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是人类生存的地球上可再生能源的源泉,把太阳能作为替代矿物质燃料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肯战略目标。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采暖能耗的需求量占该区全年能耗相当大的比例,如北京市占到20-25%,三北贫困地区燃料得不到保证,学生上课都要受冻,影响到文化教育事业。 然而,上述地区的阳光资源(含冬季)充足,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如何把阳光资源利用到建筑上,使其满足采暖的要求,是实现全面奔小康的重要任务。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科技部门通过国家攻关项目组织全国专家在被动式太阳房建筑造型、集热技术、热工设计、计算机优化及预测等理论与实践上都做出了大量的成果,1992年由清华大学出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太阳能研究所等六单位合编的"被动式太阳房热工设计手册",1994年由农业部组织清华大学等单位参加编制了国家标"被动式太阳房技术条件和热性能测试方法"GB/T15405-9等。都有力地推动了被动式太阳房的发展,目前全国太阳房建筑面积已达1000余万m2;不但为改善农村及乡镇地区人民生活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且节能环保的效益也是可观的。如以1OOm2北京地区气候下的被动太阳房为例,与非节能房屋相比,初增投资不到6250元,每年节煤1.5t~2t合450-600元。1000万m2则可节煤15~20万t;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使人民生活感到舒适等社会环境效益更加显著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随着支援开发大西北的战略计划实施及乡镇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标准已不适应当前技术、建造和生活水平,为了保证太阳房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保证其健康地发展。2002年上述单位又进-步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的内容是: 1、修订是在建设部颁发的GB507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基础上进行的。 2、修订了原标准中对被动式太阳房的舒适度即室内男低温度由8℃~12℃,提高到14℃;对原技术指标也做了改动:A、增加对集热墙日平均热效率的定量要求。B、对我国太阳房气象区划中各区的太阳能采暖保证率做了修改;即对第一、二区太阳能保证率由原来的50%以上提高到70%以上,取消原标准中太阳房的主要居室在无辅助热源的条件下室内平均温度应达到12℃,室内温度低于8℃的小时数应小于总采暖时数要求的20%的要求。C、为了以验收推广为目的,对原标准测试方法进行了修订,取消原标准中以研究为目的的测试分级内容及经济分析方法,修订了部分测试条件和测试仪器,力求标准更加科学、先进、可行。 期待着太阳能在建筑上采暖得到政府政策的重视和支持,期待着新的国家标准推动这项事业更快地发展。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中国太阳能商务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