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新品速递

空间太阳能:未来新能源?

2011年06月0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大力发展核电对于碳减排的贡献有多大?核电究竟是不是经济的清洁的能源?“核电站需要巨额的投资运行成本,且目前公众关注的都是核电站的投资成本,核废料的处理成本和封闭反应堆成本等巨额投资却不在公众视线之内。”这是欧洲空间能源集团高级副总裁、美国核安全及前航天局专家徐枫博士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高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峰会合作伙伴与媒体圆桌会上对核电经济性表示的质疑。

对于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对碳减排的贡献力度,徐枫则认为十分有限:“要替代目前美国因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美国需要再建400多个核反应堆,花费1.2万亿到2万亿美元。从全球范围来看,则需要建设8000多个反应堆,这一花费将至少在24万亿美元以上, 而且需要花30年以上的时间。”

在日本遭受因3·11地震和海啸引起的核灾难后,首相菅直人最近公开表示要调整之前日本即定的以核为重心的国家能源计划和长远发展策略。日本早在这次核灾难之前就将目光投注向太阳能、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领域。据报道,日本宇航局(JAXA)已于2010年初推出了空间太阳能利用系统计划。这个系统至少可以产生10亿瓦特的电,足以给东京30万个家庭供电,将耗资2万亿日元(约合210亿美元)。

“空间太阳能”技术对于许多国人来说还较为陌生,但在美国、日本及俄罗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我国空间技术仅用于提供信息服务,而“空间太阳能”技术可利用空间技术为人类提供能源服务。通过火箭等将太阳能光伏设备发送至空间轨道,由其在轨道上接收太阳能,把能量转化成微波或激光,之后再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到地面接收终端,由终端输出到电网,在未来的能源领域这一技术将有极大的拓展空间。目前,四川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在无线传输领域均有一定的进展。

“空间太阳能的无线传输能力将在电网瘫痪时起到电力应急供应的巨大作用,目前,我国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还尚未列入有关部门的发展计划。”李明表示,“空间太阳能可采取微波或者激光两类技术。目前欧美主要以微波技术研发为主,而日本也在研发激光技术。”李明认为,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可能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同时有可能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尤其是可以推动以航天技术和工业所引领的人类低太空经济的起飞。

徐枫博士同时为空间太阳能技术的积极畅导者。此前他曾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风险管理项目的负责人,在推动2007年美国国防部空间防卫局对于太空太阳能项目的研究和评估等做出了关键贡献。他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空间太阳能和核能进行了科学比较。

“从可持续性、对环境的危害、安全性、经济性、技术难度、商业运行效果、错误利用的潜在风险和对人类长远发展的益处这八点来综合与系统的评估,空间太阳能较核电更胜一筹。”徐枫还进一步强调核电的风险隐患,每一次大的核灾难都很可能是由不同的问题和人们未曾预料的错综复杂的原因引起的,而核能利用的不可控性和核事故的毁灭性破坏力也进一步加大了核能利用的复杂性和风险。

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何学彦博士也赞成徐枫的观点。“核电的发展应该被重新调整,从重点发展核能到风能,再到潮汐能,最后到空间太阳能,应该是目前我国清洁能源重点科研攻关的顺序和方向。”何学彦表示。

会议最后,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秘书长林智钦教授介绍了拟于今年8月召开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高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峰会”的方案设想,“空间太阳能技术”将成为本届峰会的重要议题。

峰会还拟邀请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巴兹·奥尔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闵桂荣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院士,中国国家能源环境、科技、国防科工等相关部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国际清洁能源协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能源部国家研究中心、纽约大学、欧洲空间能源集团、美国航天局杰出科技成就奖荣誉获得者等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对中国高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问题进行讨论。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