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冷库建设稳步发展 整合供应链或成趋势

2014年12月07 05:15:00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作为冷链物流中的关键一环,冷库建设和运营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生鲜电商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更是掀起了冷库建设的热潮。然而,在全国冷库建设稳步发展的道路上,以氨泄漏为代表的冷库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深思。

在新的形势下,冷库建设又将面临着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11月21日—22日,第八届全国冷库建设与运营研讨会在南京召开,370余名业内精英围绕着冷库建设与运营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现状:冷库建设稳步发展,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自201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之后,我国冷库市场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今年10月份,国务院又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助推着冷库建设朝着规模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据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冷库总容量已达到8345万立方米,提前超额完成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规定目标。据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龙昌介绍,“2013年,我国冷藏库建设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冷库容量的增长速度稳中有升,2013年冷库总容量较之2012年增长了9.68%”。

就冷库的组成结构而言,我国冻结物冷库和冷却物冷库所占比重较大,而超低温冷库则发展缓慢。在2013年冷库总容量中,冻结物冷库和冷却物冷库为6329万立方米,而超低温冷库仅为15.8万立方米。而从冷库分布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净增容量最高,而西部地区增长比例更高。

据刘龙昌介绍,全国冷库主要分为公用冷库和自用冷库两大类,其中,自用冷库所占比重较大,占75.49%。而在公用冷库中,主要有公共储存型、市场配套型、物流配送型等三种,其中公共储存型占比最大,占66.30%。而自用冷库中,生产储存型冷库占比较大,占92.39%,物流配送型则占6.68%。

“虽然我国冷库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了持续发展,然而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李燕分析,“总体而言,各地建设的冷库,量的增长很明显,但质的变化不大。”

在李燕看来,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库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冷库主要采用人工堆码,手工管理,产品损耗大,也很容易“断链”。此外,在冷库运营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中涉氨制冷企业火灾频发,不仅为企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为企业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关注:破题氨制冷安全 复叠制冷系统受关注

氨泄漏引发的冷库安全事件,一直是冷库从业人员难以排解的痛。就在此次研讨会召开的当月,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海霸王食品厂发生了一场液氨泄漏事故,由于消防人员赶到得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李燕介绍,从2008年到2013年,每年都会发生10多起冷库安全事件。此次研讨会更是聚焦冷库安全,旨在探讨氨泄漏事故的破解之道。

在刘龙昌看来,在一系列的冷库安全事件中,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舆论媒体过分夸大氨的危险性,涉氨冷库项目审批随意性强;其二,冷库从业人员培训上岗“证出多门”,现有培训方式孕育着事故隐患;其三,冷库氨制冷系统的技改小项目设计施工报批无专门通道。

在上海嘉顿商业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卫黎看来,氨是一种优良的制冷剂,已经有上百年的使用历史,而且其价格低廉,运营维护的费用低。冷库建设期间的安全事故大多由施工现场管理原因造成,与氨无关;而冷库使用期间的安全事故,20%的事故是由设计原因造成的,40%的事故是由施工留有隐患造成的,剩下的40%是由违章造作造成的。

然而,对当下的氨制冷系统,张卫黎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首先,在系统中多采用自动控制,从而减少操作人员与氨接触的几率及误操作率,提升系统稳定性;其次,储氨设备尽可能室外露天布置,一旦泄漏,室外设备可以降低氨的浓度;最后,减少氨的充注量。

刘龙昌也认为,减少氨的充注量是氨制冷系统的发展方向。根据《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规定,对使用氨作制冷剂的冷库制冷系统,其氨制冷剂总的充注量不应超过40000kg。“减少氨的使用量,在制冷系统中,可以用二氧化碳为制冷剂。”刘龙昌分析。

在国家环保部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金支持下,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开始承担实施NH3/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替代R22示范项目。而大连獐子岛中央冷藏物流基地现代化冷库就是采用了NH3/ CO2螺杆复叠制冷系统,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CO2制冷应用项目,被国家环保部及相关协会授予新型环保制冷工质替代技术示范项目,面向全国食品冷冻冷藏行业进行推广。

环境:冷链物流政策利好,冷库建设需求大

据刘龙昌介绍,按照储存商品来划分,我国冷库中综合类所占比重较大,占51.66%;其次是果蔬类、水产类和肉禽类,分别占24.78%、12.06%、9.75%。由此可见,以果蔬、水产、肉禽为代表的农产品对冷库建设的需求最为旺盛。

“希望大家多到产区去,建仓储设施,这样既可以减缓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压力,还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研讨会现场,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市场流通处处长张国向参会人员发出呼吁。

在10月份刚刚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将农产品物流工程写入了中长期规划的重点工程。规划强调,要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南菜北运”和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完善冷链物流网络。

张国介绍,现在全国农产品市场的数量大概有4400个,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批发市场由2000年的332个增加到2012年的1044个,其中,肉禽蛋、水产品、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市场的个数增长较快,占比则由28%上升到59%。此外,全国各类农贸市场有27000多个,其中综合性市场占82%,粮油市场占2.6%,果品市场占2.5%,蔬菜市场占6.6%,水产品市场占1.1%,肉禽蛋市场占1.5%,土畜产品市场占3.1%。

然而,由于多年来社会资本和财政投入多集中于销地市场,产地批发市场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最薄弱环节。“我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现有2600个,占农产品批发市场的60%,其中蔬菜市场1210个。”张国分析,“未来国家将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产地市场,如浙江舟山国际水产城等;此外还要积极建设一批区域性产地市场,广泛建设一批农村田头市场。”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王微看来,物流体系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供应链整体呈现运销合一的特征。而且,随着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发展,生产消费格局变化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已经显现,“我国物流主体以小微企业为主,市场结构高度分散,第三方物流服务明显增长。以‘农超对接’模式为代表,通过订单、合作和并购等方式整合供应链,减少物流环节,已成为中国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案例:探索冷链物流升级 鲜易打造云温控供应链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新常态”下,城市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产业结构、流通方式及交易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物流业的战略性基础地位日益凸显。

在河南鲜易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鲜易供应链)董事长刘朝阳看来,随着生鲜电商的推动,冷链物流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为保障食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必须构建统一、安全、高效、协同的温控供应链体系,建立从源头到终端的食品质量保障体系和全程可追溯体系,用全程冷链物流服务保证产品安全和品质,降低损耗,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因此,鲜易供应链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所谓“云温控供应链系统”,就是构建链接生产、仓储、运输、加工、集采、交易、配送的一体化温控供应链,以多元化的地面服务能力、网络化的供求信息管理和全球化的贸易运作能力,为中国现代食品产业提供超越传统冷链的系统化服务。

在鲜易的云温控供应链系统中,有温控仓储和冷链运输两大基石,生鲜加工和生鲜配送两大中心,集采分销和电子商务两大平台,冷批市场和农批市场两大市场。通过自建、租赁、托管等方式,鲜易供应链在全国七大区域运营18个温控供应链基地,分布在大中原、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区域,仓储总容积达到150万立方米。

在冷链运输方面,鲜易供应链依托冷链运输信息平台,集成冷链运输核心资源,实现冷链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现拥有冷藏运输车辆1000余辆,自有与调动社会车辆3000余辆。

据了解,鲜易供应链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全托管和个性化定制。通过管理输出,鲜易供应链推进核心大客户“仓库全托管”、“产品全托管”,在帮助核心大客户降低物流运营成本的同时,引入其他三方客户实施共同配送,实现对行业资源、社会资源的优化管理。其中恒慧食品已经实现仓库全托管,千味央厨实现产品全托管。

为了给中国生鲜食品企业用户提供一个营销交易的平台,鲜易供应链还打造了一个生鲜食材的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鲜易网。此外,鲜易供应链基于广泛的市场需求,构建了稳定的进出口渠道,拥有欧洲、北美、南美、东南亚及我国香港多个海外集采中心,与19个国家和地区100余家厂商形成稳定的进口渠道。

“我们将依托网络化温控仓储及冷链运输配送系统两大基石,以物联网技术、供应链金融为核心服务手段,围绕供应链优化,开展国内外贸易、流通加工、温控仓储、展示交易、干线运输、城市配送、终端连锁、网络营销等业务,引领整合产业资源,帮助客户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同步,从而打造统一、安全、高效、协同的温控供应链系统。”刘朝阳说。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