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海外信息

美国清洁能源面临"人造地球卫星时刻"?

2010年12月0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1957年,前苏联率先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吓坏美国人。今天,美国媒体惊呼,美国清洁能源正在面临新的“人造地球卫星时刻”,不过这次让美国害怕的是中国。

在中期选举中大挫民主党后,共和党誓言要在执掌众议院后大力削减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特别是流入能源部的资金。为了让能源部用于发展清洁能源的科研基金得到保证,确保美国在全球的清洁竞争力,美国能源部掀起的新一轮媒体轰炸又悄悄展开。

11月30日,打开各大国际主流媒体的能源类版块,最显眼的一个词无一例外都是“Sputnik”,意为人造地球卫星。这个词便是美国能源部精挑细选过后确定的新“宠儿”,也是新一轮媒体轰炸的中心词。乍一看,会觉得莫名其妙,人造地球卫星如何能与清洁能源扯上关系?再细读,才发现其中的微妙关联。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让二战后与苏联处于冷战状态,一心争夺太空控制权的美国惊出一身冷汗,于是开始下血本研发卫星,重夺主导权。如今,“人造地球卫星时刻”便被美国能源部杜撰出来,不过这回他们的臆想对象不再是前苏联,而是中国。

朱棣文出马拉赞助

11月29日,美国能源部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记者俱乐部召开午餐会,朱棣文出席并发表了题为“我们面临的又一人造地球卫星时刻”的讲话,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为能源部拉赞助。

“就在朱棣文刚刚要发言前,每位记者得到了一份精致的餐前甜点:一个白色糖霜包裹的纸杯蛋糕,蛋糕上点缀着黑色的巧克力口味糖果。蛋糕被巧妙地设计成原子状,不仅有原子核,还有围绕其旋转的电子。”与会的《纽约时报》记者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不按常理出牌的餐前甜点,蛋糕形状的精心设计,无不提醒着在场宾客朱棣文物理学家的出身,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荣誉。朱棣文或许是想通过这些煞费苦心的安排向人们传达科学的重要性。

2010年,美国联邦预算共计3万6000亿美元,其中仅有约0.14%用于与能源相关的研发。“社会的繁荣离不开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根本则是研发。”朱棣文说。政府的投入不够给力,而来自私营部门的研发投资也极为有限,近些年来,不管是政府还是私营企业用于能源研发的投入一直呈下降趋势。朱棣文指出,“问题在于,在后刺激时代,我们是将延续这种下降趋势,还是力求改变。”

让能源部的处境更为艰难的是,它显然成了共和党在与民主党争夺领导权时的攻击目标。据《纽约时报》报道,来自密歇根州共和党人弗瑞德·厄普顿(国会能源与商业委员会一附属委员会的高级官员)在11月23日写给朱棣文的信中报怨说,“86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能源部分到了400亿美元,但似乎这400亿美元并没有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同时,截至写信时,400亿中仅有100亿用出去了,不是吗?”

面对这样的质疑,朱棣文似乎还是信心很足,他说:“我依然乐观地认为,美国有一天会如梦初醒,找到机会。当那一天到来时,美国仍将是世界上动力最足的创新机器。”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朱棣文呼吁。的确是这样,因为共和党明年就将正式入主众议院,届时能源部展开工作的难度要更大。

中国成清洁能源领域的前苏联

“打中国牌”似乎成了美国政客近些年来唤醒国民对世态严重性认识的惯用手段。正是如此,朱棣文才将中国近年来在能源高科技制造领域取得的研发成果与苏联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比较。

为使这一比较更站得住脚,朱棣文引用了一些具体数据,1998年美国占全球高科技出口的份额约为25%,中国连10%都不到;而到了2008年,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至20%,而美国的则被蚕食到不到15%。同时,2009年,美国授予的专利中首次出现了外国申请人多于美国人的情况。

“中国正在加大对能源研发的力度,看起来效果不错。我们也应该这样做,”朱棣文说:“让中国在科技上领先对我们来说将是高风险的挑战,因为创新创造社会财富。”在美国人还在一门心思地钻研计算机、国防、医药时,中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最昂贵的快速铁路网,并且发展出了世界上最高效的火电技术。

讲话中,朱棣文还提到,清华和北大已经成为派遣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最多的学校;而美国一家名为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的企业最近刚刚在中国建好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研发设备。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也支持朱棣文的这一观点。11月26日,他撰文写道:“20年后,当历史学家回顾2008-2009年时,他们会发现在这段时期内发生的最为重要的事情不是‘大萧条’,而是‘红色中国’决定转变为‘绿色中国’。在国会中,议员们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国将在污染上超越我们。但这早已过时了,中国正试图在绿色领域赶追我们。如果两国同时投入研发,相互竞争,我们肯定会赢。但不幸的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竞赛。这就像人造卫星已经上天,而我们却认为那是一颗流星。太多政客都活在‘我们永远是第一’的幻想中。”

《迈阿密先驱报》报道,与冷战的纯对抗思维不同的是,这回美国也有与竞争对手合作的想法,并向其出售自己的产品,以从中获利。11月14日朱棣文到中国,参加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的启动仪式恰巧说明了这一点。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