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格力多元化未成形 空调营收占比达81%

2017年05月15 10:32:50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美的与格力在中国家电业的龙头地位无可置疑,但随着行业高速增长时代逝去,企业需要新的成长,他们的眼光已经看向更远。在过去一年间,两家企业释放出的并购信号非常明显——多元化。这样的思路之下,或许下一个时代这两家同台竞技多年的巨头将走上不同的舞台,那么现在二者的任何一点差别和决策都会引发 “蝴蝶效应”。

决定一家公司命运的因素有很多,但管理层决策和股权结构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最为直接。我们将从这里开启对变革中的美的与格力的观察。

——编者

55.85%——这是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与德国库卡集团、日本东芝家电财务合并后,在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幅。

去年,美的集团进行了三起海外并购,总金额超过了300亿元。收购的对象分别是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德国库卡、日本东芝家电和意大利空调企业Clivet。

同时,距离美的集团百公里之遥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也曾发起对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隆”)的收购,但却最终没有获得股东们的认可,收购以失败告终。但董明珠仍然通过个人注资的方式成为了银隆的第二大股东,坚持造车;而美的集团则相继收购库卡、以色列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高创),进入机器人领域。

新能源车和机器人行业,均是与政府政策紧密联系的蓝海市场:前者政府补贴刺激正盛,后者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首项。这样的产业想象空间巨大。

无论成败,这些动作已经昭示了格力与美的正尝试更多可能、再创辉煌的决心。这两家位于广东省的家电巨头曾见证中国家电业的高速发展,并在行业浪潮中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巨轮。两家企业各自的营业收入早已超过了一千亿元,市值则分别在1977亿元、2316亿元附近徘徊。

不仅是行业风口所带来的高速增长已经过去、企业需要新的成长,两家企业的掌门人也需要一个新的市场来作为巨轮前行的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标签。

股权从集中到分散

“格力做什么都做不好,就是空调做得好”,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跃平对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战略如此评价道,“我们小老板有小老板的难处,人家大老板也有大老板的苦衷,很多东西不是说一句话就能推行下去的。”“大老板”董明珠的苦衷来源于对银隆的收购。去年10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对收购银隆的投票中,纲领性方案被股东们否决,收购银隆的计划告以流产。在那次股东大会上,中小股东们的票数是反对的主力军,超过65%的中小股东头对纲领性议案投了反对或弃权票。

时间回到五年前,如今投以反对或弃权票的中小股东们,在2012年共同将董明珠推举上了董事长的位置,格力电器进入第二任领导人时代。

除了中小股东,董明珠的今天也离不开格力电器创始人朱江洪为她所做的铺垫。格力集团作为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是珠海市国资委旗下企业,格力电器天生有着国企背景。

格力集团曾持有格力电器超过50%股权,拥有绝对控股权,话语权无人能比。但在2003年经过了对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对“格力”商标使用权的冲突后,从2006年开始,在朱江洪的推动下,格力电器经历了长达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吸纳经销商成为股东、减持、几轮管理层股权激励和增发。2012年董明珠从朱江洪手中接过格力电器时,虽然格力集团仍是第一大股东,但加上格力地产的持股份额也只有约20%股份。

从股权集中到股权分散,这为董明珠接手格力电器在打下了基础,中小股东得以将其选入董事会。但对于在格力电器股权较少的董明珠而言,如何增强对格力电器的控制力,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亲自代言格力的方式,董明珠逐渐成为了格力电器的符号,将自己的形象与格力电器的品牌牢固地绑定在了一起。

此外,自2012年董明珠担任董事长以来,格力电器便开始进入了高分红的阶段。在此之前,格力电器最高分红纪录是1996年的每10股派送10元。但从董明珠接任格力电器开始,格力电器当年便进行了每10股派送10元的分红,并且在2014年出现每10股派送30元的历史记录。如今格力电器最新的分红情况是,每10股派送18元,总金额达108亿元。

这自然受到股东们的欢迎,但董明珠似乎也期待着股东们的回报。但去年10月收购银隆的议案被否决,让董明珠异常激动:“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与格力电器相似,美的集团同样经历了由股权集中到股权分散的变化。曾经,前任董事长何享健对美的集团的前身美的电器与美的集团都有着超过50%的股权,是美的产业的绝对控股人,美的是名副其实的家族产业。

但“去家族化”是何享健卸任前曾对美的未来发展的态度,他在卸任前曾多次公开声明美的坚决不做家族企业,最终企业将交由职业经理人经营。而引入战略投资者、培养职业经理人团队进行交班,则是何享健为美的集团所设计的管理框架。

经历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2013年美的集团吸收美的电器合并上市后,何享健所控制的美的控股已经只持有美的集团35.49%的股权,其他40.7%为流通股份,剩余股份则几乎由战略投资者与美的集团管理团队均分。

与格力电器交班时珠海市国资委、中小股东、董明珠等相关方所表现出的冲突与戏剧性不同的是,美的集团的交班要平静得多。这得益于何享健敢于分权的胆量,也受益于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在当时并没有进入美的集团的客观事实。

尽管同样是从股权集中到股权分散,同样由职业经理人担任董事长,但两家家电巨头企业各自所蕴含的基因,让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在新掌舵者的时代里表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

董明珠的最后一年

“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女士为主任的信息化委员会”、“建立由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女士领导的,专门的,有跨单位、跨系统调度权的自动化推进团队、自动化设备制造团队和自动化前沿技术研究团队”——格力电器在2013年如是说,这是董明珠担任董事长后的第一个整年。

“过去5年,格力电器企业文化越来越具有“董明珠”色彩,但产业结构却依旧停留在朱江洪时代。”家电行业分析人士刘步尘对格力电器评价道。进入董明珠时代的格力电器,在业务上已有过多次多元化的尝试。

从2013年成立大松生活电器,主推小家电产品,到2014年格力电器明确提出“将格力电器从一个专业生产空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的集团性企业”,发展热水器、净水器等产品,再到后来的格力手机,今日的新能源汽车,格力电器一直在其他领域进行尝试。

但其营收结构从未发生较大的改变。2013年,来自空调的营收占到了格力电器的89%,到去年,空调的营收仍旧占到了格力电器的81%。与董明珠宣称“我的手机在世界上第一”、以及竭力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调相比,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战略仍未实质成形。“看上去,格力的董明珠要比美的集团的方洪波牛一些吧?但如果看股权,董明珠的股份才那么点,方洪波拥有美的集团2.1%的股份,按照现在美的集团2400亿元的市值,方洪波的股权价值快接近50亿元了。”高跃平说,董明珠与方洪波难以对比,并且认为“如果年轻人希望奋斗,就应该进入美的集团,因为付出与回报成正比。”

根据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去年的年报,截至去年底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各有员工7.1万人、9.6万人,其“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56.57亿元、116.5亿元,以此相除,可得出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员工平均年收入为7.97万元、12.1万元,后者比前者高出21%。

而未来,美的集团的人员数量还将继续得到控制。不久前,美的集团流程IT供应链总监陈昕乐曾在中欧2017全球论坛香港站上称,2011年美的集团的员工是19万到20万左右,而现在大概是10万人,2018年的目标是控制在8万人以内。

人数减少的同时,美的集团的年龄层次也更为年轻一些,至少在管理层上如此。若不将独立董事计算在内,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公司董事会人员都为5人,但美的集团董事会的平均年龄为48.2岁,刚好比格力电器的董事会平均年龄年轻10岁。

这意味着方洪波将有更多的时间来实施多元化的战略,并培养下一代职业经理人团队。而在股东们的反对下,通过一己之力开启了格力造车的多元化战略的董明珠,将在明年5月份任期终止,届时股东们将通过手中的选票再次决定由谁来领导格力电器这艘巨轮。

已经是银隆第二大股东的董明珠,能否在任期结束前将多元化战略落地成形,在格力电器的刻下属于董明珠时代的业务烙印?这将是董明珠谱写业绩的最后一年,或许也是决定董明珠下一个三年任期的关键之年。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