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美的格力闹法院见背后:空调市场增长规模触及天花板

2017年06月26 10:29:57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一场围绕专利展开的诉讼与反诉讼战争在白电巨头格力电器(000651.SZ)和美的集团(000333.SZ)间爆发。

6月22日,美的空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确认,美的决定发起反诉讼。而在此之前,格力针对美的的“制冷王”系列空调提出了专利诉讼。

“法院见”对于这两家巨头来说并不陌生。频繁诉讼背后,双方在空调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在空调市场增长规模遭遇天花板后,两家企业也在多元化领域展开较量。

诉讼与反诉讼

白电巨头格力和美的间的火药味似乎从来没有平息过。

最新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的诉讼是一桩实用新型专利纠纷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6月19日发布的微信公众号内容显示,格力认为美的制造销售的“制冷王”系列空调构成专利侵权。销售该系列空调的北京天昂伟业商贸有限公司也被格力起诉。格力向两家被告企业提出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这也是格力与美的历次诉讼交锋中索赔金额最高的一次。

据记者了解,该案涉案专利为“面板体后凸台”技术。格力电器于2010年4月申请专利,2010年12月获得授权。该技术被应用在格力电器全能王系列、U系列等产品中。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对企业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是应用上的小创新,包括外观专利,企业都不是很看重。”

6月22日,格力市场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格力起诉美的源于侵权行为本身扰乱市场。格力这次的行动主要是呼吁大家来尊重知识产权。”

美的随即进行了反击。据记者了解,美的已经提交民事管辖权异议申请书。美的针对格力的反诉讼也已经开始行动。此前有消息称,美的可能将针对格力多项产品侵犯其专利权,一次性提起多达10项专利诉讼。这些产品包括空调、压缩机、电风扇、电饭煲、洗衣机等。

美的空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反诉的内容和数量,以最终法院输出的起诉状为准。据其了解,部分案件法院已经受理。

对于美的的反诉讼,格力市场部负责人则对记者回应称,那就法庭见。他同时表示,对美的的反诉讼不好评价,看看美的之前的做法就清楚。

需要提及的是,格力在今年5月还向广东省高院起诉另一家空调企业奥克斯,请求法院确认奥克斯侵权并判决赔偿1.1亿元。倘若格力诉讼成功,这将创下国内家电行业在知识产权领域赔偿的最高额度。

火药味升级背后

“法院见”对于已经在学术造假、侵犯商标专用权等领域数次交锋的格力和美的来说都不陌生。

2016年1月,格力员工率先在微博实名举报美的学术造假,美的员工随后也同样以学术造假为由在微博实名举报格力。这场员工对竞争对手的实名举报最终演化成了双方企业对对方员工的互相起诉。

在更早的2015年7月,两家企业互相争夺的五谷丰登商标一案尘埃落定。广东省高院判定美的不得再生产销售涉案的空调型号,但无需向格力赔偿和公开道歉。

在“法院见”之外,双方高层的言论也火药味颇浓。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指责小米战略入股美的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到董明珠与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就是否挖人展开的口水战,格力与美的之间结下的“梁子”旷日持久。

在双方剑拔弩张的背后,资深家电观察人士洪仕斌对记者分析称,近几年美的和格力总是曝出这种共性的问题,背后的逻辑是双方竞争白热化。格力在起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诉状中也称,美的公司低价销售被诉侵权产品,侵蚀了格力公司的市场。

在今年5月的格力股东大会中,董明珠曾宣布格力的空调市场要做到现在的两倍大。她当时称,格力有能力实现单一空调达到1500亿-2000亿元的市场。而格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阻力则来自美的。

格力与美的分别占据了空调市场的前两名。双方各自援引了不同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自己的行业地位。权威数据显示,2016年格力家用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2.73%。中怡康数据则显示美的2016年空调业务的市占率为23.9%,排名第二。

从营收来看,2016年美的空调业务的营收少了约213亿元,但两家空调业务在2016年半年报中的营收差距只有77.82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半年报中,美的空调业务的营收反超格力空调。方洪波此前也曾对外表示,空调行业美的、格力两大格局已经形成了,谁也超不了谁。

巨头路径现分岔

促使双方竞争白热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空调市场的增长规模被认为已触及天花板。而美的和格力也早以不同的路径,在空调之外的多元化领域进行竞争。

格力在2016年7月正式宣布进入多元化时代,涉足智能装备、手机、洗衣机等领域。其中,自主研发被格力着力突出。董明珠曾在今年3月举行的格力智能装备高峰论坛上强调格力机器人装备从核心零部件、本体到系统集成,全部为自主研发和制造。而备受争议的格力手机也是格力自主研发生产。

事实上,格力曾经希望借收购珠海银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最终收购失败。目前董明珠已经成为珠海银隆的名誉董事长,并以17.46%的持股比例成为珠海银隆的二股东。董明珠曾在今年5月的股东大会中表示,持股珠海银隆是迫于无奈,更多站在格力的成长角度。她当时称如果银隆汽车空调从格力采购,每年将带来10亿-20亿的收入。

然而被树立为专业化样板的格力,并没有在多元化时代收到同样的评价。以格力手机为例,董明珠曾称,手机市场华为要卖第一,格力要做第二。但格力新推出的一款名为色界、售价3200元的手机在官网仅售出5台的消息最近被外界各种解读。格力方面随后澄清,销量5台是该手机刚挂上时的数据,销量每天都在更新。截至记者发稿,格力商城该手机的销售数据是5260台。

2016年财报显示,格力空调的营收仍占到整体营收的81.33%,比上年同期降低5.22%。相较之下,空调业务在2016年仅占美的总体营收的41.99%。

而美的的多元化则更多采取了国际并购的模式。美的仅在2016年就进行了三桩海外并购。不仅以272亿元人民币拿下了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的94.55%的股份,美的还以约33.2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拿到了东芝白电业务80.1%的股份。此外,美的在当年还拿到了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80%的股权。

洪仕斌认为,格力与美的在空调领域旗鼓相当,在全产业链上的竞争则不如美的。他对记者说:“格力原有的专业化定位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也错过了最佳时间点。行业第一和第二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而不是仅靠长板。”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