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美的与格力的装备制造升级路径

2017年08月24 09:09:27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珠江西岸积极掘金装备制造业的同时,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正陆续进场,企图在行业风口来临前抢占新一轮技术制高点。

8月28日,历时三天的第三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贸易洽谈会将在佛山潭州会展中心启幕。美的和格力将携各自最新的智能装备产品亮相,而去年两者相距不足500米的隔空暗斗还犹在眼前:一边是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跳舞、与人下象棋和写字;一边是美的和安川合作研发的机器人自由伸缩和扭动优美身躯。

战场换了,对手没变。作为中国最知名的两大白色家电制造商,美的和格力不约而同将触角伸向智能装备领域。这绝非偶然。

中国机械工程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注意到,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形成第三大板块。“第一块是原有的国有型装备龙头企业,从重量角度仍然保持行业霸主地位。第二块是民营企业快速崛起,这两年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都来自民营企业。第三块出现在大型的制造商里面。这些企业原本作为装备制造业用户,现在他们快速进入装备制造业。”

美的和格力,正是第三板块的代表。

产品升级倒逼产业链延伸

由于新厂房还没有建好,格力电器的子公司—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只能暂居在珠海佳能有限公司的旧址厂房里。略显破旧的厂房里没有电梯。转角处,墙上印有董明珠相片的巨大横幅招呼来访者,旁边写着她的著名宣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在工厂二楼,六台六轴机器人一字排开。几天后,它们将作为格力装备制造的最新产品亮相装洽会。格力智能装备总经理沈显东情绪略显激动,相比前两次格力在装洽会上展出的工业机器人,这款产品成为“硬通货”,因为“包括伺服机在内的三大核心部件已经全部实现自主研发,功能经过多次调试已达到市场使用要求”。

从2012年格力电器旗下的一个事业部到如今,格力智能装备已成为拥有近千名员工、产品覆盖工业机器人等10多个领域的装备企业。

石勇的研究团队曾以格力转型为案例,研究大型制造商从用户转型为装备制造生产企业的内在动机。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美的并购还是格力坚持自主研发,类似大型制造商切入装备制造领域,不仅因为他们有多元化扩张的需求,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自身产品升级的需求。

事实确实如此。几个月前,美的集团机器人产业项目总经理甄少强在一次内部分享课程上透露,美的介入智能制造领域,首要是来自自身制造提升的需要,其次才是看中行业高速发展存在的机会。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格力从空调制造转向装备制造的契机,是因为格力在国内采购不到高精确度的产品。“我们买的都是进口的设备,这让我觉得应该有自己的装备,(外国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从用户转型生产、从“买”转向“卖”的装备制造生产企业不只是格力与美的。甄少强指出,尽管机器人四大家族占据国内市场的70%,但在工业机器人本土国有品牌中,近年富士康、新松、埃夫特和GSK、ESTUN“五小虎”表现强劲,其中富士康机器人和埃夫特机器人均诞生于大型制造商。

埃夫特已成为对外销售量最大的国有机器人产业核心企业,但其前身不过是奇瑞汽车设备部下不到10人的装备制造科。其总经理、原奇瑞汽车设备部部长许礼进曾透露,当初选择做装备制造是被形势所逼。“过去奇瑞汽车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依赖进口,不仅技术受制于人,还常常受气。”他多次因机器人“罢工”而挨批。“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哪怕机器人出现一个小故障,整条生产线都必须停下来,等着国外工程师‘打飞的’来维修。”

激发用户企业的动力和活力

石勇认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珠西一些专业化制造产业升级的自然推动,政府只是顺势而为。“例如德国的汽车产业上世纪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带动了大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有制造业发展基础的珠江西岸具备这个条件。比如中山的灯饰产业、珠海的电子产业、佛山的陶瓷产业。“产品的升级对工作母机的生产能力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这种要求会从下游逐渐传导到上游的装备制造业。要把服装做好,首先要有好的缝纫机。”正因如此,作为用户企业进军装备制造业,具备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天然优势。

董明珠认为,花钱买技术并不能叫投入,只有投入到自己开发的、可以受自己掌控的技术上才有意义。尽管格力走得慢一点,但格力电器生产线为其自产的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应用提供了最大便利。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背后有强大的格力电器作为后盾,所有机器生产后可以在格力电器的生产线上不断调试、优化,之后再对外销售。”一位格力智能装备的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沈显东介绍,格力智能装备产品已覆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检测、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超100种规格产品。同时在珠海和武汉设立了四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尽管目前生产的工业机器人70%被格力电器内部消化,但需求总量依然惊人。“格力每年的机床需求总额达50亿-60亿元,(作为用户)他们有能力把创新链做起来。”石勇分析。

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甄少强认为美的做机器人的优势在于自身需求、品牌和资金,劣势是技术积累为零和对行业陌生。格力同样面临这种局面。上述格力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研发过程中光零部件采购一项就和家电制造有很大不同。“以前是大批量采购,现在一次可能只买一件。”

沈显东估计,目前格力机器人销售台数和市场占有率至少在国内排名前五,但“我们不满足于中国前五,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和产品的精度、推广性,尽量缩短和国外先进厂家的距离”。他同时表示,格力不排除会考虑和一些关注、理解智能装备同时想投资智能装备的企业合作,且不限于国内。

在石勇看来,政府在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时,一方面针对产业基础薄弱地区需加大招商力度,但最重要的是激发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必须把格力等用户企业的需求激发出来。因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来自于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而他们正是装备制造业的最大用户之一。”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