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美的隐痛”与“海尔忧伤”

2002年08月1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一切如人所料,海尔、美的这两家中国最著名的家电上市公司今年中报出现了令人难堪的净利润大幅缩水现象。 尽管这两家公司的经营领域不仅仅是空调,但我们仍愿意从空调行业的整体竞争态势来探究它们利润下降的原因,并且作个预言:与海尔、美的同处空调第一阵营的格力电器,今年的中报也不会太好看———这个预言一俟不久后格力电器中报公布即可得到检验。 在价格弹性极高的中国家电市场,在众多二三线品牌高喊着“降价就是硬道理”的时候,海尔、美的、格力严防死守着价格防线(局部的价格微调和隐性降价是不可避免的),难免遭受冲击并且丧失领地。虽然目前并没有来自权威第三方的数据证实,但从众多经销商和市场的反馈来看,空调三巨头今年日子不好过。 美的上市公司的经营涵括空调、风扇、电饭煲、微波炉、饮水机、电暖器、灶具、洗碗机、冰箱、抽油烟机、加湿器、热水器、吸尘器、消毒柜、电火锅和豆浆机等家电终端产品和压缩机、微电机等中间产品,但空调在整体销售收入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美的空调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美的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的业绩。(不久前,有美的相关人士称,美的50%的利润都集中在电机、压缩机等中间产品上,空调利润只占总利润的30-40%)海尔也一样。当上市公司收购了海尔集团空调资产之后,青岛海尔业绩的变化也就取决于海尔空调经营的状况了———因为冰箱从竞争业态到企业自身都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根据来自北京大中、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的数据,海尔空调由于价格坚挺,销售情况较去年有很大幅度的滑坡。有证券分析员指出:“2001年青岛海尔斥巨资收购了海尔集团下属的空调企业,这是一块被海尔集团孵化成熟又高价卖出的资产,从行业角度来看,该空调项目获利能力一般,今年公司业绩下降,其中空调利润率下降就占了很大原因。” 除了空调业竞争惨烈这个原因外,有其它空调企业指出:海尔、美的等空调一线品牌庞大的网络和经营管理队伍,居高不下的营销推广费用,在蚕食着产品毛利,使他们无法如其他中小品牌一样,采用灵活机动的价格策略和经营手段。换一种说法,就是海尔、美的们患了“大公司病”。 于是,有了美的的“事业部改制”。最近美的将原来的家庭电器事业部一拆为四,成立了电饭煲事业部、电风扇事业部、饮水机事业部、微波炉事业部,并且对内部人员和外部网络进行调整,裁减人员,实行代理制。据说美的的事业部改制还没有完成,还要深入地进行下去。按照美的总裁张河川的说法,“家庭电器事业部这种企业形态,对市场反应慢、开发产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产销脱节、营运成本偏高、对市场价格支持力不强等,继续下去存在巨大风险。”此可谓“美的隐痛”。 而以往一贯高调的海尔最近也陷入一种“忧伤”的低调中,一方面由于今年相对“难看”的中报,另一方面由于海内外媒体对海尔集团经营不透明的质疑。最近海尔因为对方写了质疑海尔的文章而状告一个普通网民成一虫,后者却成为《远东经济评论》最近一期的封面人物。这无疑让海尔难堪。 有业内人士断言:经营不透明和对企业领袖的过分依赖,是海尔隐藏着的最大“忧伤”。 正如海尔CEO张瑞敏所说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都会不断地出现“隐痛”和“忧伤”,这都很正常。海尔、美的中报中公布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75元和0.26元,这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属于业绩差,但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从企业财务数据的变化中警醒,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我们所看到的“美的改制”,或许就是这种治病疗伤的开始。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