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海立集团的印度梦

2014年09月24 15:47:43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13年前,恰逢印度“改革开放”的第二波浪潮,期间,制造业被提到与IT业共同发展的新阶段。13年后,尽管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还仅为16%,但这个拥有3亿中产阶级的巨大市场正释放出无限潜力。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14年前“勇闯”印度市场的“第一人”。回想起初入印度市场的经历,上海海立集团董事长沈建芳如是说,“20年前谈全球化,如果世界的产业忽视中国,那就谈不上全球化。今天,如果再谈全球化,离开印度市场也不行。另一个大国印度正在崛起。” 从2000年进军印度市场至今,14年来,上海海立集团在印度的发展步伐逐渐提速。2008年,海立集团在德里设立了印度技术中心,2013年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投资并在该邦最大的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市投资7180万美元建立了其第一座海外工厂,该工厂厂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目前年产能100万台,到2016年产能将达到200万台。目前,海立集团占据全印度压缩机市场43%的市场份额。 2014年,海立集团已拥有了年产2050万台的空调压缩机规模,年销售额超11亿美元,形成“4地(中国、印度、欧洲、日本)5厂6中心”国际化产业布局,成为位列全球前三的空调压缩机供应商。作为全球压缩机巨头,海立集团将进军印度作为加速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步伐。 中国驻印大使牵线 谈及海立集团为何在13年前就看好印度市场的发展潜力时,沈建芳表示,其实海立早在2000年进入印度市场,当时发现印度市场比较落后,没有达到消费的层次。对于主营空调压缩机业务的海立集团而言,家电消费存在一定层次,家庭只有先有洗衣机、冰箱、彩电等基本设施,才会购买空调。因为相对而言,空调是比较高端的家用电器。 “印度市场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人口多,贫富差距大。近3亿中产阶级消费能力强。随着消费能力增强,空调机开始渗透印度市场。”沈建芳说道,“所以,当我2006年再去印度市场探访时就说,只要空调机销量达到100万台我们就投资。实际上,2011年印度市场份额就已达成100万台的目标,因此就着手准备投资事宜。” 至于在印度众多地区对位于西部的古吉拉特邦情有独钟的原因,沈建芳在交流中提到了当时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沈建芳说,在选择古吉拉特邦前,他们也实地考察了多个地区,直到2011年机缘巧合,遇到时任驻印度大使张炎。“张大使当时推荐了古吉拉特邦。后来我们了解到,古吉拉特邦相当于中国的广东省,是最早开发的地区。考察后也感觉古吉拉特的投资环境相当不错。我们重要的客户也赞同,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古吉拉特。” 尽管位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是印度最早实现开放的地区。时任首席部长莫迪在主政古吉拉特邦期间,大力推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古吉拉特邦在过去十多年内经济增速保持在11%左右,远超印度平均7%~8%的发展水平。今年5月,莫迪成为了印度新总统,誓言要在全印度范围内推行发展制造业为主的“古吉拉特邦模式”。 在沈建芳看来,立足古吉拉特邦不妨碍产品出口,海立集团将以印度的古吉拉特邦为生产基地,产品出口将辐射至整个印度和中东市场。 加速印度布局 沈建芳曾与莫迪在2013年有一面之缘。当时,海立集团正在参加“活力古吉拉特邦”的招商引资会,莫迪亲自问候每一家参展企业。与莫迪见面时,沈建芳提出了印度需要大力发展空调产业的现实。莫迪听后,非常赞同沈建芳的提议,强调印度一定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对于在印度投资建厂的历程,沈建芳最大的感受便是印度的法律法规很齐全,而且印度相当注重契约精神,也就是在印度办厂无需“托关系”。此外,印度的中介服务相当完善。沈建芳分享了一则小故事。当时企业在印度设厂,要招聘印度当地员工。“我们把要求告诉印度当地的中介后,他们提供的招聘者信息相当完备,就连应聘者个人中学阶段的求学信息也相当齐全。”沈建芳说道。 目前,印度空调市场年需求量为350万台,预计将保持20%的年均增幅,但空调压缩机作为空调的核心零部件,印度本土厂家只有一家,而且年产量较少。海立印度投产后,可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快速响应印度空调市场。 对于那些对印度市场仍在观望的投资者,沈建芳给出了3点建议。首先,不能以中国发展的思路去想象印度,在印度市场要“顺势而为”。比如,印度政府对于内外资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的政策,因此,不能以国内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通常会给予优惠政策的思路谋求在印度的发展。其次,印度员工的做事效率不能与中国员工相提并论。沈建芳提到,要有充分的忍耐力,比如当地人对时间概念不清晰。最后,要扎根印度,企业必须学会当地化发展,也就是管理人员、发展人才都要当地化。为何融合印度籍员工与中国员工,海立集团曾前后邀请两批印度籍员工来中国上海学习压缩机制造技术,双方在加深感情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实现员工之间的融合。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