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昔日远东第一冷库在沪谢幕 曾肩负逾6成日常冻品供应

2016年05月13 09:15:45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据《劳动报》报道,上海昔日最大的“冰箱”,如今停止制冷了。

在军工路周家嘴路口,申宏冷藏储运公司的门前不再有昔日的车水马龙,以往拥挤不堪的停车场已然是空空如也,院内一度红火的交易市场也铺门紧关。唯有门口一张大大的白色告示显得异常醒目,吸引着来往的市民驻足观望。这个拥有50年历史的冷藏公司,已经确定搬迁。

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里默默伫立的两座不起眼的土黄色建筑,居然是昔日上海乃至远东最大的冷库,这里曾肩负着申城65%的日常冻品供应,也曾为香港提供40%的冻品猪肉。从1966年开始,每天从这里发出的冻品和生鲜覆盖了上海市民的日常餐桌,在这个2万吨的“超级冰箱”内,-18℃的冰天雪地保障了从天南海北供应上海的各种食品。

而为了城市安全和发展,这个远东第一冷库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机组不再供电,50年来始终不化的坚冰也开始融化成水,流淌在地面,逐渐风干。

好在,它们曾目睹着上海的变化,目睹着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的改革成就,这对于那些工作在这里的人们而言,无疑是最美好的记忆。

曾承担战备任务 厂区里布设过高射机枪

1966年时,第一座单体10000吨冷库在此诞生;时隔两年后,它的“弟弟”在隔壁出世,体量也达到了7600吨。

作为公司为数不多的老员工,设备能源部经理朱忠良18岁进厂,在此工作了一辈子,他的回忆透露了不少冷库的秘密。

“就体量而言,这里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冷库,在整个远东地区也是首屈一指。”朱忠良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冷库还隶属于上海市外贸局,在建造时可谓是不惜血本,所有的无缝钢管全部采购自德国,由上海建设领域最为出名的基建公司负责工程,每一面的外墙厚度都超过了1米以上,牢固程度可想而知。

“除非用穿甲弹,一般的炮弹根本别想打穿。”朱忠良说了一个“段子”———若干年后,公司曾想在冷库墙上开扇窗,就叫了个工人来凿墙,说好是50元打两个洞,结果活没干完工人就撂挑子了,宁愿倒赔100元也不愿再干,“连冲击钻的钻头都磨平了,可见其坚实。”

墙体厚,当然为了保温,但另一个在当时秘而不宣的原因,则是为了战备。打开地图,你可以发现冷库所在位置的特殊性,其所处的军工路周家嘴路在60年代时可谓是一片荒地,冷库是当地最高的建筑,而紧靠黄浦江比邻复兴岛,则更凸显了其重要性。

甚至,当时杨浦车站还有两条支线铁路秘密修进了冷库内,可谓进退自如。“我们里面还有200米的深井,两路供电线,确保发生意外时,不会断电断水。”朱忠良告诉记者,国际形势最为紧张的时候,厂区内还布设过高射机枪,位置就在冷库的顶端,“我自己都曾接受过射击培训,定期要去奉贤的靶场打上几十发子弹。”

见证市场供应变革 昔日西瓜皮要回收制酱

当然,曾让冷库工人臆想中热血沸腾的战争画面终究没有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超级冰箱”建成后的主要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

“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为国家换取外汇。”朱忠良告诉记者,那时国家穷,加上又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可谓百废待兴,无论是海产品、肉类、家禽等,都是宝贵的资产,因此当时的冷库承担了转运储存的作用,并不对市民开放购买,从全国各地汇入的优秀农产品,都在这里被装箱上车。

“别说不开放,甚至还要回收。”同为老员工的市场部经理陆怀庸打趣道,你们现在年轻人都知道“PAPI酱”,可曾知道“西瓜酱”?原来,在市场供应极其匮乏的年代,连西瓜供应都是限量的,而每一块西瓜皮都不能浪费,要回收制酱,“那个时候,商店里卖西瓜可不像现在,你随便抱着便走。都是拿着锅子去舀瓤,皮都不卖给你的,全部冻到我们冷库里去给厂里做酱去了。”

不过,沾了冷库的光,工人们当时的待遇要略好于普通老百姓。“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大的好处就能多分点肉。”朱忠良回忆道,过年的时候,冷库职工可以分到半匹猪,要是夫妻两人同在单位,那可就是一整只猪了,“这在当时可令人羡慕不已,甚至会有邻居来托关系求着能匀给他们些。”

而伴随着市场发展,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冷库也开始打开了大门,做起了内贸的“生意经”。1998年时,申宏冷藏储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1999年,冷库里开辟出了一条交易街市,大量的冷冻食品开始从冷库里搬出,进行市场交易,提供给上海普通市民享用。

“市场开放,迅速带来了人气,可谓是天天火爆。”申宏冷藏储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言宏伟告诉记者,大量的冷冻蔬菜、猪肉、鸡鸭、海鲜不断涌入和批发而出,年供应量很快便突破了20万吨,在当时上海滩所有冷库中可谓首屈一指,鼎盛时期,上海65%的冻品全部出自此处,而其中尤以猪肉和鸡类为甚,“这两个类别,市场上每有10道菜,可以说8道的原料在我们冷库里待过。

据了解,尽管上海在此后还兴建了包括吴淞冷库等大大小小多个冷冻基地,但在正式关停之前,申宏冷库依然以占地55亩、库容2万吨的容量堪称上海最大的肉类冻品仓库,年交易量达到70亿元,全市60%的冷冻肉类都来自于该冷库。

“只要是冻品,什么稀奇古怪的都见过。”朱忠良感叹道,从封闭到开放,从种类单一到日益复杂,冷库50年来可谓见证了上海副食品供应的历史。

而依靠着这个市场,也诞生了一个个传奇式的富翁。“自行车进来,宝马X6出去”,言宏伟笑着说,这在冻品批发商中并不少见,最早看到商机的人们,经营的模式相当简单,就是最原始“搬砖头”,但市场庞大的消耗量却让生意变得相当好做,“背靠冷库好乘凉”,成就了不少上海滩最早的百万、千万富翁,许多如今沪上肉类、家禽类的一级代理商,都曾经在冷库摆过自己的小摊位。

50年来冰未化过 墙上最厚的冰块超过10公分

在朱忠良的陪同下,记者进入了这座“远东第一冷库”内部。

行走在库房之内,那种感觉非常奇妙,蜿蜒而曲折的通道、厚重而坚实的墙壁、昏黄的电灯嵌在冰雪之中、裸露的管道缠绕在每个库房内……这一切,让你觉得你正经历着历史。

“50年来,冰从未化过。”在已经空无一物的库房里,朱忠良的声音显得空洞而悠长,“从开库至今,7台机组日夜不停为冷库供电,哪怕是检修也要保证基本供应,所以这里始终保持着-18℃的温度。”

有意思的是,因为够冷,在盛夏时节,冷库曾有一个保留节目———看电影。外面30多度的高温天,里面的上百位员工却是裹着棉袄吹冷气,那可真是不一般的享受。

伸手触及,那墙壁上最厚处凝结的冰块居然超过了10公分,而在各个角落中,冰棱与雪花的混合物随处可见,打开手机的闪光灯,你居然可以发现,四面冰墙上晶莹闪光,一瞬间简直有了身处水晶宫的感觉。

记者了解到,整个冷库是通过液氨进行制冷,裸露而出的红色无缝钢管就是其核心,所有冷库的管道如果长度加在一起,居然能达到惊人的100多公里,而在厚实的墙壁中,还有一样充当保温的特殊材料———砻糠。

“从现代制冷来看,当然完全是过时了。”朱忠良告诉记者,不过在当时这种稻壳可是性价比相当高的保温材料,由于国内盛产稻谷,砻糠供应完全不成问题,所以在60年代时才成为了首选,为此冷库的最顶端还有好几个库房,专门用来放置。

虽然,如今所有的机组都已经正式关闭了,但就依赖着这些冰块,冷库内的温度依然可以达到-7℃左右。不过,不时落下的碎冰和脚下的积水,依然提醒着你,坚冰也将会彻底融化。

“最后告别的时刻,终将会来临。”朱忠良看着一位负责凿冰的工人推着小车经过,感慨着如此说道。

为城市安全而搬迁 希望保留下来做一个展览馆

“随着最后一扇库门的紧锁,最后一辆车门的关闭,曾经被称为远东第一冷库的上海冷冻三厂收官谢幕,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见证这一时刻的来临,冻品界将永远铭记它的传奇……”这是言宏伟在微信上留下的一段感慨之语。

伴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昔日安然处于郊外的冷库如今周边早已是一片喧嚣,左边是大型超市,右边是中环高架,周边更是不乏大型居住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运转,设施陈旧老化,原先地处偏僻的冷库,随着城市的发展,企业被周边的居民区反包围,消防安全工作显得尤为突出。

不得不说,申宏冷库成为了杨浦区相关部门心中的一颗“定时炸弹”,虽然它从未出过事故,但如果继续运营,一旦发生不测,造成的损失可能极为惊人。

杨浦区消防中队内江支队副中队长胡松波告诉记者,冷库使用的80至100吨液氨是安全重点,此前外省市就曾发生液氨泄漏引发火灾并发生爆炸,一度造成百人以上死亡的重大事故,因此该冷库始终是其中队的重点监管对象。

为了城市安全,申宏冷库最终决定搬迁。言宏伟告诉记者,其内部的2万多吨现存冻品已经全部分散至宝山安达、鹤岗和锦江三大冷库,200多位商户也随之离开,“等到液氨全部抽取完毕,就会把管道进行彻底清理,相当于给这个‘超级大冰箱’洗个澡,然后它的寿命就真正结束了。”

最后一车离开冷库时,当时申宏冷藏的所有职工都来了,其中甚至有退休的老员工,他们都是来见证这个心中的历史时刻。

“这个冷库为这座城市做了太多的贡献。”朱忠良感慨道,“今后,它虽然不会制冷了,但希望能保留下来,哪怕做一个展览馆,也挺有历史意义。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