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格力PK美的 空调业两强争霸依旧

2016年05月09 09:28:21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格力电器(000651)2015年度业绩大幅下滑

4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了2015年度报告:2015年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1005.64亿元、较上一年度的1400.05亿元下降28.2%,2015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32亿元、同比下降11.5%。这是格力电器自1996年上市以来的20年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

笔者研究后发现,格力电器2015年报业绩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2015年四季度业绩出现了超预期的下滑。根据公司2015年报和三季报数据可以测算出,格力电器2015年四季度营业收入仅为168.9亿元、同比降幅高达57.8%,净利润25.8亿元、同比降幅达40.4%,这种现象在格力电器20多年的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也正是这份业绩大幅下滑的年报,使得格力电器及其掌门人董明珠立即成为财经媒体和证券业内热议的焦点,有媒体甚至将此视为董明珠的滑铁卢。一位家电业内专家在将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多项数据进行了比较后得出结论,认为格力电器已全面、大幅落后其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而在过去十多年来一些长期看空格力电器、认为其即将遭遇业绩天花板的证券分析师们也由此长吁了一口气,认为预言终于成真。

然而,当媒体还在一片兴奋中围观、评点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的滑铁卢之际,时隔一天之后格力电器发布的2016年一季报却波澜不惊,并没有延续去年四季度的颓势。

那么,格力电器在去年四季度经营业绩为什么会大幅下滑?格力电器是否如某些专家所言,已丧失了在空调业内的竞争优势、全面落后于美的集团?

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是空调行业的两大巨头,目前,国内空调业总体表现为格力与美的两强争霸的格局。从2015年度报告看,美的集团2015年营业总收入1393.47亿元、同比微降2.08%,格力电器2015年营业总收入大幅下降28.2%至1005.64亿元,美的集团营业总收入显著高于格力电器,2015年美的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07亿元,这也是美的集团整体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反超格力电器。仅从这两个财务指标来看,格力电器已被美的集团超越,但这是否意味着格力电器已被美的集团完全甩在身后了呢?

数据对比格力、美的优劣

虽然利润表中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都显示,2015年美的集团超越了格力电器,但如从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看,却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上,2015年格力电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3.78亿元,显著高于美的集团267.64元的金额。2015年末,格力电器账面货币资金余额由年初的545.46亿元上升至期末的888.20亿元,期间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90.23亿元,虽然货币资金余额的大幅增长部分得益于票据贴现和票据背书转让,但总体而言,格力电器的现金流表现仍尚可。

相应地,2015年美的集团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现金流量表却显示,当期美的集团支付的各项税款却略有下滑,由上年的84.65亿元下降至2015年的83.24亿元。

格力电器2015年利润下降11.5%,但支付的税款却略有增加,由2014年的133.3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37.74亿元。从美的集团2013年整体上市以来的数据比较来看,2013年格力电器支付各项税款81.71亿元,是美的集团的1.29倍,2014年格力电器支付的各项税款是美的集团的1.58倍,2015年格力电器支付的各项税款是美的集团的1.65倍。从支付的各项税款这一指标来看,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扩大。

一般而言,企业缴付的税款与其利润和营收规模正相关,美的集团、格力电器2015年利润与支付税款反向变化趋势可能与企业相关成本费用项目账务处理方式不同所致,从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上也可以看出类似的变化趋势。

资产负债表显示,2015年末格力电器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由上年末的81.93亿元增加至期末的87.64亿元,而美的集团账面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则由上年末的37.80亿元大幅下降至期末的22.24亿元。

会计报表附注列示的明细项目显示,格力电器账面巨额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由预提费用、长期资产摊销等项目导致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而产生。

个人认为,这些项目某种程度上可能反映了格力电器在会计利润核算上较为保守。格力电器此前在与投资者交流时曾表示:“格力电器的财务还是很稳健,模具费用都是一次性摊销的。”反映在财报数据上,2015年末格力电器由长期资产摊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51亿元,按税法规定,这些资产须分若干年摊销计入成本费用,格力电器可能一次性计入了成本费用,并进行了纳税调整。

相较于10.51亿元的长期资产摊销,格力电器500多亿元的预提费用更为引人关注,根据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分析,个人认为,格力电器预提费用主要为计提的销售返利。2015年末,格力电器账面销售返利余额由上年末的466.59亿元上升至期末的530.50亿元。

长期以来,格力电器销售返利余额持续增加,对于其增加的原因,格力电器2012年1月《增发招股意向书》中曾对此作出解释:“销售返利逐年增加的原因是:返利计提金额对应当期销售,返利支付金额对应前期销售,在公司国内销售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由于各期的实际支付金额小于当期计提金额,导致其他流动负债项下的销售返利余额持续增加。”

格力电器这一说明虽然对其销售返利逐年增加进行了解释,但却不足以解释销售返利增速为何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而2015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但计提的销售返利余额仍大幅增加,2015年销售返利的增加显然不是由于销售规模扩大所致;2015年下半年格力电器在与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多次表示,销售返利政策没有变化。返利政策没变、销售规模下降,而计提的销售返利却不降反增,不能排除其超额计提销售返利的可能性。

综合上述分析,个人认为,美的集团可能并没有如报表中营业收入、净利润数据反映得那么好,而格力电器也没有如报表中营收和净利润数据反映得那么糟糕,国内空调行业总体竞争格局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空调业两强争霸的格局依旧,仅从目前数据表现去断言美的集团已全面超越格力电器,还为时尚早。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