全球来看,很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有R32冷媒的产品在销售。从我国的制造情况来看,从2014年8月份开始,旋转压缩机行业对R32冷媒的压缩机产品需求开始增加,根据产业在线数据统计,2014年8-12月销售总量接近150万台(含出口),2015年1月单月总量超50万台。关于R32冷媒产品内销需求的增长,行业人士大多颇感意外,中国政府力倡R290产品的推广,R32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前景并不被看好,以往R32冷媒压缩机产品,以日系企业需求为主,但是进入新一年,国内企业需求看涨,其中凌达R32冷媒产品1月产销规模超过20万台,目前主要供给格力。国内部分整机企业生产基地均有改造R32冷媒产品生产线,而且涡旋压缩机R32冷媒切换也列入日程,一方面积极同上游压缩机厂家进行产品匹配,另一方面则开始逐步进行生产线的改造。目前,在空调上R32冷媒的替代除了价格及环保优势外,相对R290冷媒更便于实施执行。产业在线预计在格力、美的等品牌企业的推动下,2015年家用空调行业R32的替代将全面提速,全年累计规模有望达到千万台量级。

主力企业如果大力推广,那么国内的冷媒切换方向是否已经基本明朗?行业和政府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发展?不管是哪种替代方案,要实现绿色低碳和稳增长,必由之路必须是依托技术创新,由创新推动发展,而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推手之一就是提高环保要求。

虽然2015冷年对于空调行业来说是“冷冬”,但是也给了行业很多启示,使得中国的空调制造业意识到未来完全市场竞争将处于常态化,解除单纯依靠规模增长的固化发展思维,去迎接更加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